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拓展性课程中童话教学思辨思维探究

2018-07-17王志芳

新课程·中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拓展课程童话教学

王志芳

摘 要:“重读经典童话”是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设的拓展性课程。现以重读格林兄弟《灰姑娘》为教学实例,从童话故事的经典意义出发,让学生构建童话的美好童真,启发学生关照现实,分析质疑童话与现实生活的不合理性,进而让学生逐步建立思辨思维及具备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方式。

关键词:拓展课程;童话教学;思辨思维

在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学校应结合办学理念和学生自身需求,开设科学有效的拓展性课程,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助力。基于此,笔者结合本校初中生生理特征、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开设了“重读经典童话”这门拓展课。虽然这门拓展课还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地方尚不够成熟,课程安排设计仍较粗陋,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思考。现以实践教学“重读格林兄弟《灰姑娘》”为例,将几点思考整理于此。

一、建构童话编织童梦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反复、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它是孩子童年生活纯真斑斓的美梦。经典的童话不仅能被孩童知晓传唱,而且对儿童的思想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格林兄弟的《灰姑娘》虽然被后人改编传唱的次数不及美国版的《灰姑娘》,但也无法改变它作为经典的事实。在重读格林兄弟《灰姑娘》的课堂上,学生建构其中的经典意义还是非常精彩的。以下是课堂实例片段:

师:重读格林兄弟的《灰姑娘》你获得了哪些正能量?请结合童话谈谈。

生1:孝顺。灰姑娘妈妈去世后,她每天都会去看望妈妈,去墓前哭泣,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师板书:孝顺)

师:好,有道理。还有吗?

生2:单纯。当爸爸问他们需要什么礼物时,她的两个姐姐都是要求要美丽的服饰和钻石珠宝,而灰姑娘却只要爸爸在回家时挡住他的一根树枝。我感觉这说明她不爱慕虚荣,人很简单单纯。

师:好,还有吗?(师板书:纯朴)

生3:善良、人缘好。当灰姑娘三次需要去舞会时,都有许多的朋友,比如鸟雀们来帮忙,她有什么问题朋友都会来帮忙,可以看出她人缘好,人缘这么好应该是人好,她很善良。

师:大家觉得这个结论可行吗?(生点点头,表示可行)好的,还有吗?(师板书:善良友好)

生5:我觉得灰姑娘还能忍让。面对继母折磨刁难,她都没有粗暴地反抗,都是那种宽容退让的态度。(师板书:忍让宽容)

师:又多了一个正能量。真好!还有吗?

生6:我还觉得她有梦想,敢追求。去参加王子的宴会是当时每个女孩的梦想,虽然灰姑娘受到很多阻挠,但是她也和其他女孩一样不放弃理想,懂得去积极追求。

師:有梦想,并坚持执着地追求着。(师板书:坚持执着有梦想)同学们看,这就是童话《灰姑娘》。原来我们可以从中读到这么多简单却又珍贵的正能量!

学生通过已有的认识以及再次阅读《灰姑娘》,他们很快地便从中读出了童话丰富的内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这正是经典童话的魅力所在。与《灰姑娘》一样,《丑小鸭》《皇帝的新装》《人鱼公主》《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故事都是童话经典,它们在为儿童提供娱乐、编织美梦的过程中,也促进儿童汲取养料、认识自我并更好地生活,进而发展自我的品质人格。所以儿童的成长不能缺少童话的浸染,中学生的阅读也不能抛开如此美妙的文学样式,让他们在童话中构建经典意义很有必要。

二、解构童话正视现实

童话不“童”,它也可给成人阅读、接受、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如今我们再来重读思考《灰姑娘》时,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地方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质疑。出于此种现象,在课堂中我便有意设计让学生思考批注、小组讨论交流的教学环节。如教学片段:

师:我们去浏览下网络上对灰姑娘的评论,看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用PPT呈现帖子:不知道家长们为什么总教育孩子不要去施舍乞丐,他们都是骗人的,遇到事情就要强忍,结果培养出了一批麻木自私、软弱无能的人!

生1:这里有对灰姑娘的批评,觉得她不该太容忍、善良。

师:没错。

生2:这是童话故事,儿童很喜欢的,如果老是这样去教育孩子,以后对孩子其实也不好。

师:是的。这位发帖人注意到:如果本着一味忍让的态度去教育我们的孩子,那么孩子以后可能就是懦弱的。如果你是儿童教育专家,看到《灰姑娘》如此受儿童欢迎,你会对儿童有哪些担心呢?请结合童话本身具体谈谈。(师PPT提示: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结局等方面考虑)

师:把你的思考、担心在文本中批注下来。批注好后请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组长做好记录,整理好本组成员讨论思考的内容,准备班级分享交流。(生批注讨论)

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积极主动,参与度着实高。圈点勾画后思考批注,尤其在讨论环节那可谓是热火朝天,在语文课上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兴趣和热情。之后让每一小组记录人员代表小组发言,几乎每组都做了发言,有的学生因为记录人员没有记录出自己的观点,便主动站起来发言,课堂的活跃让人兴奋不已。班级共有10个小组,有些组是相同观点便不再赘述。小组讨论不同观点:

组1:灰姑娘一遇到困难不是自己解决,老是在寻求帮助,尤其多次呼救她的朋友鸟啊,树枝啊,这点我们担心会给孩子造成依赖的不良影响,让孩子一有困难不会想到自己去想想办法,而是马上就去找人帮忙了。(师板书:依赖)

组2:灰姑娘太善良了,继母、姐姐这样刁难她,她也不懂得反抗或者求救,只是一味地忍着退让,我们也担心以后的小孩如果也这样的话,会变得懦弱。(师板书:懦弱)

组3:以貌取人是不对的。王子选择新娘的眼光实在是太可怕了,看哪位女子漂亮就邀请哪位跳舞,他喜欢灰姑娘也是因为灰姑娘美丽的外表,他决定选择灰姑娘作为自己的新娘也是因为她的美貌。现在来看,这是很不对的。(学生纷纷点头)(师板书:以貌取人)

组4:我们组认为灰姑娘的梦想是有点问题的。她的理想就是嫁给王子成为王妃。王子是什么呢?是那个有钱有权有势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这样的梦想是不靠自己努力去实现的,是注重金钱权势的虚荣的东西。(学生不约而同鼓掌)(师板书:虚荣)

组5:两个姐姐实现当王妃的方式有些简单粗暴。为了穿上适合的鞋子,自己的亲生母亲不惜以切脚、剁脚指头的方式来达到,真担心以后的孩子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心狠手辣。(学生笑)(师板书:简单粗暴、不择手段)

组6:这个结局太圆满,根本不符合现实。现实是有了梦想并且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拼搏,但是现实没有那么美好,梦想不是你去努力坚持了就会实现的。

还有个别学生也认为:

生1: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其实我觉得这个继母也不是坏透了(大家都觉得新奇)。继母对灰姑娘是很不好,那是因为她太爱自己的女儿了。她担心灰姑娘会阻碍她的两个女儿成为王妃,所以才会百般折磨她,但是她对自己的女儿是非常爱的。

生2:如果每一个中国的孩子都想成为白雪公主,那么大家就只会去等待那个成为“王妃”的机会,而不去创造机会。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了也不会轻易地落在你的头上,机会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的。再说,如果每个人都有故事里的“白马王子”的话,那么地球人就要翻一倍,哪有那么多所谓的“白马王子”!(生纷纷鼓掌)

学生分析讨论到这里的时候,学生其实是在思考、分析、质疑了。他们思想的火花和思维的碰撞正在课堂上精彩地呈现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这点值得我们深思。换言之,如果教师及教学设计缺少了让学生分析、质疑、讨论、探究的空间,那么这也就自然而然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课堂到此时,我将作家龙应台在《终于嫁给了王子》中写的一段话展现给学生:

“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快乐幸福地过一生……故事的高潮永远是——‘她终于嫁给了王子!狗屁王子!妈妈心里想着,这是什么时代了,人人都是王子……现代的姑娘可有不嫁王子的权利。即使是灰姑娘,也不需要依靠‘嫁给王子的恩典来取得幸福。若生个女儿,一定要好好告诉她:这故事是假的……”

此时的学生表现得异常坚定和自豪,从他们得意的眼神中看出的是对自己分析的肯定和赞许。同时我抓住机会不停地夸赞学生小小年纪便有作家、批评家的思想高度,更赞许他们关心祖国未来花朵的境界和情懷。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下,学生慢慢懂得了读童话可以关照现实,还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童话,也应该用批判性的思维去正视经典。

三、重构童话,有思有辨

童话故事是幻想、虚构的艺术,但都根植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儿童终有一天会成长,童话梦想也终会破灭。我们在欣赏童话的纯真美好的同时,也应该结合现实去更好地审视故事带给人们的教育意义。从而,我们需要建立思辨的思维,批判性地重构经典童话的内涵和意义。

如果前面两个方面的重读童话是“登堂”的话,那么,“重构童话,有思有辨”才是真正的“入室”,才是重读经典童话的真正目的所在。因为建立思辨思维,评判性地来阅读童话才是体现学生阅读功力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环节中本人主要是以讲解思辨思维的重要性为主,简单向学生介绍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在于发表个体的思想、见解、主张,是一种基于人性、公平、正义的立场而做出的分析判断和行动。所以在课堂中将现今对《灰姑娘》的质疑暴露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到问题中来,对问题不断地思考讨论,在讨论中让大家倾听不同的声音,并在不同的声音中甄别真伪。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课堂思维不断深化,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观点进行思维碰撞,在碰撞中找到新的启迪或答案。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便在对童话的阅读、分析、质疑中慢慢形成。文学经典可以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具备常读常新、经久不衰的魅力,然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思辨能力非常重要。作家毕淑敏读《人鱼公主》,8岁时读出了人鱼公主的惨痛,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读出这篇童话中的母爱,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48岁时读出是写灵魂的故事,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读出不同的思想内涵,这跟作家的阅历和思辨能力是有必然联系的,这亦是批判性思维阅读经典的价值所在。

经典童话的力量无穷无尽,要在经典作品中遨游、生长、重构,则需要中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逐步建立思辨思维能力,让学生懂得在经典阅读中审视现实、常读常新,读出属于自己“灰姑娘”,重构出属于自己心中独一无二的“经典”。

重读格林兄弟的《灰姑娘》,这仅仅是语文拓展课程“重读经典童话”的一个小分支,但在这一课堂实践中,笔者发现为了逐步培养中学生的思辨品质,促使中学生逐渐形成评判性思维,重读经典童话是一种不错的途径。童话不“童”,有思有辨,在接下来的拓展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继续完善拓展课程的教学篇目选择、探讨童话言语表现形式、借童话构建学生思辨品质等内容,继续与学生一起在童话的海洋里徜徉、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Grunn.J,Grimm.W.格林童话[M].施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傅丹灵.读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语文学习,2015(12):52-58.

?誗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拓展课程童话教学
从学科本质走向学习本质
“拓”我视野,“展”我才能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拓展课程建设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