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动≠多动症!

2018-07-18龙超林惠芳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某件事多动症课堂纪律

龙超 林惠芳

3岁的鹏鹏是个让家长头疼的孩子。他精力特别旺盛,一刻都不能消停,让他安静下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每次收拾好的玩具,他翻箱倒柜弄得满地都是,然后又跑去玩其他的东西……妈妈不禁开始怀疑:这个“熊孩子”是否多动症啊?要不怎么一刻都停不下来呢?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是核心症状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朱冬生介绍,多动症,醫学上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之一,据有关报道,学龄期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3%-5%,目前较多学者认为它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朱冬生表示,多动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吻合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这三个核心症状,多动症所带来的临床表现,可造成儿童学业、职业、情感、认知、社交等多方面的损害,约七成的患儿会持续到青春期,有三至五成的患者甚至还会持续终身。但如果发现得早,干预及时的话,大部分多动症患儿可以收到较好的预后效果。

多动症的三大明显特征

那是不是顽皮好动的“熊孩子”,就是多动症呢?朱冬生表示未必,多动并不代表就是多动症。多动症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家长们可以参考比对:

一是注意力缺陷。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注意力稳定性的持续时间是:5-6岁约10至15分钟,7-10岁约15至20分钟,10-12岁约25至30分钟,12岁以上可超过30分钟。

“当超过与年龄相称的注意力稳定性持续时间,大脑就会因葡萄糖供应不足而形成压力,这时他们就会停下手中的事情以使大脑得到休息。”朱冬生解释,但多动症患儿则不同,他们的注意力一方面表现为有意注意差,即很难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上,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同龄孩子短。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为无意注意亢进,即在做某件事时,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但对感兴趣的游戏、少儿节目等,则可以聚精会神,比如很多患儿家长常说,“注意力缺陷不可能啊,他玩游戏或看动画片,全神贯注,可认真了。”

二是活动过度。活泼好动、调皮捣蛋、对新鲜事物或陌生环境充满各种好奇、活动量大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但正常的孩子,他们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还是可以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比如孩子在家活泼好动,但去到陌生环境或公共场所,他们会有所收敛。与正常孩子相反的是,多动症患儿常在不合适的场合也过于活跃。如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小动作不断,话多且容易插嘴或打断他人,甚至在教室里奔跑打闹,无视课堂纪律。

三是易冲动。多动症患儿常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度,不分场合,不顾后果,心血来潮想干嘛就干嘛,在跟他人交谈时,还没等对方说完就马上打断,且他们的易冲动是“明知故犯”,即常因此受到批评责备,仍是屡教不改。

猜你喜欢

某件事多动症课堂纪律
小学多动症儿童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表示疯狂的学习
眼罩
遗忘与记忆同等重要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作茧自缚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