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膜置管术后并发症分析

2018-07-17寸丽花

健康大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听力障碍中耳炎

寸丽花

【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鼓膜置管治疗有效率9622%,9例无效者与鼓膜菲薄、带管期间上呼吸道感染、过度内陷致脱管和并发症发生等有关;本组发生并发症38例,主要为耳漏、鼓室硬化、留置管脱出、鼓室肉芽形成、鼓膜萎缩和鼓膜永久性穿孔,34例经有效处置好转或治愈。结论:鼓膜置管治疗中耳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出现耳漏、鼓室硬化等并发症应注意及时、有效的处理。

【关键词】 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听力障碍

【中图分类号】

R764.04【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232-01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中耳积液和患者听力下降。医学上又称该病为渗出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属于多发病,临床上大多使用药物治疗及鼓膜穿刺抽液治疗,但是治疗后的效果均不是很理想,治疗的有效率偏低。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在儿童可影响语言学习和听力发育,在成年人可导致听力障碍或耳聋,影响后续治疗[1]。分泌性中耳炎因咽鼓管功能障碍所引发,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多以综合运用滴鼻液滴鼻、口服抗生素药物、鼓膜穿刺和咽鼓管通气为主。鼓膜置管术可使中耳保持通气并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对恢复中耳生理功能、提高听力有较好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38例行鼓膜置管术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鼓膜置管有238例,年龄4岁到77岁,男性112,女性126,病程28~185(1216±428)d;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l9l例,耳内阻塞感139例,耳鸣57例,反复鼻塞流涕122例,睡眠打鼾71例。临床检查鼓膜均呈琥珀色或淡黄色,伴内陷及浑浊感。纯音测听检查示轻一中度传导性耳聋201例,混合性耳聋37例;纯音测听显示患者语言频率气导损失2O~50 dB,平均下降25 dB;声导抗图显示鼓室呈B型曲线186例,C型曲线52例。均经咽鼓管吹张、药物治疗、鼓膜穿刺等保守治疗30~60 d无效后行鼓膜置管术治疗。

12方法消毒患耳耳廓、外耳道和鼓膜。成人患者采用1%丁卡因行外耳道粘膜表面麻醉,然后用2%利多卡因10ml分别行耳前壁、耳后壁区域皮下浸润麻醉。儿童患者均采用全麻插管。在显微镜或耳内镜电视监视下应用鼓膜刀于鼓膜前下方作适宜通气管外径弧形或放射状切口,长10-15 mm,先充分吸出鼓室粘稠胶冻状积液,然后用糜蛋白酶加地塞米松注射液冲洗鼓室,吸干,置入直径114mm美敦力鼓膜通风管,并检查置管牢固程度和通气位置是否正确。术后抗菌治疗5d,粘液促排剂10~14d,每1~2w随访,观察置管是否移位、脱落、管腔阻塞,有无感染。其中哑铃型管56例,T型管182例,所有病例术后即主诉听力提高,有6例哑铃型管分别在术后36d和62d发生脱管,36d脱管患者因病情复发再次置管。一般6~12月取管,术后随访8~15个月,观察有无化脓性中耳炎、感染、鼓室肉芽形成、鼓膜萎缩和鼓膜永久性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并检测患者听阈、声导抗图等,进行治疗效果评定。

13疗效评定治愈:耳内堵塞感消失、听力恢复正常,声导抗显示鼓室导抗图为“A”型,听阈提升至20dB以上;好转:耳道堵塞感减轻,听力改善明显,听阈提升至10 dB以上;无效:患者耳道堵塞感、听力水平和鼓室导抗图无变化。对所有患者进行8~15个月的随访,检测患者听阈、声导抗图等。总有效率一(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治疗结果纯音测听提升平均l938 dB,声导抗检查恢复“A”型曲线186例,术后随访8~15个月,本组治愈172例、有效57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9622% ,9例无效患者分别因鼓膜菲薄、带管期间上呼吸道感染未获有效治疗、过度内陷引起脱管和并发症等因素所致。见表。

22留置管脱落的并发症治疗期间发生耳漏11例,鼓室硬化10例,留置管脱出6例,鼓室肉芽形成5例,鼓膜萎缩4例,鼓膜永久性穿孔2例,并發症发生率160%(38/238),34例经有效治疗好转或治愈,鼓室硬化2例,鼓室肉芽形成及鼓膜永久性穿孔1例未达到治疗效果。

三、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至今未明,其发生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咽鼓管和中耳鼓室感染有关,且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其主要原因。[1]鼻咽肿瘤、咽鼓管口开放不良、增殖体肥大、扁桃体过度肥大、炎症等均可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是影响治疗有效率的重要因素,耳漏是鼓膜置管术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持续时间12~15 d。术后短时间耳漏形成多因外耳道进水污染所致,2周以上出现耳漏则多为呼吸道或临近器官感染造成。对术后急性耳漏应及时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正确使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及时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控制耳漏的发生。术后采用无菌棉球堵塞外耳道可防止鼓膜通气管脱落预防中耳感染,还应提醒患者注意生活细节,避免头部剧烈晃动而致鼓膜脱落。

鼓室硬化也是鼓膜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本组鼓室硬化发生率低于耳漏,鼓膜置管患者鼓室硬化发生率高于耳漏,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鼓室硬化的发生与手术时中耳黏膜出血、渗出液和置管时间有关,与中耳炎病程较长也有一定关系。但置管时间过短、置管过小可能影响疗效,应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方案。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安排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鼓膜置管治疗的目的、方法、意义、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术后注意事项等,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平复紧张情绪,术中给以心理支持和安慰,若患者出现头晕、冷汗、心悸等不良反应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自我干预,教嘱患者术后勿用力打喷嚏、擤鼻等,防止鼓膜切开口出血;术后禁止游泳、洗澡以防止耳道进水;术后出现持续性耳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勿自行简单处理,告知患者滴鼻液的正确操作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桂琦,王智楠,王秋萍耳鸣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3(7):31

[2]黄新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3(1):61

猜你喜欢

听力障碍中耳炎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韦格纳肉芽肿以慢性中耳炎首发1例
朝阳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结果分析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高中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为爱等待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慢性中耳炎160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