大学生敬业精神及其培育途径浅谈
2018-07-19才忠喜,刘宝忠,任然,左雨薇
才忠喜,刘宝忠,任然,左雨薇
摘要:敬业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大学生是未来的生力军,他们的敬业精神不仅影响个人的事业成败,更影响国家未来发展建设。文章从学校重视、完善培育机制、加强联动机制和激发学生自主性等方面阐述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途径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储备人才,他们的德行、专业和能力如何不仅决定个人未来的事业成败,更影响国家的可持久发展。党的十九大强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新时代高等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新的目标和方向。
敬业精神是个人不可或缺的职业道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公民个人层面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所提出的重要价值要求。敬业精神的培养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促进社会发展与国家进步的无形力量,是一种内在凝聚力的体现,是人们对其从事职业的高度认可与发自内心的热爱,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途径。
一、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意义
其一,理论意义。一是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敬业精神培育的最高价值目标,强调职业者在对待工作和学习应具有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等品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大学生开展敬业精神培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需求和人才标准,找出差距和不足,科学制定自我發展规划,在实践中完善自我,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是职业道德观念建设的一部分。开展敬业精神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有良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通过敬业精神培育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激发工作热情,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未来职业岗位。三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对待工作会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的进取意识,能够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促进公司、企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四是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行为层面的要求,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敬业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内在动力。对大学生进行敬业精神培育,能够深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付诸实践。
其二,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强化大学生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端正职业态度,还能促进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目的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认真、严谨、求实、创新的职业习惯,增强自身对未来职业的了解,明确自身定位,规范自身行为,使职业行为由外在的他律转变为内在的自律。二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敬业精神作为职业者个人的综合素质之一,已成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培养良好敬业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在学习实践中认识职业岗位,培养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三是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培育敬业精神能够提高人职匹配度,使个人在工作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质,也能提升个人价值,从而促进了社会价值的实现。
二、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途径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衡量人才的三个重要维度是道德、知识和能力,其中道德是考量人才的核心要素。职业道德是用人单位考量人才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灵魂,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是高校的应有之责。
其一,强化高校在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方面的自觉性。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劳动观培育。劳动不仅创造了社会的一切财富,也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高级的工具把人的双手解放出来,使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发生了偏颇,特别是大学生,由于对自己认识的不足,造成了眼高手低、重脑力轻体力劳动等现象,久而久之会造成敬业精神的缺乏。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大学生缺乏敬业精神的主要原因还是职业目标模糊、职业兴趣不浓,从而导致职场动力不足,高校应该利用《思想首先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课程》等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客观认识自身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差距,并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更好地实现人职匹配。三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敬业精神的最好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是提前了解职业的最佳途径。学校应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养成踏实肯干、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
其二,完善高校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机制。一是完善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内容。把职业价值观、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观和职业荣誉感融入到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制订出符合本专业的培育计划,同时强化学生的“敬业”“乐业”“勤业”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价值观。二是运用有效载体提高教育效果。把敬业精神培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让学生接受爱岗敬业、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教育,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多推送一些劳动模范的光辉事迹,使大学生把握好方向,找准自己位置。三是建立科学的大学生敬业精神评价体系。学校应该将大学生敬业精神评价与综合能力水平测试结合起来,在考核敬业精神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大学生平时参与学校组织活动的表现、假期完成学校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等,构建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活动能力考核统一的评价体系,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强大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入职后的适应性。
其三,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动机制,提高敬业精神培育实效性。大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家庭和社会是两翼,只有三股力量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发力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学校在这三股力量中是桥梁和纽带作用,应该主动作为。一是高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许多家庭在基础教育时付出很多,等孩子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就放松下来,把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都交给了学校,忽视了家庭对孩子教育成长的作用。家庭不仅是大学生的经济来源,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和价值观对子女的职业观影响也较大,所以学校最好了解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对子女的期望和未来职业要求,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与支持,统一思想,达到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目标。二是学校与社会和企业加强合作。学校要准确把握单位用人标准,了解社会、行业和企业发展方向,同时为学生争取更多在实际工作岗位体验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敬业精神的实质,从而强化职业认知,提前完成角色转变。
其四,激发大学生敬业精神培育的自主性。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育需要两种力量,一个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施加的外力,另一个是来自学生内心真实需要、自主提升的内力,这两种力量相比,内力的主动转变效果会更好。首先,学校和家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职业精神培育环境,树立更多职业人的正面榜样,帮助学生客观分析不同职业的利弊关系,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职业真实场景的机会,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培育环境。其次,引导学生端正职业心态,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2000年前后出生的大学生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没有吃过苦,没有经过太多的磨练,对职业的艰辛没有深刻印象,因而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树立从基层起步、从小事做起、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的思想,培养责任感和事业心,使他们入职后能迅速适应,并且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的职场中都能游刃有余。最后,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信心。随着党的十九的顺利召开,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越来越好,青年施展才华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只要坚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态度,提升能力、锤炼本领,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定能建功立业。
总之,敬业精神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精力。只要高校不断提升自觉、完善培育机制、凝聚三股合力、激活学生自主性,定能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具备敬业精神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詹全友.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8):235-236.
[2]才忠喜.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37-38.
[3]常睿,才忠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3 26(2):133-135.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