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2018-07-18刘晓炎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

刘晓炎

【摘 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为建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推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当今,广大高校正持续开展高等教育的改革。在此影响下,体现大学内涵建构支柱的大学文化建设正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课题。图书馆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载体,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完成的路径和载体,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构成部分和主要支撑。学校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每一个实体的构造之间的联系都反映了某种教学价值观。完善的学校设备将为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阵地,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大学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众多文化当中一种显性表现状态的图书馆一直联系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大学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并且工作者具备较高的素质,因而成为建设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尤为重视图书馆舍接待读者的数量、投入的经费、存书的多少、外借的图书量、配置的设施、馆舍的面积等,而很少兼顾一个关键的要素,即人的发展。基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图书馆建构人文精神始于“书本位”转变为“人本位”。

(一)价值导向作用

培育青年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图书馆表现的学校文化是经过学校前史的堆集、选拔和发展而成的,其集中表现了学校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因此,图书馆可以在了解学生的思维后,对学生进行思维道德、人文本质、价值取向方面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进而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的构成和发展。

(二)打造文化氛围

从校园物质文化的视点看,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充分体现了校园图书馆建筑的外观设计,文化底蕴丰厚。优美、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能激起学生对图书馆的求知欲,培育学生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起學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变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强大软实力。

(三)延伸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但课堂教学难以覆盖一切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技术需求。图书馆有丰厚的信息资源,并装备了领先的基础设施,畅通的信息网络,便捷的资源共享可以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教育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补充,有利于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提升其综合素质。

(四)提供专业帮助

大学学习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尤其在专业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很多课外的专业知识学习来巩固,图书馆则是解决学生们专业学习的主要场所。大学图书馆一般都有各个种类的专业书籍,而专业书籍藏书量的多少这也直接体现出了这所大学的层次和深度。所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专业发展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而图书馆专业书籍的建设又直接能影响到各学科各专业的发展。

三、有效途径

(一)注重信息资源的建设

大学师生的学习、教学、科研需要借助图书馆实现优化与完善。为了实现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图书馆根据比例有规划地购置了一系列的信息资源。其中,不仅具备与各科有关的文献与专业书方便师生学习,而且具备文艺、教育、政治等书籍,方便师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实现自身品味与素质的提升。这一系列的信息资源不但具备纸质文献,而且具备光盘、录音带、电子书等电子文献。多样化的文献有效地统一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从而实现了读者的实际需要。并且,图书馆应当严格把好文献资源关,不引进质量不合格、内容低俗的书籍,以使读者由此吸收积极的文化与思想,进而获得启发与熏陶,最终有利于建设校园文化。

(二)合理规划馆舍建设

科学合理的图书馆规划应契合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要求。从校园的总体规划来看,图书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图书馆而言,图书馆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读者的借阅心情。一个安静舒服的环境能够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览气氛,减轻读者的压力。借阅区、阅览室的合理规划,信息空间和讨论空间的人性化建设,可吸引大批读者借阅和学习。此外,除了一些图书馆阅览室、信息沟通和讨论的空间结构外,还可以建设校史馆、馆史室,展示出本校的一些数据,包括其奋斗历程、所获得的成就和主要的人物等,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博学多才,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三)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人员行为

每一件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这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同样适用于大学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传统来看,高校图书馆是一种封闭的服务方式,图书馆的管理体系通常只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开展,之后,大学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采纳开放式服务模式,相关的规章制度负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些年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重新制定了规章制度,并越来越突出“人性化”的要素。人性化的制度,能够确保图书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能更容使得受图书馆员和读者接受,对图书馆员和读者的行为做到更好规范,使他们养成自律意识。

(四)加强智慧型图书馆建设

当今社会的热点就是人工智能化,而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中的一个重要场所,每天要接待成千上万的教师和青年学生。如何把图书馆建设成智慧型的场所,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便利和智能化的服务,是目前各个大学图书馆要重点考虑和实施的。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充分溶入到大数据和物联网中,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深挖,分析读者的情况,较为精确的为读者提供帮助。智能化是将来的大势所趋,大学图书馆理应走在发展的前列。

总之,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构成学校环境和文化网络中的重要因素,其能够直观地反应出学校的人文环境,可以有效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因此,大学校园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多重优势,并积极改进图书馆的软硬件设备和各项规章制度,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条件,以完成培育综合性人才的教学方针。

【参考文献】

[1] 蔡维钟,杨云. 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 :35-38.

[2] 王世伟. 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J]. 图书馆论坛,2002( 5) :80-83.

[3] 赵涵,赵庆龄. 浅谈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 科技信息,2012,01:437-438.

[4] 薛月莉.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A]. 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陕西省图书馆学会,2007:6.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图书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