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需失衡的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7-18张阳杨莉娟纪柏瑶刘怡莹余卓然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养老产业医养结合

张阳 杨莉娟 纪柏瑶 刘怡莹 余卓然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加大。本文从养老与医养相结合的方面对武汉市养老产业的发展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剖析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导致供需失衡的根本存在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在应对老龄化不断增加的形势下,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案。

【关键词】养老产业;老年人口;供需失衡;医养结合

养老产业是为生命长期健康、幸福实现的各种产业和研究提供的服务,是通过各种生命研发、科学研究、生产应用提供保持和延续生命活力的全方位针对性联通服务。据相关统计,中国老龄人口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3亿,到2050年80岁以上高龄人口将突破1亿,约占老年人口总量的1/4。可以说中国已经跨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使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医疗卫生消费支出压力增大、社会服务需求迅速膨胀,对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面对国内人口老龄化巨大压力、养老需求与供给端的失调等问题,合理规划养老能力,发展养老产业已是我国所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养老需求旺盛但给付能力不足,与老年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相比,国内养老市场的供给能力并未能与之相配是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我国属于未富先老的国家,目前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每千人床位数27.2张,仅为国际标准规定的一半左右,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每千名老人的养老床位数将增至35-45张。2014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容量为4.1万亿,占GDP的6.44%,但与美国22.3%、欧洲20.1%-36.8%的比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空间将达到7.7万亿,到2030年有望实现22.3万亿。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

第一,家庭养老。中国是长期尊崇儒家文化的大国,循着历史发展的轨道,养儿防老、长者为尊、世代同堂等家庭观念根深蒂固。由此奠定了“家庭养老”模式的牢固根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群,在家庭生活会有熟悉感和自由感,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但伴随当今社会加剧的人际竞争、加快的生活节奏、加重的工作负担,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正在陡然剧增,以至于一般收入家庭的赡养者都难以承受。家庭养老这一传统的养老方式也必然将随着家庭结构变化逐步向社会养老的养老方式过渡。

第二,机构养老。其定位是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将老年人群集中,进行全面照顾。正规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要求都十分严格,对相关护工人员要求也颇高。机构养老作为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一定程度上也不能满足大多需求更加多式多样的老年人的需要。

第三,社区居家养老。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大社区建立起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可以居住在自家的同时也享受到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服务,服务中心也会派出经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定时到老人家中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的家政服务和陪护老者的亲情服务。

我国的养老地产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与产业链初具轮廓雏形,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二、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

1.社会养老供不应求

现阶段,我国的养老需求旺盛但给付能力不足,与老年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相比,养老市场的供给能力并未能与之相配。例如,老年用品、设施和服务相对匮乏,尽管老龄用品消费的增加为产品开发提供了机遇,但老龄用品市场过于分散,主要分散在各商场、超市以及医药部门,并且未能结合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因此无法满足老龄用品市场的需求,社会还缺乏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商品、设施和服务。

以武汉市为例,据武汉市政府公布信息,目前本市60岁以上老人有172.75万名,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年龄段的老人人数将达到183万名,占武汉市总人口数的21.75%。面对这个庞大的数字,当下武汉市公办和民办养老院面临的形势都很严峻。

根据 2013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拟定的目标,到 2020 年,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要达到35-45 张。那么到 2020 年各类养老床位需求将达到 875 万-1125 万张,这之间有195 万-445 万张的缺口。而若按照“百名老人 5 张床位”的国际标准计算,我国养老床位的缺口将更大,到 2020 年,我国各类养老床位需达到 1250 万张,缺口达570 万张,增长幅度将是目前水平的接近一倍。若按照 5000 元/床/月的费用来测算,到 2020 年機构养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一年 7500 亿元人民币,对应的缺口在4000 亿元人民币左右。

2.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区域发展差异

消费水平差异,低端中端高端的养老服务产业,存在较大的经济差异,武汉市大部分地区投入的养老产业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设施简陋,产业服务水平偏低,从而消费水平较低但是有些在城市中的养老产业中的高消费与其形成较大的差距。

地区差异,老龄化水平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老龄化程度越明显,因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态势较为严重,东部老龄化程度高于西部地区,而我国的中部地区是人口老龄化的重灾,甚至是存在着许多家庭至今无法承担养老相关费用。

(二)企业方面

1.养老产业供给结构不平衡

从供给的角度看,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老年化进程急剧发展现状下所产生的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产业发展不成熟、存在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例如大多公立养老机构在服务、硬件设施都比中低档私企更加完备,在价格上也更符合大众生活水平,从而出现人满为患的场景。而高档养老企业虽设施更齐全、服务更周到,但因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工资不高,青年人能力有限等原因受众面狭窄,出现入住率不高等现象。

2.养老设施建设成本越来越高

武汉市多年来房价居高不下,并一直程上升趋势,建设养老服务产业的资金投入较大、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强大的资金做后盾和相应的医疗卫生资源做配套,而且入住其中的失能或者部分失能老年人患有疾病或者行动不能自理,因此,不管是政府还是民营养老企业都无法轻易承担,所以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担风险投资到养老服务产业当中去,从而选择价格低廉的公立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使养老产业发生结构性矛盾,无法良性发展,加剧武汉市养老需求矛盾。

3.专业护理人员数量少,护理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养老产业作为一项服务产业,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护理技能,目前我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仅有5万人,且年龄年龄偏大多为40岁—50岁,多为下岗女工等,具有专业护理背景和医学知识的人员只占8%。按照统计我国到2020年,我国失能老人将达到4600万,将会出现严重失调。

4.市场培育重视不够

我国正处于养老服务产业的培育阶段,但是目前企业对市场培育的忽视直接影响到服务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一方面我国养老产业起步较晚,至今没有建立起統一的行业标准和市场规范,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充分考虑我国老年人受价值观、消费观、保守观等传统理念的影响,忽视了老年人对养老产品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的特殊需求。

(三)政府政策方面

1.顶层设计存在一定的偏差

现有的养老政策体系缺乏完善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到实处。在政策层面上,中国的养老服务产业缺乏统一的扶持性政策体系,在制定过程中,部分地区政策未能明确清晰地界定好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现阶段中国的养老服务产业政策体系建设步伐严重滞后于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的增长速度和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水平,不仅如此,在政策偏差的方面还有以下表现:重视对老龄服务机构建设补贴,忽视对老龄机构运营支持;重视硬件设施支持,忽视人才建设;重视机构养老支持,轻视居家养老支持等等。养老服务业发展涉及到民政、工商、国土、发改、住建、规划、卫生、环保等多个职能主管部门,具体操作难度大。另外,政策落实不到位不透明。国家出台的政策都是很具指导性和前瞻性的,但落实的过程中常有不到位不透明的现象。

2.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划分不清

政府在老龄服务政策的制定上存在着职能“缺位”和“越位”的问题。具体而言,“缺位”的主要表现是:政府职能不明确,也缺乏对老龄服务产业的宏观规划,对于养老服务产业种类划分不清,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市场的细分不够,导致整体养老体系得不到完善;财政资金运行的效率不高,加上国家养老政策未完全落实,而政府强调产业建设,忽视了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越位”的主要表现是:大部分养老企业和机构以公办为主,政府作为养老服务的经营主体,在资金安排、养老产品和服务对象的开发分配、以及机构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直接干预,从而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三、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社会方面

1.积极引导市场参与

针对养老院床位不足,分布不合理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对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主体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在养老服务领域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面对城乡地区床位爆满排队与床位剩余无人入住两向极端问题,加后者的宣传力度,积极正面引导床位分摊,缩小两极分化差距。

2.打造完整的养老产业链

养老产业不能被简单归类为某一单个产业,因为它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接了各个方面的产业,它需要发展成为集生产、经营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

关于养老产业链的分布涉及大多数老年人基本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产业,包括“衣”、“食”、“住”、“行”、“医”。“衣”不仅仅是老年人服装,而是涵盖了所有老年日常需求品,例如老花镜、助听器等;“食”指老年食品和养生保健品,例如专供老年人摄入的低糖、低盐、含钙食物等;“住”指养老场所,例如老年公寓房产、养老地产项目以及养老设施等;“行”指老年人出行需要的专门交通工具(如轮椅、拐杖)、老年人娱乐设施、老年咨询婚介、心理、法律咨询等;“医”指老年疗养、医疗护理等医疗供给。

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产品及老年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相关产品品种、类别和服务层次也得到了进一步细分,这使得更多的养老支柱产业衍生出越来越多养老支持产业,养老产业从最基础的本位产业养老护理、老年医疗等产业衍生出了许多多元化养老产业,例如老年保险、老年学校、老年金融理财等相关产业。

3.发展多元投资主体,改善资本质量

养老产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其产业投资不能一味地依靠政府来进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以政府资本为骨干、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存在形式将成为养老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按市场经济的原则,鼓励个人自主投资经营,政府应在财政方面给予适当的补贴。

积极引进外资,多形式经营,鼓励国外经济实体和个人投资于我国养老产业,可与国内经济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设置养老服务性机构。另外要加大宣传,积极争取到来自社会的捐助。

(二)企业方面

1.企业要积极关注相关政策动态,并积极向上反映需求

企业根据政策作出适应调整,从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好充分调研,结合将开发地区的生活水平状况,合理定位企业发展规模及模式。可发展多种模式养老,满足高中低不同人裙养老需要,减少资源浪费。

2.加强养老企业相互合作

如养老设施、养老保险等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链,增强品牌质量,加强宣传。同时,企业可以积极进行教育投资,与高校进行合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保证人才后备力量,加强专业性、积极宣传,从而吸引青年人上岗就业。

3.规范服务内容,明确服务理念

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基础,现如今更加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养老产业作为服务行业,在内容和理念上也应满足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和消费。产业应以服务化、人性化、亲情化为出发点,对文化娱乐、健康护理、家政服务各类拥有不同需求层次的老年人进行大体分类,并为此提供相应的服务与产品,而对于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应为其量身定制服务计划或护理计划,这样不仅可以适应市场发展机制,还可以加强行业竞争力,使产业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保证了企业的服务质量。

4.加强人才供给

建议在高校增设如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或类似专业;培养社区里的“全科大夫”,贯彻医养结合;完善护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资格准入机制”以及老龄护理员绩效考核机制,以实现老龄服务专业化。

(三)政府政策方面

1.加强顶层设计

通过网络平台搭建, 为从事老龄服务的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市场中优化配置老龄服务资源。老龄服务产业的执行涉及到了民政、财政、老龄委、土地、税收等多个部门单位,所以要想执行政策需要多方进行利益协调。在执行过程中,首要破除地方利益,为老龄服务产业发展搭建好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实现资金、土地和人力等供给要素的合理配置,老龄服务产业才可得到健康的发展。另外,政府政策的落地和引导的规范也是建立科学政策评估、监督、评价及指导体系的必经途径,和社会一起监督各老龄服务提供主体的行为。

2.清晰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各部门要明晰其职能,制定老龄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责,保证老龄服务产业规范运行;利用土地和税收政策优惠,吸引社会资金加入本产业;护航老龄服务组织发展, 提供政府购买老龄服务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品牌建设和连锁经营的模式,达到典型示范的成果。加强对老龄服务产业不规范行为的监督、管理,借用从事经济活动类企业的信用评级做法,利用评级,让有资质的老龄服务公司对老龄服务机构进行信用评级评价,确保老龄服务机构的良性运行,促使老龄服务质量的提高,提升老年人生活的质量。

猜你喜欢

养老产业医养结合
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关于咸阳市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思考与建议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中日两国养老产业政策的比较与对我国的启示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