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的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018-07-18李思慧王斌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李思慧 王斌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取得了较高的研究成果。不过,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环境,还需要不断以创新的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指导中国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不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

【关键词】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政治经济学理论也都处于构建阶段。根据习总书记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的发展实践与国情,不断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从中提炼具有规律性的经济发展成果,不断将实践经验转变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1]。在这次讲话中,习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创新构建理论,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定位理论

(一)第一种学科定位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延伸或分支,在很大层面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式的继承和发扬。目前,世界上已有的经济学模式可总体分为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大类。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模式主要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代表,总的来说,这种经济学模式可表述为五个方面:其一,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其二,研究的主体是具备一定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其三,核心内容是对经济发展表现出来的规律进行总结性的概括,特别是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的总结;其四,唯物辩证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其五,《资本论》中的原理与范畴是其研究的主要话语体系。由此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关键因素便是其继承性,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构建的主线[2]。

(二)第二种学科定位理论

从很大层面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中国化研究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是一种不断解答马克思经济学提出的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问题。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不断突破新的经济问题,总结新的经济发展规律和新理论。这个研究过程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其需要结合时空观念、物质基础以及中国发展历史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三)第三种学科定位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建立的具有创新性的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不断实践过程会推动经济学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从而将实践经济不断提升到系统化的经济学层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的人均GDP上升到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市化建设速率步入中期发展阶段。基于此,我国经济发展问题不再是一味的提升GDP值的简单问题,而需要满足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任务是要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促进经济的新常态发展、完成“两个一百年”伟大追求目标。为了这些新任务得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出现颠覆性的错误,就需要科学的经济理论作为指导,这也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创新。

二、经济制度的创新理论分析

(一)基本的经济制度与收入制度

基本的经济制度与收入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建设的两个基础层面。这两个层面的理论创新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而所有制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证据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直以来是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3]。社会主义发展的初始阶段,需要以实际为基础,不断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的提升来推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发展,推进各类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动力和源泉得到充分显露。总体上来说,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革新与完善,是对充分释放的多种非公有制经济活力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形成反立的形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已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收入分配制度也随之确立。

(二)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

随着改革的不断进展,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是逐渐形成。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表现为:

首先,多种生产要素应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参与分配。党的十四大一直到党的十六大都在大力倡导,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应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党的十七大与十八大的报告中指出,不断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进一步表示: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应根据各自的生产要素市场来决定[4]。由此来说,各类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具体份额,不能只是按其投入的多少,更要分析其做出的“贡献值”与供求状况,也就是说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相应的分配,这充分展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问题。

其次,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情况需要以何种方式体现按劳分配的主体。由于不同的生产主体所具备的生产力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其生产收入也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储蓄能力以及经营能力的生产主体,其参与分配时所获得的份额也越高。

最后,面对当前一线生产主体的报酬显著偏低的情况,应如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除去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外,仅从提供的劳动力方面来说,劳动者所获取的报酬确实表现为下降趋势,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体现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5]。所以,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理论构建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结束语

理论来源于实践,也离不开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创新的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过程,还需要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不断从经济发展实践中总结和提炼推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理论。未来实现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不断提升生产力,建设科学的经济分配制度,降低社会经济分配中的贫富差距,促进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刘凤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經济学原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向[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 7(2):211-214.

[2]周立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构建与创新[J]. 经济研究, 2016(3):27-30.

[3]乔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想[J]. 学习与探索, 2017(2):98-105.

[4]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组, 白暴力, 方凤玲. 人民主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1):31-36.

[5]沈开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1):26-33.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苏联生态建设的超越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党为何始终高度重视核心问题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年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试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