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脾脏转移瘤18F-FDG PET/CT表现
2018-07-19周东亚李天女丁重阳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苏宿迁36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江苏南京009
周东亚,李天女,丁重阳*(.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苏 宿迁 36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江苏 南京 009)
脾脏血管丰富,但较少发生非造血系统肿瘤转移。脾脏转移瘤常源于卵巢癌、肺癌、乳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妇科肿瘤首位。随着治疗手段的完善,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18F-FDG PET/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卵巢癌脾脏转移瘤的检出率逐渐提高[1-3]。既往关于脾脏转移瘤的CT报道较多见[4-6],而针对其18F-FDG PET/CT的报道多为个案分析[7-8]。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例卵巢癌脾脏转移瘤的18F-FDG PET/CT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21例卵巢癌脾脏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资料,年龄29~61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3例于卵巢癌术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18例于术后接受检查;原发灶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包括18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癌,1例癌肉瘤。21例中,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脾脏转移;14例经临床随访诊断为脾脏转移。临床诊断标准:①治疗后原脾脏内病灶增大、增多或缩小;②与既往影像学检查(包括PET/CT)比较,脾脏内为新发病灶。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Biograph 16 HR PET/CT扫描仪,18F-FDG由回旋加速器生产,并通过自动合成模块自动合成,放化纯度≥95%。检查前嘱患者禁食6 h以上,控制空腹血糖≤7.0 mmol/L。静脉注射18F-FDG 3.70~5.55 MBq/kg体质量,使患者保持安静状态,60 min后开始采集数据。先行CT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40 mA,层厚5.0 mm,层间距5.0 mm;再以3D采集模式行PET数据采集,采集范围自颅底至股骨上段,6~7个床位,2 分钟/床位;应用CT数据进行衰减校正,迭代法重建,最终获得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CT、PET及PET/CT融合图像。
1.3 图像分析 由2名核医学副主任医师独立阅片,意见不同时经协商达成一致。观察脾脏病灶的大小、数目(单发、多发)、形态、密度(均匀、不均匀;低、等及高密度)、边界(清晰、不清晰)及全身其他部位转移情况。沿脾脏病灶边缘勾画ROI,由麦迪克斯工作站自动获得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max),并测量其最大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病灶SUVmax与最大径的相关性,r≤0.3为相关性较差;0.3 21例卵巢癌脾脏转移瘤中,17例为单发病灶,4例为多发病灶,共28个病灶。13个病灶18F-FDG PET/CT表现为脾脏内类圆形低密度影,其中9个病灶边界清晰,4个病灶边界不清;4个最大径≥4.0 cm的病灶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坏死、囊变,9个病灶(最大径1.04~3.11 cm)密度均匀,未见坏死、囊变。另外15个病灶呈类圆形等密度影,边界不清,密度均匀,平扫CT图像上不能显示。28个病灶均未见出血及钙化灶。 28个病灶均呈18F-FDG高摄取。21个18F-FDG摄取均匀(图1);7个18F-FDG摄取不均匀,其中5个病灶18F-FDG摄取呈环状(图2),2个病灶形态不规则。28个卵巢癌脾脏转移瘤的SUVmax为8.04±3.92,最大径为(2.23±1.02)cm,SUVmax与肿瘤最大径呈较高正相关(r=0.687,P<0.001)。 21例患者中,5例肿瘤仅累及脾脏,PET/CT未见其他部位转移灶;16例肿瘤累及其他部位,6例累及大网膜及肝脏,4例累及大网膜及淋巴结,2例累及肝脏及淋巴结,1例累及肝脏、淋巴结及肺,1例累及大网膜、淋巴结及肾上腺,1例累及骨骼及肾上腺,1例累及淋巴结及肺。 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血流丰富,但较少发生肿瘤转移,有学者[9-10]认为这可能与其解剖结构有一定关系:①脾脏对恶性肿瘤细胞具有一定过滤和阻抑功能,其免疫监测作用和抗肿瘤免疫活性功能可阻止肿瘤细胞生长和繁殖;②脾脏节律性收缩运动挤压恶性肿瘤细胞,不利于其在脾脏内滞留和生长;③脾脏内缺乏淋巴管网,脾脏转移瘤常通过种植转移或血行转移,不能通过淋巴转移途径形成转移瘤;④脾动脉从腹主动脉呈锐角发出,且较弯曲,不利于肿瘤细胞进入脾脏。有学者[11]提出脾脏是恶性肿瘤转移的排斥器官之一,肿瘤细胞在脾脏内较难存活,故脾脏转移瘤发生率较低。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PET/CT的广泛应用,脾脏转移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其常见原发恶性肿瘤为肺癌、卵巢癌、恶性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等。Pugalenthi等[12]发现脾脏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为卵巢癌,且其中最多见的病理类型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卵巢癌脾转移多发生在卵巢癌术后、再次手术后或化疗后,可同时伴有广泛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或其他脏器转移,而孤立性脾脏转移较少见。本组21例卵巢癌患者中,18例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28个病灶中,15个病灶平扫CT图像未能显示,PET图像显示为局限性18F-FDG增高灶,提示PET/CT可提高卵巢癌脾脏转移瘤的检出率。此外,本组16例卵巢癌累及其他部位,其中大网膜(11/21)最多,其次是淋巴结(9/21)和肝脏(9/21),仅1例累及骨骼。 图1 患者女,55岁,卵巢癌肉瘤术后脾脏转移 A.全身MIP示脾脏内18F-FDG摄取增高灶,合并全身多处异常18F-FDG摄取增高灶; B.轴位CT图像病灶呈等密度而显示不清; C.轴位PET/CT融合图像示脾脏内病灶呈类圆形,18F-FDG摄取呈均匀性增高,SUVmax为12.3,双侧肾上腺及全身多处骨骼18F-FDG摄取异常增高灶 图2 患者女,33岁,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脾脏转移 A.全身MIP示脾脏多发环状18F-FDG摄取增高灶,合并全身多处18F-FDG摄取异常增高灶; B.轴位CT图像示脾脏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不清,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 C.轴位PET/CT融合图像示脾脏内病灶18F-FDG摄取呈环状增高,SUVmax为10.5,CT示更低密度区内未见18F-FDG摄取,提示为坏死 张飘尘等[6]报道,脾脏转移瘤CT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增强后病灶呈轻度强化,出现坏死、囊变时则呈环形强化。目前脾脏转移瘤18F-FDG PET/CT表现多为个案报道。Izuishi等[7]报道1例卵巢癌脾脏孤立性转移瘤18F-FDG PET/CT表现为低密度影,18F-FDG代谢呈环状增高。Lee等[8]报道1例脾脏转移瘤18F-FDG PET/CT表现为等密度影,18F-FDG代谢呈均匀性增高,SUVmax为11.2。本组28个脾脏转移瘤均呈类圆形,PET/CT图像13个病灶为低密度影,其中4个病灶内可见坏死、囊变;15个病灶为等密度影。28个病灶18F-FDG摄取均呈不同程度增高,SUVmax为8.0±3.9,SUVmax与病灶最大径呈较高正相关(r=0.687,P<0.001),提示肿瘤越大,18F-FDG摄取越高。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未分析脾脏转移瘤的18F-FDG摄取与卵巢癌原发灶病理类型的关系。 卵巢癌脾脏转移瘤需与脾脏淋巴瘤、脾脏脓肿、脾脏结核及脾脏血管瘤相鉴别。①脾脏淋巴瘤是脾脏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原发也可继发[13],病灶内坏死、囊变较少见,其18F-FDG摄取程度与其病理类型有关:脾脏惰性淋巴瘤18F-FDG摄取较低,而脾脏侵袭性淋巴瘤18F-FDG摄取较高;本病常累及其他脏器及淋巴结,与脾脏转移瘤不易鉴别,但后者多有明确病史,体积较大时可出现坏死、囊变,常累及大网膜,结合临床病史及PET/CT表现有利于鉴别。②脾脏脓肿患者常有感染病史,也可表现为18F-FDG摄取增高,但脓肿病灶周围常可见低密度水肿带,当病灶内出现气体影或气-液平面时,可与脾脏转移瘤鉴别。③脾脏活动性结核病灶也可表现为CT低密度、18F-FDG摄取增高,好发于中青年,常有结核病史及结核中毒症状,且常继发于肺结核;而脾脏转移瘤好发于中老年人,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累及肺脏较少见;④脾脏血管瘤为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其18F-FDG PET/CT表现为低密度影,18F-FDG摄取无增高或轻度增高,与脾脏转移瘤在18F-FDG PET/CT显像上较易鉴别。 综上所述,卵巢癌脾脏转移瘤较少见,可单发或多发,其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2 结果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