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体校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自尊的中介作用
2018-07-18高淑青
高淑青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1)
小学生正处在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因而不善于处理学习、人际关系和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冲突,在遇外部刺激或挫折时会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出现心理问题,这也促使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2]。同时,少体校学生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殊群体,担负着学习、训练的双重任务,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与同龄人相比,他们承受着更重的任务,更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3]。
实证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水平与心理健康呈正向相关[4,5],也发现自尊对心理健康和行为具有预测作用[6,7],自尊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生活,而且会影响他们的一般生活[8],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幸福的根源[9]。那么,作为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心理成分,自尊、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之间有何关系,自尊是否是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呢?少体校学生作为学龄期儿童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发展与普校同龄学生是否一致呢?
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对小学四~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尊和自我概念状况进行调查,对体校和普校学生在三个变量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三个心理变量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证参考和依据。本研究提出两个研究假设:一是学校类型(普校和体校)影响小学生的自我概念、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二是自尊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分别选取北京、哈尔滨、昆明和乌鲁木齐四座城市的部分小学四~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907份,收回有效问卷831份,有效率为91.62%。其中体校学生401人,普校学生430人,具体年级和性别情况如表1。
表1 研究对象分布情况(n=831)
采取集体施测的形式进行问卷数据的收集,测试时间约40分钟。主试均为经过培训的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熟知测验程序,并对施测过程能够熟练控制。
1.2 测量工具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PHCSS),适用于8~16岁儿童,主要用于评价自我概念的状况,包括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6个分量表。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其中文版也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为正性记分,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较高,则说明自我概念发展良好[10]。
Rosenberg自尊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用于测量单一维度的整体自尊水平,其中5个正向表述,5个负向表述。得分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α系数为0.783,重测相关系数为0.51~0.75,平均为0.72[10]。
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scale,for child and adolescent,MHS-CA)是从24个方面去观察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反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过程,也反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思维与语言、情绪、意志行为和个性特征5个分量表。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13,α系数为0.847,分半信度为0.800,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该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态越好[10]。
1.3 数据分析
对有效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16.0进行处理和分析。差异检验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中介作用采用回归分析的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进行。
2 结果
2.1 小学生自我概念、自尊和心理健康情况
为了考察体校和普校小学生在自我概念、自尊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情况,同时了解年级和性别因素对这三个心理变量的影响,本研究对小学生的这三个心理变量进行了测查,并将结果以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的分类加以描述,具体见表2。
在表2基础上,以学校、年级和性别为自变量,以自我概念、自尊和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自尊方面,学校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819)=7.23,P=0.007,普校小学生自尊水平高于体校学生。在自我概念方面,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819)=5.05,P=0.007,事后检验发现,四年级学生自我概念得分明显高于六年级,P=0.001,其他年级间未见显著差异;性别的主效应也显著,F(1,819)=6.45,P=0.011,即女生自我概念水平高于男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性别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1,819)=3.01,P=0.080,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稍高;学校类型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F(2,819)=3.89,P=0.021。其他未发现显著差异。
表2 普校和体校小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概念和自尊得分情况(n=831,M±SD)
2.2 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
为了清晰了解在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方面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我们分别对自我概念的6个维度和心理健康的5个维度进行性别差异的t检验,结果见表3、表4。
表3 自我概念各维度的性别差异(M±SD)
表4 心理健康各维度的性别差异(M±SD)
由表3可知,在自我概念的行为维度上,性别差异极其显著,P<0.001,女生高于男生;在智力与学校情况维度,性别差异边缘显著,P=0.053;在合群维度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P<0.001。由表4知,在心理健康的情绪和个性特征维度,女生均明显高于男生,P<0.01。
2.3 学校类型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年级的调节作用
通过上述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学校类型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见图1。
图1 学校类型与年级的交互作用
由图1知,普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高,而体校学生则体现出下降的趋势,即小学四年级时,体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稍好于普校学生,到五年级时已经没有差异,而在小学六年级时,普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体校学生,体现出年级在学校类型影响心理健康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2.4 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以往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和自尊对心理健康均有重要的影响,而自尊又受到自我概念的影响,是自我评价的结果,自我体验的表现。因此,自尊是否是自我概念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呢?本研究假设自我概念(X)影响自尊(Z),而心理健康(Y)受到自尊(Z)的影响,则自尊是中介变量。根据温忠麟等人[11]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自尊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自尊对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检验
从表5可知,依次检验(指前面3个检验)都是极其显著的,所以自尊的中介效应显著,第4个检验也是显著的,这表明,自尊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即自我概念不仅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正效应,还通过自尊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
3 讨论
3.1 小学生自我概念、自尊和心理健康
自尊方面,普校小学生自尊水平高于体校学生。可能由于体校学生担负学、训双重任务,在文化课学习中,其原有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往往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贬低和轻视,易产生负向自我价值评价。有研究认为,学习成绩是学龄期儿童取得社会认可、获得自尊和发展健康积极自我意识的重要来源[12]。在专项训练中,也可能因训练、比赛成绩差而受到队友藐视,形成对自己较低的评价和消极的体验,从而降低了自尊的水平。
自我概念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自我概念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即四年级小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较高,五年级、六年级逐渐下降,且四年级学生自我概念得分明显高于六年级。出现这种自我概念发展趋势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认知能力提高。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客观地评价自己,使童年期形成的自我概念从理想回到现实,造成了自我概念的降低。二是学业压力增加[1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紧张,老师和家长期望、要求的提高使学生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自我认识和评价上产生心理冲突,使得自我概念发展表现出低水平状况。以往研究认为,11~15岁学生的自我概念基本上表现出“U”字形发展趋势,初一(13岁)是自我概念发展的最低点[14]。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类似。
3.2 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性别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总分上,女生均高于男生,这种性别差异具体表现在:在自我概念的行为维度、合群维度上,女生均明显高于男生;在智力与学校情况维度,性别差异边缘显著,也是女生高于男生。这表明,女生对自己的行为及人际关系较为满意,对自己的智力与学习能力评价较高,而男生可能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在心理健康的情绪和个性特征两个维度,女生均明显高于男生。表明女生的情绪较为积极、稳定,善于控制情绪,而且相对男生,女生表现出较好的个性品质,即在认真、自信、合理满足需要等方面女生可能比男生表现更优。如前所述,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密切联系,因此,女生自我概念水平较高,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对较高。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小学阶段女生比同龄男生发育要早,在各方面表现更为成熟,心理调节能力较好,会得到更多的表扬和认可,对自己形成更多积极评价,进而形成更为积极的自我概念。另外,我国的文化传统对男性给予更高的期望,使得男生的性别角色压力较大。本研究出现的性别差异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5,16]。
3.3 学校类型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年级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方面,学校类型与年级出现交互作用,体现出年级在学校类型影响心理健康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小学四年级时体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普校学生,这可能由于体育锻炼带来的积极心理效益所致。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普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提高,到了六年级时明显高于体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可能由于体校学生担负着双重任务,不仅要进行紧张的训练、比赛,还要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任务,可能承受着比同龄人更重的压力。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和比赛压力都会加重,到了六年级还会增加升学的压力,加之小学生自身发育还未成熟,自我调控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还不高,这使得体校高年级小学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胁,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另外,体校高年级学生可能面临着更多的竞争,较多地体会到与教师、教练和同学人际关系的紧张,从而产生不良的心理表现。这也提示体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改善不良心理问题。
3.4 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都能正向显著地预测心理健康的状况,且自尊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可能更多以被动、不自信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和压力,任务选择时,会倾向于难度低的任务,而逃避挑战性的目标,从而降低个体对自我价值、长处和重要性的整体评价,降低了个体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低的学生,越缺乏自信,越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并且个体的认知会偏离客观事实,过分关注自己在事件中的不适应反应,进而出现情绪、行为等问题,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以往研究也表明,低自我概念和低自尊会导致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17,18],自我概念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19]。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因此,自我概念不仅对心理健康起到直接正效应,而且可以通过自尊对心理健康起间接影响,而自尊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虽然方差分析结果只显示出学校类型(体校和普校)在自尊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通过表2的描述统计结果可知,体校小学生在自我概念、自尊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得分均低于普校学生。同时也发现男生在三个心理变量上的得分均低于女生。这些提示我们,要重视体校小学生的自我概念、自尊和心理健康状况,尤其要注意改善体校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关注小学高年级男生的心理状况。研究也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