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逼婚僵局怎么破?
2018-07-18李蕙君
李蕙君
最近一则26岁小伙被母亲多次逼婚,狂躁不安患上精神障碍的新闻立即引发读者的广泛共鸣,大家纷纷讲述种种被逼婚的惨痛经历,并表示自己离精神障碍也不远了!搜索新闻不难发现,38岁的女白领被母亲安排相亲水泥工,拒绝后被骂不孝;27岁的女孩被父母逼婚,留下遗书跳楼了……越来越晚婚的时代,逼婚僵局怎么破?
逼婚压力并非中国独有
在进化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就是亲子冲突,即父母和子女的冲突。亲子冲突有很多种,比如断奶,但在结婚这件事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父母总希望子女尽早结婚,但子女却总不愿早结婚。对父母来说,子女早早结婚,有利于父母的基因更快地传递下去。但子女却为了自己的种种利益,普遍倾向于不早结婚。因此,亲子冲突的“催婚”甚至“逼婚”就产生了。
父母对子女的逼婚压力,往往更多地施加于女儿。这是因为女性的旺盛生育力时长要比男性短很多;并且年龄越大的女性,生育的价值越低,正是基于这样残酷的生物学压力,父母不得不催促女儿尽快嫁人。其实,放眼全球,“剩男剩女”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逼婚也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具有普遍性的世界难题。
父母逼婚源于自认为的责任
长辈们逼婚的心理本质除了种族繁衍的需要,更多的出于一种自认为的责任。
当父母老了,缓解对衰老的恐惧很有效的办法就是有下一代生命,所以他们会逼你结婚。同时父辈们那一代人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造成他们的价值观依然是有用主义,少有人可以做到随性洒脱,这种价值观就会他们给自己背上太多对家庭、对子女的责任。
他们认为自己的享受是没有意义的,帮你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他们会认为没能帮你结婚、没能帮你看孩子就是没有尽到责任的行为,是他们自己所不允许的。当以上两点被同时代的人所普遍认同,也就造成了他们生活的社会文化都是如此,如果谁没有做到就是不被他们的圈子所接受的。这让父辈们非常的焦虑,逼婚的行为也就上演了。
用事实为父母“洗脑”
不必天天跟你的父母讲道理,告诉他们单身多光荣,剩女不是被挑剩下,而是主动剩下的。其实父母真正关心的不是你结不结婚,而是你过得好不好。所以跟父母的沟通最好用事實说话。虽然你没结婚,但每天又快乐,又充实,又富足;你的父母就比较容易被你“洗脑”,觉得结不结婚无所谓,当别人问起来,他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说,“顺其自然,她一个人过得也挺好,我们放心”。但如果你自己也陷入“大龄”焦虑,父母只能更急。
同时,想减少逼婚现象,还要让老年人的生活多元化,同时,让父母感受到子女对自己的关爱。作为家人,需要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让老人感受到家人对他的尊重和关爱,帮助引导父母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社交圈子,使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