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夏季暴饮冰水易招来“心梗”

2018-07-18王拥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脑血管病黏度

王拥军

夏季气温升高,皮肤血管扩张,势必造成大脑血流量减少,同时会有血压波动,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易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夏季人体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里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升高,极易诱发脑栓塞;在高温条件下,人情绪紧张,易烦躁,体内应激反应增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一些人由于夏天睡眠不好、休息不良、饮食紊乱,人体处在疲劳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释放水平改变,刺激血管收缩,诱发血管病变。

如何紧急救助患者

●发现心脑血管患者发病,身边的家属或单位同事、朋友应该沉着冷静,切忌慌乱。将患者放平,保持仰卧位,不要枕枕头,头应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内的分泌物引起呛咳,误吸到肺部,造成患者窒息;

●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因为在没有确诊以前,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拨打急救电话时,切忌慌乱,一定要简单叙述病情,让急救医生做好抢救的准备;

●转运患者时,切忌自驾车或用出租车;

●切忌在搬运病人时将病人扶直坐起,不要抱、拖、背、扛病人,应保持病人平卧,平稳搬运。

“六项注意”安全度夏

◎再热也不要将空调温度开得过低。外面天气炎热,突然走进低温房间,体表血管很快大面积收缩,血压波动剧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高度警惕“魔鬼时间”。通常每天6~11点,人体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黏度升高,因此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国外把这段时间称为“魔鬼时间”。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这段时间应尽量避免大运动量的活动,避免情绪急剧波动。

◎牢记“3个半分钟”防止致命事故发生。夜间醒来方便时,应先在床上躺半分钟,然后坐起半分鐘,再双腿下垂半分钟。避免突然起床,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发意外。

◎不渴也要常喝水。心脑血管病人发病原因与出汗过多、未及时喝水、血液浓缩有关,所以患者不能渴了才喝水,而应主动补水。

◎膳食要“好色”。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夏季膳食问题上一定要“好色”,如黄色蔬菜(胡萝卜、红薯、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或绿叶蔬菜,能减轻动脉硬化。同时吃适量的白色食物(燕麦粉、燕麦片等)和黑色食物(黑木耳等),对降低血黏度、胆固醇有明显效果。

◎勿暴饮冰水,以防招惹“心梗”。猛喝冰凉饮料来降温等于是主动去招惹心肌梗塞等“恐怖分子”。由于短时间内饮用大量冰凉饮料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者,临床上屡见不鲜。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心脑血管病黏度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血压≥140/90,血管病升140%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和治疗黄金时间
测试条件对橡胶改性沥青黏度的影响分析
内燃机油黏度特性和分类标准
考虑驱油影响因素的疏水缔合聚合物黏度表征模型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预测
糖尿病与心肌梗塞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