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题材,如今观众不买账?

2018-07-18董铭

环球时报 2018-07-18
关键词:许鞍华姜文李安

本报特约记者 董铭

雪中的北平景致,古老的钟楼和街道,在屋顶上飞翔的鸽哨声……随着姜文新作《邪不压正》上周公映,影片中设定的背景——上世纪30年代的“民国风”再度引发关注。

《邪不压正》输给《我不是药神》

《邪不压正》原著《侠隐》的作者张北海,上世纪30年代出生于北京,随家人迁往台湾,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师从著名女文学家叶嘉莹,后到美国深造并长年定居纽约。张北海也是台湾著名电影人张艾嘉的叔叔,他笔下不只有华人在美国生活的优美散文,还有他对童年在北京生活的回忆,退休后的他花了6年时间构思撰写这部《侠隐》。姜文的《邪不压正》虽然改编自《侠隐》,但剧情基本重写,只是借助“李天然回国复仇”的壳,注入姜文自己的情结。

姜文一直有民国情结,这一次在《邪不压正》中再次圆梦,不仅把“协和医院割错了梁启超的肾”这种民国轶事拍了进去,还让周韵饰演为父报仇的巧红,了却姜文一直想拍“民国侠女施剑翘”的夙愿。

比起《让子弹飞》的大获成功,更加个人化的《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在口碑和票房上都有所不如,风格备受争议。《邪不压正》的评论口碑呈两极分化,有人赞扬姜文风格独特,也有人批评叙事混乱。截至17日晚,该片上映5天票房超4亿,单日票房仍不及总票房近26亿的《我不是药神》。

姜文“民国三部曲”

民国题材电影一直是华语电影的一大主题,曾诞生《小城之春》《城南旧事》《骆驼祥子》等银幕经典,在依托于文学性、艺术性的同时,几代中国导演也在尝试融入更多文化和商业元素。尤其是到了第五代导演走出国门的上世纪90年代,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陈凯歌的《风月》《霸王别姬》等代表作都是民国题材,不仅走红国内外,还获得包括戛纳金棕榈在内的世界级电影大奖。然而,随着第五代导演的转型和注重现实题材的第六代导演登场,新千年之后的民国题材电影数量有所下降,观众口味也更加多元化,各种成熟的类型片取代了曾经风靡的民国题材。近年来值得关注、同时取得票房和口碑佳绩的民国题材电影屈指可数,其中尤以姜文的“民国三部曲”值得一提。

虽说姜文的代表作《鬼子来了》发生在抗战时期,但由于其特殊的环境背景和人物,通常并不归入民国题材。直到2010年的《让子弹飞》颇具时代感,展开一幅声色犬马的民国风情画,描绘民国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势力。四年后,姜文又拍了以名动民国的“花国大选”为素材的《一步之遥》,把舞台搬到上海滩,描摹出奢靡拜金的社会风气。如今的《邪不压正》则回到姜文最熟悉的北京城,七七事变前后的历史点,由一段复仇带出各方错综复杂的暗斗。

李安和许鞍华都有代表作

民国题材在当下不是最热的类型,连吴宇森这样的大导演,也在《太平轮》这种“民国史诗”上栽了跟头,赵宝刚的《触不可及》更是被批得体无完肤。放眼整个华语圈,李安的《色,戒》算是近年来民国题材里最具国际影响、但也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作。此外,香港著名女导演许鞍华的《黄金时代》聚焦民国时代的文坛,把鲁迅和萧红等文化人搬上银幕,也是对中国文坛和文学的一次难得回顾。许鞍华的另一部民国作品《明月几时有》则更多地展现抗战时期的悲欢离合,虽票房不尽如人意,至少获得香港金像奖等多项殊荣。2016年底,还有一部程耳执导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纵然有葛优、章子怡等大牌明星担纲,同样也是中日角斗的上海滩风云,但因为艺术表现上的极致追求,也没能获得足够的票房回报。

由此可见,如今创作民国题材电影的风险不小——或沦为平庸,或遭遇吐槽,想有所突破并斩获票房不容易。▲

猜你喜欢

许鞍华姜文李安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和身高较劲的姜文
课间小游戏
许鞍华:年轻人失去了什么?
采访姜文,你是爽到还是呛到?
姜文来了
许鞍华:安静的电影有力量
《玉观音》与别样许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