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2018-07-17魏耿民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观察信息技术

魏耿民

摘 要:课程理念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教学;观察;实验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广阔的新途径,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应用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信息技术如何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传统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方法简单、机械,仅靠几支粉笔、黑板和死板的教具,难以呈现丰富而有趣的数学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快、更好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例如,教学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开始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是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如此创设情境引入概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由“听数学”转变为“观察、探究、发现数学”

数学家欧拉说过:“数学这门学科,需要观察,还需要实验。”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处理计算问题,还能展示传统教学中难以呈现的图象动态效果。例如,在初二代数“反比例函数图象性质”教学时,运用几何画板可以绘制含有常数k的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且k≠0)的图象,通过改变常数的值,能展示不同常数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变化过程,这样就能吸引学生投入数学问题的观察和探究中,且通过动态的图象发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中黑板、尺规画图的不准确性和静态性,使数学信息动态化、抽象问题直观化,让学生由“听数学”转变为“观察、探索和發现数学”。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开放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试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数学教材,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创设开放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究,例如,在讲授“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常数a、b、c对函数y=ax2+bx+c图象的影响,教师把学生分成3组,指导学生借助几何画板分别画出y=ax2、y=ax2+c、y=a(x-h)2+k分别取不同常数值的图象,观察其图象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再让学生思考二次函数y=ax2+bx+c与函数y=a(x-h)2+k的关系,由此猜想、总结其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的特征,如此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开放课堂,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通过辅助作图软件进行动态演示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静态图象滔滔不绝地讲解更高效。

四、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要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数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快速且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强化,但计算机的参与、教师的介入需要适时、适度,防止学生过分依赖,产生惰性。

2.遵循简约性原则,投影的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布局突出重点,减少无益信息的干扰,在色彩、音响、内容的切入退出运动设计上应简约。

3.遵循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原则。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进行探索和发现。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但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并不是天然的,因为信息技术只是工具,好的教学设想才是灵魂。

总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变革和发展。因此,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治丰.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4(5):66.

[2]刘春满.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190.

?誗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观察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