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方法在海军《潜水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8-07-17胡霈谭鹏李玉君
胡霈 谭鹏 李玉君
【摘要】通过海军《潜水技术》课程中的“饱和潜水”理论教学案例,细致分析了支架式教学方法的结构和特点。通过实际教学活动,展示了包括支架式教学方法在内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军队任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支架式 建构主义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222-02
1.概述
在海军防险救生部队作战能力构成中,潜水与水下作战能力是重要基础,潜水技术能力培训成为海军防险救生指挥人才体系的专业基础。因此,《潜水技术》课程在海军防险救生指挥人才培养中一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与作用。
2.《潜水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支架式教学法案例及评析
本项教学案例设计针对潜水救生指挥专业的《潜水技术》课程中“饱和潜水”这一理论知识。该专业学员已完成4年本科学历教育,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课之前,已完成了“潜水医学”课程中高气压环境对人体影响、减压理论等相关知识以及本门课程中常规空气潜水技术的教学。通过在需要解决的饱和潜水原理和学员已有知识储备之间形成“邻近发展区”建立概念框架,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完成“饱和潜水技术原理”的教学任务。
2.1教学方法分析
饱和潜水理论知识属于原理类教学内容。根据支架式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与思路,结合课程内容特点,设计将整个教学进程分为:引出问题,认识途径,教学实施和问题拓展四个阶段。
2.2教学实例
(1)情景导入
通过一个案例来具体分析一下前期学习的空气潜水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案例:1977-1980年期間实施的打捞工程——打捞二战沉没船只“阿波丸”号。
点评:“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好奇是探究的起点。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员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
(2)复习旧知,搭建支架
复习旧知,同时围绕“提高潜水作业效率和潜水安全特别是控制潜水减压病”这个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①复习旧的内容:空气潜水应用及其深度限制因素。
②提出问题,搭建支架:
问题一:“阿波丸”号沉船打捞工程中,多次出现潜水员伤亡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是否有更安全、高效的潜水方式开展“阿波丸”号沉船打捞工程的水下作业?
新的学习主题引入:案例的问题本质,就是常规潜水的弊端。需要一种全新的潜水技术来帮助潜水员深入大洋——饱和潜水。
(3)拓展问题,独立探究
情境和旧知实际为学员提供一个“背景支架”,学员可逐步进行独立探索,教员应根据学员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层层设计问题支架加以引导。
问题三:“饱和”与我们所熟知的化学名词有什么关系?由学员发言介绍所了解的“饱和”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问题四:通过对饱和潜水概念的了解,能否发现其优势?由学员查阅资料,在课堂上发言或在网络课程交流讨论版留言。
问题五:在实际应用中潜水员如何开始并达到完全饱和状态?
(4)合作交流,揭示规律
独立探索结束后,教员组织学员进行小组协商、讨论,主要围绕以下议题:
问题六:在潜水员机体内对于确定饱和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问题七:潜水员需要多长时间达到饱和状态?
(5)效果评价
根据本次教学活动的特色,可采用知识测试、个人论文、小组研讨报告和加压舱模拟饱和潜水训练等评价手段。其中,通过个人论文和小组研讨报告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员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通过知识测试和模拟饱和潜水训练来检验学员学习结果的优劣。
2.3 支架式课堂教学设计案例评析
通过这一堂教学实例,这种基于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法的课堂设计合理处理了教学内容,充分展示所学内容的实用意义,避免了理论灌输的枯燥,激发了学员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员团体协作意识,对当前学员知识的掌握及岗位任职能力提高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同时,通过实例也展示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潜水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3.对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
多年来,我们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潜水技术》及其相关课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这些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深感在军队任职教育中广泛推广使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提高军队任职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汉明,石洪波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军队任职教育课程教学. 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年7月.
[2]李志厚.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