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防败毒散治疗产后外感发热与营养关系的疗效

2018-07-17李明亮曲志芳陈晓茹郝玉芳张晓娜马树云张建枝刘淑琴刘海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营养效果

李明亮 曲志芳 陈晓茹 郝玉芳 张晓娜 马树云 张建枝 刘淑琴 刘海娥

【摘要】目的:通过患者营养状况不同情形下使用荆防败毒散,观察疗效。方法:选取发生产后外感发热的患者共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营养不良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52例正常营养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荆防败毒散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外感发热伴有营养不良者,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荆防败毒散对营养正常者治疗效果更好。

【关键词】 产后外感发热;荆防败毒散;营养;效果

【中图分類号】R24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074-01

中医将产后外感发热的发病机制总结为多虚、多瘀、外感邪毒[1],而营养状况不佳与多虚、多瘀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阴血骤虚,阳气外散,败血停滞,营卫不通,外邪袭表,营卫不和,最终入里化热,导致产后发热[2]。荆防败毒散源于(《摄生众妙方》)组成为: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各15克,甘草3克,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该方对产后外感发热有很好的效果,但从患者营养状况与对疾病的辨证关系中发现,该方疗效与产后营养关系密切,探讨产后外感发热的发病与营养的关系,可以指导临床对产后外感发热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选取涿鹿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发生产后外感发热的产妇52例作为研究组,改组产妇在生产前评定为营养不良,包括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均低于正常值,该组产妇年龄26-38岁,平均(3156±504)岁,产后2-7天,平均(522±101)天,顺产36例,侧切11例,剖宫产5例,总产程18-31小时,平均(2567±709)小时,产妇体重55-81Kg,平均(6620±1105)Kg,新生儿出生体重33-49Kg,平均(39±060)Kg,产时出血100-155ml,平均(11230±1226)ml,产妇均无心肺肾功能障碍,无糖尿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没有乳房肿块及疼痛,可以排除急性乳腺炎;同时选取52例无营养不良、发生产后外感发热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6-39岁,平均(3164±512)岁,产后2-7天,平均(520±105)天,顺产37例,侧切10例,剖宫产5例,总产程18-31小时,平均(2570±710)小时,产妇体重55-82Kg,平均(6627±1108)Kg,新生儿出生体重34-49Kg,平均(39±067)Kg,产时出血103-154ml,平均(11225±1209)ml,产妇均无心肺肾功能障碍,无糖尿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没有乳房肿块及疼痛,可以排除急性乳腺炎。

12观察指标以发热持续时间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其中24小时内体温有过高于37度均视为发热持续。

13治疗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均给以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各15克,甘草3克,水煎服,200毫升每日二次。

1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发热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讨论

体温是外感发热最明显的临床指标,体温波动曲线一方面可以反应机体炎症反应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反应产妇体质强弱。在外感发热的初期,体温往往高于39度,而产妇营养状态良好,抗感染能力较强时,很快清除致病微生物,机体内的炎症介质就会减少,体温逐渐恢复正常[3]。当产妇孕期营养不足,加上生产过程中营养消耗较大,则抗感染能力下降,在发病过程中,体温就会反复,尤其是产妇排除血瘀能力下降,外感发热后,体内的炎症介质就持续在一定水平,导致体温波动在385-375度之间[4]。因此,孕晚期营养指标与产后外感发热的临床表现会密切相关,提高孕期营养水平,可以保护机体免受体温波动的损害,因为,体温波动会增加产妇营养消耗,进一步消弱产妇的抗病能力。荆防败毒散与人参败毒散均能祛风散寒除湿,均可用于外感风寒湿之证。但荆防败毒散较之少人参、生姜、薄荷,而多荆芥、防风,故荆防败毒散祛风散寒除湿力较强而无扶正之功,多用于感受风寒湿邪而正气不虚者;人参败毒散则适用于正气不足,而感受风寒挟湿者。方中羌活、独活两药有发散风寒止痛作用,柴胡、前胡发散风寒退热,可散风邪于头面,桔梗、前胡宣肺化痰;枳壳、茯苓化痰行气消滞;荆芥、防风、川芎等药加强祛风。此方合理紧凑能散寒祛风祛邪。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思想基础,以脏腑经络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辨证是中心。证是中医对某一特定疾病阶段的病理本质的概括。在临床上疾病不一样,只要出现同一证,就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即“异病同治”,所以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的经方对证不对病,如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等,这些方可用于数十种病。因此,产后外感发热需要重视产妇营养问题,从而能够对症下药,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奎,陈红英,马瑜.荆防败毒散药效学研究[J].河南中医,2009,29(6):601-602

[2]张德新.荆防败毒散临床应用体会[J].陕西中医,2009,30(10):1404-1405

[3]谭金英.浅谈产褥感染的中西结合治疗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9):65-66

[4]杨红燕.产褥感染的临床研究与孕产期保健的重要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4,02(上):630-631

猜你喜欢

营养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眼睛需要营养吗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