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第一性原理”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8-07-18周殿红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新时代

周殿红

【摘 要】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虽然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并且采用了信息化虚拟仿真教学实训课程,但是学生在顶岗实习下企业时,仍然难以适应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零距离上岗需求。本文从分析第一性原理及其应用案例出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问题,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以期探索具有特色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新模式,进而实现学生“学得会、用得上”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第一性原理;实践教学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虽然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并且采用了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学生在顶岗实习下企业时,仍然难以实现零距离上岗。而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云计算的新时代,传统会计实践教学面临严峻挑战。下面谈谈教师如何应用第一性原理创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以确保我们的学生进企业即能上岗开展工作。

一、第一性原理及其应用举例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最早提出第一性原理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第一哲学》里提到:“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根基性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也不能被违反。”他提出这个概念是为了解释并告知人们如何分析我们生活中所看见的各种现象。他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任何现象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其背后一定存在一个本质原因。

“第一性原理”的属性:

第一,“第一性原理”针对的是“具体情境的具体系统”,它不是孤立的事物,也不能抛开情境讨论。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蚁群(系统)中蕴含着行为模式的“第一性原理”,但却不能可说能够从一只小蚂蚁中找到“第一性原理”(除非说它的细胞组织层次)。

第二,第一性原理虽然具有稳定性,但并非“真理”。不过由于“真实的世界”是混沌、复杂、相互交织的,任何系统中的“第一性原理”也不可能亘古不变。尤其是重大事件,典型如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的突变、阶级人口金字塔的改变、大规模人口迁徙等等……一旦发生,一定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判断。

第三,它无法通过天赋或者所谓的好运获得,所有人都必须经历“长期观察、实践、思考”才能洞察获得。

但是,“第一性原理”这一哲学概念跟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有关系吗?

先来看看46岁的“钢铁侠”伊隆·马斯克,今年2月6日,他的SpaceX重型猎鹰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他眼中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即“回溯事物的本质,高度聚焦目标,重新思考怎么做”。比如他的真空胶囊高铁(Hyperloop)的诞生。如果他用比较性思维去做高铁,那最多就是提高参数,增强动力,流体力学更好等等。但他回溯到人类造火车的本质目的,高度聚焦目标——将较多的人或货物从A地位移到B地。这就是造火车的本质目的。我们的目标并非“必须用动力牵引的形式造火车”,但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就是这样造火车的,所以我们固化地认为,火车就应该是那样子。而伊隆·马斯克却用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精神拷问这个固化认知,回溯到事物的本质,高度聚焦目标,创新设计出颠覆性的东西。

再来看乔布斯,他常常说Think different,于是他去掉了电源键。在他看来,电源键并非人们的真实需求;人们用电子产品的真实需求是用它的功能和服务,而且上手就能用。以前,产品配电源键是怕耗电,且系统长时间运行易死机,加上电源键,不用的时候关机就避免了这些问题。可是苹果的产品电能控制做得很好,用户不用的时候,基本不耗电,系统也几乎不会死机。

由此可见,乔布斯和伊隆·马斯克的思维其实很相似,他们都用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精神,不断地拷问人们脑子固化的认知。火车一定要用牵引力,手机一定要有物理键盘,汽车一定要用汽油……这些都是人们固化的认知。“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就是指当人们对一个现象已经形成固化的认知时,我们要想创新,就要用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精神拷问,回溯事物背后的第一性原理,也即事物的本质,围绕这个本质,重新思考怎么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第一性原理,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与探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要想创新,让学生毕业适应岗位,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与探索实践教学的本质目标,进而思考怎么做才能实现我们的实践教学目标。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先来探究一下,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固化

高职教育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实践性教学,但多数教师仍按其自身所接受的学科式教育来开展教学,教学理念较陈旧,教学活动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体现。

2.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很多实践教学内容不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只是高校自己设定,而且很多实践教学内容落后,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

3.会计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不一定科学

会计实践教学没有深入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实践课考核方式也是想当然的制定技能考核方式,不一定科学,也没有一套规范的考核模式,因此學生刚毕业时动手能力并不强。

4.“双师素质”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双师素质”方面的,也是影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其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实践教学中,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不够。第二,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一年教学任务多达六七百学时;而且现在高职院校越来越强调教科研,教科研已经被纳入教师职称评定或晋级加分的主要因素之一。日常工作繁忙,教学之余又要搞教科研,社会实践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因此,在模拟实训教学中,教师通常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想当然来指导实训,学生一般也只把实训作为一次大作业。

三、第一性原理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如何探寻实践教学创新举措呢?

先看我们通常能考虑到的:

1.完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要创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健全。完善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培训,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第二,激发学生对会计实操的学习兴趣。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实践教学情境,并按照工学结合的理念来进行实践环节的设置,以使教学效果得到切实地提高。第四,加强校企深入合作,借助企业的各项资源和优势,了解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明确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训练。

2.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学管理工作者要创新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保障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的学生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脱颖而出。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高校师资队伍是促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力量,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按照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必须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具体措施比如:对于专任教师,一方面进行相关培训,另一方面建立教师定期校外实习制度,并将其作为对教师的考核指标;对于兼职教师,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校兼职,承担部分实训课程的指导任务。

我们再回到“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回溯事物的本质,高度聚焦目标,重新思考怎么做”。我们做到了上述三点,我们想要的学生“学得会”、“用得上”的教学效果就会达到吗?

实践教学我们还可以做哪些思考呢?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会受到诸多因素干扰,有些突然甚至不可控因素,如果不能随时回到根本,就容易把经验变成负担。比如教师在运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构建有效教学环境方面,有人对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褒贬不一,这时候,我们就应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是否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运用 “五问法”进行选择:

(1)拟设计的教学环境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吗?

(2)拟设计的教学环境能唤起先前知识,产生知识的同化或顺应吗?

(3)拟设计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呈现学生或教师的技能?

(4)拟设计的教学环境能帮助实现技能的应用吗?

(5)拟设计的教学环境能有助于综合运用技能解决真实世界问题吗?

上述“五问”中的任一问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教师就应该使用,反之则放弃,不能为了应用信息化技术而应用。

单就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一方面,在这个技术疯狂迭代的新时代,我们借助信息化技术可有效打破习惯或偏见,重新规划,让教学回归本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技术的丰富性造成了太多的可能性,不确定也将随之而来,我们要回到第一性原理(即回归本质)的困难程度也将随之增大。也就是说,新时代下创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要经常思考“我们该怎么做”,明确教学目标、高度聚焦目标,进而探索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新思路。

总之,新时代下教师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不管是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模式、或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教师均努力尝试应用“第一性原理”开展创新或选择应用,有助于达成让学生“学得会”、“用得上”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①Asrocky,《第一性原理到底是什么?》,https://www.jianshu.com/p/dc4e03edace2。

②希希言自然,《第一性原理思維应用于教学》, https://www.jianshu.com/p/f1b05a3769e9。

③卢跃,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J],时代经贸,2016年第15期。

④刘淑栓,《浅析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基于会计胜任力模型视域》,福建质量管理,2016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新时代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