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2018-07-19董丹丹
董丹丹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对手机依赖日益严重,手机依赖群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青年白领女性、业务重的中年男性和学生三类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6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达到6.56亿,利用手机上网率达到92.5%,其中学生群体网民占比达到25.1%,目前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普遍存在.手机依赖顾名思义,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过大,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师建国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心理疾病,是个体因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该定义过分突出个人体验;郭念锋等人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查阅前人文献发现,手机依赖与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症有关,手机依赖能预测焦虑情绪,影响睡眠质量和影响心理健康[2].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注这一群体的手机依赖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两者的关系非常必要.前人对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很少,陈庆宾和张玲等人对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手机依赖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手机依赖和心理健康存在相关关系[3-5].但分析的维度较少,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通过揭示手机依赖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和巢湖学院在校大学生475名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75份,回收有效问卷475分,有效率100%.其中男性194名,女性281名;文科学生282名,理科学生193名;大学一年级学生26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86名,大学三年级学生66名,大学四年级学生63名;城镇学生232名,农村学生243名;独生子女214名,非独生子女261名.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专业理论书籍和相关的研究著作、文献,借助图书馆、知网全文数据库,以及一些新闻会议等资料库,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图书资料和文献资料,查阅相关领域的研究近况,为本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心理测量法.
①手机依赖指数(MPAI).该量表由香港中文大学梁永炽(2008)编制,共17题,包括4个因素: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该量表Cron⁃bach ɑ系数为0.91,各分量表(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的Cronbach ɑ系数分别为0.84、0.83、0.87、0.81.量表中若有8个项目肯定,即得分达到40,即可判定为手机依赖者,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则手机依赖程度越高.
②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是由王征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包括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量表Cronbach ɑ系数为0.95,各分量表Cronbach ɑ系数在0.71~0.87之间(大学生应用SCL90量表的参考值及信效度评价)[6].
(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大学生手机依赖分布情况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参与调查人数475人,最高分76,最低分17,平均分41.63,标准差11.471(见表1).根据手机依赖指数(MPAI)量表中若有8个项目肯定,即得分达到40,即可判定为手机依赖者,那么475人中,有269名大学生属于手机依赖组,占56.6%,206名属于非手机依赖组,占43.4%,即超过一半的学生存在手机依赖(见表2).
表1 大学生手机依赖分布情况
表2 大学生手机依赖分布一览表
2.2 不同性别、家庭、是否独生、专业大学生手机依赖差异性检验
以性别、家庭、是否独生、专业为自变量,大学生手机依赖各因子及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3):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手机依赖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逃避性和手机依赖总分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失控性、逃避性、低效性、手机依赖总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手机依赖总分及各因子在不同家庭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 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差异性检验
以不同年级为自变量,大学生手机依赖各因子及总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见表4),得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戒断性和逃避性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失控性和低效性上差异不显著.
为了进一步明确哪几个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了事后多重比较,从表5可以看出,在手机依赖总分上,大一和大三均显著高于大二;在戒断性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在逃避性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2.4 手机依赖组、非手机依赖组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比较(M±SD)
以是否手机依赖为自变量,心理健康各因子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6).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在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均表现为手机依赖组得分显著高于非手机依赖组.
2.5 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对手机依赖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7,手机依赖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各因子及总分比较(M±SD)
表5 手机依赖总分、戒断性、逃避性在不同年级上的事后检验
表6 手机依赖组、非手机依赖组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比较
表7 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 分析与讨论
3.1 大学生手机依赖分布情况
以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总分在40分和40分以上为标准,区分手机依赖和非手机依赖,手机依赖大学生占56.6%,比例很高,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感,手机依赖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应引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3.2 不同性别、家庭、是否独生、专业大学生手机依赖差异性检验
手机依赖及各因子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和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手机依赖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手机依赖总分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女生相对男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该结果与李宗波和史滋福等人的研究一致.[7]可能因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喜欢用手机社交或购物.
逃避性和手机依赖总分在是否独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的手机依赖总分和逃避性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可能由于独生子女孤独或被孤立时更倾向于用手机与别人聊天.
失控性、逃避性、低效性、手机依赖总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科学生在失控性、逃避性、低效性、手机依赖总分上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可能由于文科学生多是女生,另外,文科学生课业压力较轻,更容易用手机打发业余时间,而且较理科学生,文科学生有更多的人际交往,这也使得文科学生更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
手机依赖总分及各因子在不同家庭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的差异越来越小,不管是城镇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会至少人手一部手机,而且在学习生活中熟练使用手机情况相当,不存在谁的依赖程度更高.
3.3 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差异性检验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手机依赖总分、戒断性和逃避性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失控性和低效性上差异不显著.在手机依赖总分上,大一和大三学生均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在戒断性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在逃避性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刚从高中压力中解放出来,在心理上对学习有所松懈,使用手机慢慢多起来,大二步入正轨,学业压力较重,学生会投入更多精力到学习或社团活动中去,大三学生对学习或社团活动的激情减弱,又不存在大四学生就业或考研的压力,多少会存在懈怠心理,导致大一和大三学生比大二学生存在更高的手机依赖倾向.虽然大一学生使用手机越来越多,但仍对大学生活和学习充满激情和好奇,并不会像大三学生一样离开手机或关机会出现担心、焦虑或心神不定,所以在戒断性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大一学生由于入学不久,可能还存在一些适应问题,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交到知心朋友,朋友还多是之前初中或高中的同学,使得他们与大二学生相比,在感到孤独或孤立时,更倾向于用手机找之前的好朋友聊天,所以在逃避性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3.4 手机依赖组、非手机依赖组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比较,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在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手机依赖组在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上均高于非手机依赖组,并且手机依赖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存在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手机依赖者可能会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问题,应引起高校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养成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8].
4 结论
手机依赖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也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占56.6%;手机依赖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专业、不同年级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在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手机依赖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5 建议
(1)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手机媒体,让手机成为大学生的学习工具,利用手机来阅读学习资料,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来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料如翻转课堂等.
(2)高校积极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消除学生孤独心理,最终协助大学生从手机依赖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