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朗族传统体育项目
——布朗球

2018-07-17

运动 2018年1期
关键词:发球传球布朗

姜 奎

(昭通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处,云南 邵通 657000)

2006年1月16日,国家民委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文件中指出,各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对社会的意义,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群众体育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发掘、整理、推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布朗球作为承载布朗族优秀文化的“活化石”,对传承、延续该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此项目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1 布朗球的基本打法

受生产力水平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限制,在不同的时空坐标上,人们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有着不同的功利目的。所以,依人们参与布朗球的不同目的,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之后,形成了以下4种基本打法。

1.1 单人娱乐

此打法为个人单独进行,分为抬高和技巧2项。抬高的高度以当地居住的杆栏式结构的房屋为准,通常把球抬起的高度能够超过房顶判定为好球;技巧主要是将各种布朗球的技术组合在一起的打法。

1.2 一般打法

此种打法在布朗族中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参与者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围成一个圆圈,将球传来传去。此种打法不重视输赢,期间传球失误者与接球失误者都要受到惩罚,而且在发球时不可以出现直接从上往下的扣球动作。

1.3 竞赛打法

体育竞争较之其他领域,其表现形态特殊,竞争方式独特。此种打法与布朗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主要在布朗族男子与自己的情敌之间进行,为得到自己心爱的姑娘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一决雌雄。比赛前,参赛双方各自相约自己的好友组成一队,事先约好进行比赛的时间与地点,临时约定比赛的局数及每局的得分数,并请寨中的长辈担任比赛的裁判。比赛通常为3局2胜或5局3胜制,为节约时间可经过参赛双方协商后1局定胜负,每局11分、15分、21分都可以。比赛时,双方按照交叉站位的方式每隔1名对方的队员围成圆圈,双方为战胜对手各自使用自身的绝技,场面异常激烈。

1.4 花瓣打法

此方法以娱乐为主要目的。首先,布朗球的参与者根据具体参与人数的多少与场地的大小随机围成一个圆圈,然后,在圆圈的中心站一位布朗球的高手,在之后的传接球过程中外圈的传球人如果出现传球失误,这位高手负责将球救起,如果救球失败要受惩罚,传球失误者也要接受惩罚。

2 布朗球的技术

运动技术是完成项目动作的具体方法,对运动员一生可以达到的最高竞技水平有着决定性影响。合理的、正确的运动技术须符合项目动作规律的要求,有利于运动员的生理、心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助于运动员取得好的竞技效果。根据布朗球技术动作的结构,可以将布朗球的技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2大类。

2.1 进攻技术

布朗球的进攻技术主要包括恩罗、洒、舀、哆、嗦、哎呕、哎清等。

2.1.1 恩罗 意为基本姿势。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挺胸抬头,躯干保持正直,目视前方,双肩放松,双手侧平举,肘关节稍弯曲,双手手掌朝上自然分开。

2.1.2 洒 意为打,发球。发球对于布朗球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发球不仅可以使个体在活动中赢得主动,而且也可以保证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布朗球的发球根据实际的需要与自身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可以分为低手发球和高手发球2种,

2.1.3 舀 意为用手挑起,手抬。手抬是布朗球技术中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非常基础的技术环节,手抬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布朗球参与者可以达到的最高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具体的来球情况可以分别采用高手手抬、低手手抬、侧手手抬等不同的方法。

2.1.4 哆 意为用身体最上部分顶出,头顶。头顶主要处理头部附近的球。头顶在布朗球的进攻技术中通常起辅助作用,主要是因为头顶的力量相对较小,对防守队员难以形成较大的威胁。

2.1.5 嗦 意为用肘关节,肘接。主要处理位于躯干高度,大臂附近的球,使用的次数相对较少。

2.1.6 哎呕 意为用膝关节,膝迎。主要处理膝关节以上,髋关节以下的球,使用的次数同样相对较少。

2.1.7 哎清 意为用脚踢东西,脚踢。主要处理膝关节以下脚面以上的球。脚踢技术可以根据来球的不同方向分别使用正脚面踢、脚外侧踢、脚内侧踢。

2.2 防守技术

布朗球的防守技术主要包括咯棱、呐呕,由于肩与胸在布朗球中发力较困难,打出的球难以形成较长的飞行路线,所以肩扛与胸停在实际的布朗球中主要用于防守。

2.2.1 咯棱 意为用肩扛起。主要处理肩部附近的球,通常为获得更好的防守效果还将次技术与其他的进攻技术配合使用。例如,肩扛之后配合手抬或者脚踢的动作,此时,立刻从防守状态转变为进攻状态。

2.2.2 呐呕 意为靠近胸部,胸停。主要处理胸部水平方向的来球,胸停也要部分进攻技术的配合使用才会获得更好的防守效果。

2.3 布朗球的战术

在体育运动中,为了战胜对手或者为了表现出自身期望的运动水平而在比赛中使用的各种策略和行动称为战术。良好的战术素质不仅更加有利于运动员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而且也更加有利于发挥不同队员的组合效应,更加有利于通过集体的合作弥补单个队员技术、体能、意识等方面的不足。通常情况下布朗球的参与者主要目的是娱乐,活动的参与者也不会过多地在意胜负,失误之后的惩罚也只是象征性的。但是据布朗族村民岩书图介绍,在实际的布朗球活动中,特别是在2队的队员为在自己心爱的姑娘面前展示自身能力的关键时刻,为提高运动的参与性与观赏性及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依然会使用一些简单实用的战术,主要包括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

2.3.1 个人战术 本能理论认为攻击的倾向是人天生的、独立的、本能的倾向。据布朗族村民岩书图介绍,在布朗球进行过程中,如果某人水平高出一筹,较长时间没有受到过惩罚,就会有人有意识的向此人发起攻击,传出的球,线路、力度都会时常改变。球的线路相比较之前不再仅仅是单一的高抬球,而是高抬球、平传球、低传球、远传球、近传球等各种的传球方式相结合,球的力度较之前也会重一些,速度也会更快,直到此人接球失误,众人上前每人踢他一脚作为惩罚为止。

布朗球的个人战术除改变球的路线与力度之外,还可以通过改变使用的技术动作达到目的。例如,某人参与布朗球时习惯使用高手抬球,这样传出的球,接球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轻而易举就可将球接起,所以传球人会改变自己常用的技术动作,更多的使用脚踢、头顶等技术动作使自己传出的球更加具有威胁性。

2.3.2 集体战术 两人之间的战术配合是团队体育项目中战术配合的基础,如篮球运动的挡拆配合、足球运动的二过一配合。虽然这些简单配合是篮球与足球运动中的最原始的配合,但是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这些最原始的基础配合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据布朗族村民介绍,布朗球中经常使用两人之间的战术配合,其方法是:进行配合的两人之间事前通过简单的沟通选择进攻对象,之后两人接到球以后相互之间来回传接球迷惑被选取的进攻对象,待被选取的进攻对象注意力稍有不集中,就可突然将球打向被选取的进攻对象。布朗球的多人配合是在两人之间配合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当两人之间的配合失效以后,就会给身边的同伴信号,暗示其加入战术配合的行列。期间被选取的进攻对象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一暗示,依然只注意原先两人之间的配合,就有可能会遭到新加入战术配合行列成员的突然袭击。

3 布朗球的规则

民族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总要体现独特的品质,这是传统文化生存的基础。布朗球的规则就很好的体现出了此民族独特的文化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这项运动的健康发展,对于保证运动项目的顺利开展及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项体育运动的规则都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长期过程,布朗球的规则同样经历了一个这样的历程。现今,布朗球的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场地、器械等的规定

要求使用的球有较强的弹性、坚韧、耐用,表面光滑完整。使用的场地开阔、平坦,场地的上方没有障碍物。穿着的服装应干净整洁,身上不得佩戴会伤害到别人的尖锐饰物,不得使用辅助器械。

3.2 具体打法的规定

发球时无论是低手发球还是高手发球,都不得直接从上往下击打球,更不可将球发往对方的面部、裆部。活动开始后可以随时加入与随时退出,但是不可随意在场地乱跑,故意破坏活动的进行。可以使用身体的任何部位传接球,传接球过程中不可持球,不可说脏话、辱骂、殴打其他参与者。女性不可直接参与。

3.3 处 罚

对不符合使用规定的球及时更换。及时更换不符合活动规定的场地,如果只是场地上方有障碍物,如能撤除,撤除之后就可使用。穿着不干净服装者劝其换装,如不愿意换装亦可参加。身上带有尖锐饰物者,必须摘除以后方可参加。发球时直接从上往下击打球者,所有活动参与者每人踢他一脚。故意破坏活动者,说脏话、辱骂、殴打其他参与者,首先会被警告一次,若再犯将会被驱逐出场。传球失误、传球不到位及接球失误者或者持球者,每人踢他一脚,犯规者必须接受惩罚。女性不可直接参与。

[ 1 ] 郭颂,朱国权,刘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 2 ] 付玉龙.竞争与合作—论体育竞争[ J ].体育文化导刊,2016(3):198.

[ 3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4.

[ 4 ] 赵亮,柯昕.大学武术文化传播思考[ J ].体育文化导刊,2008(8):37.

猜你喜欢

发球传球布朗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传球游戏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运用“条件限制”提高队员观察能力
你好,我是布朗熊
丹·布朗主要作品
布朗紧张时 会咬指甲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