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水质监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
2018-07-17包秀霞包秀平
包秀霞 包秀平
【摘要】“水质监测综合实验”是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环境工程系环境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本文综述了“水质监测综合实验”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問题,并对民族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民族院校 水质监测综合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项目(NJYT-15-B24),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校级科研项目”(HMBS1702)和“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216-01
实验课程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是训练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中实验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水质监测综合实验课程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因此,本文探讨水质监测综合实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实验教学改革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1.水质监测综合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对实验课的操作不认真,学生不够重视实验预习 环境专业实验教学中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利用20-30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讲述实验内容,在实验课上学生按照老师讲授的内容或实验材料所设计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从而大部分实验过程是机械式的[2]。本专业以往的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现,汉班约70%、蒙班约30%学生认真操作实验的每个步骤,并积极与老师交流、探讨;汉班(蒙班)约40%-50%(约60%-70%)的学生只为了应付老师,为了得实验预习成绩而写预习报告,从而导致学生对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不了解。
1.2实验教学模式较传统
实验课体系中虽然设计了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但由于有限的实验课课时和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等原因,导致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很难实现。虽然我们实验项目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指标,但汉班10%的学生,蒙班50%的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都不会;因此对于复杂成分的水样品,如何进行设计,如何选择合适样品的前处理及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验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水质实验中有些水质分析仪器的内部结构及操作流程等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会一目了然[3]。
2.水质监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2.1强化实验的预习、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在水质监测综合实验教学中应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并提出无预习报告的学生不能进实验室的要求[3]。学生在预习实验的过程中应查阅关于该实验方面的研究论文,并带有关键的实验步骤,这能提高学生对该实验内容的兴趣。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显然得到提高,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发挥出较好的思维和创新水平。
2.2加强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规范
对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是完成实验教学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水质监测综合实验课单独开出一定学时,狠抓基本操作规范的训练,利用CAI课件,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常用仪器、常用试剂及基本操作过程并进行讨论,并在以后的实验中,通过反复严格训练规范操作,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普通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
2.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多媒体的使用应该不仅局限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提升实验教学效果[4]。水质监测综合实验所涉及的指标、测试方法以及仪器设备较多,由于实验课程学时有限,不可能每个水质监测项目都开展实验。因此,应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没开展的实验项目的关键操作步骤进行分解、细化和强调。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对水质监测综合实验标准曲线的绘制、涉及到大量数据要分析处理,根据监测数据预测水质变化,评价水质量等方面的数据处理工作都需要借助计算机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乔守怡,赵志安,李惠敏.建设一流实验教学中心,培养高素质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6):660-663.
[2]王诗生,盛广宏,戴波,等.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5-116.
[3]陈娴,程洁红,孔峰.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导向的环境监测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47-48.
[4]唐燕超,俞慧芳,成岳.环境监测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