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国际化视野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2018-07-17张洪涛

运动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育部门国际化体育教师

张洪涛

(佛山市华英学校,广东 佛山 528000)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实现一体化,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教育、文化及政治等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国际化已经成为了世界发展的必然潮流和趋势,是现代社会的鲜明特征。我国教育部门提出,要与世界各国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程度,进而培养大量参与国际竞争、通晓国际规则及具备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人才。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以“建设世界体育强国”为体育教学目标,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素质结构和成长特点的分析,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实现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经济体育的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需要面对的关键课题。

1 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现状

目前,针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的相关研究尚未成熟,严重缺乏系统的纵向与横向对比,在研究过程中,缺少与管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研究,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具有盲目性,导致一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被忽视。同时,在开展相关研究的过程中,缺少对青少年个人成长和综合素质需求的研究,对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改革方向及教学目标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忽视了学校体育的社会服务作用和地位。

2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和民族振兴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栋梁,其身体健康水平与国家发展具有密切关系。通过相关调查显示,当前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难以令人满意,虽然教育部门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改革依然不够深入、不够具体、不够坚决,体育改革更多的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2.1 体育资金投入不足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各级学校对体育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体育教育资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学校普遍缺乏体育设施、器材和场地,体育教学环境和条件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甚至一些学校难以正常的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尤其在我国偏远地区及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这种现状更加严重。

2.2 体育教学组织单一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体育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体育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链。同时,学校的体育教学组织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缺乏针对性及有效性的改革措施。

2.3 体育教学缺乏重视

学校、社会、家长及学生对体育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我国教育部门推行的改革举措没有充分贯彻和执行,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甚至出现体育课堂被占用的情况,基层体育教育工作在没有政策支持和监管措施的制约下,难以有效开展。

2.4 体育教育人才匮乏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但是当前,我国学校严重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教师团队的素质和数量难以满足当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小学和中学,体育教师人数更是严重不足,对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带来了负面影响。

2.5 避免出现体育事故

体育教学的很多内容都需要在课外进行,存在一定的意外事故因素,一些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出现体育事故,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擅自取消或者消减教学内容,进而出现因噎废食的情况。

2.6 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在我国体育教学中,教师缺少创新和探究意识,在具体教学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方式组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品格、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进行培养,给体育教学的国际化进程和社会化进程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 国际化视野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

3.1 制订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体育改革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青少年的持续、协调及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建设人才资源强国为前提,通过优化体育教学资源、实现体育教学手段创新等途径,制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战略目标。

3.2 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各级学校要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充分衔接,以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为目标,将落实素质教育为关键任务,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全面贯穿于社会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的全过程。

3.3 实现教育体制改革

体育教育机制和体制改革是发展学校体育的基础和动力,因此,各级学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宗旨和教学任务,加大改革力度,推行体育教学机制、投入机制及管理机制的全方位改革,加强学校体育的监管机制和法制化建设。

3.4 加强竞技人才培养

加强各级学校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是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基础和保障。各级学校要积极开展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提升自身的竞技实力,统筹协调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促使我国快速跻身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

3.5 加强体育教学衔接

为了切实满足建设人才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我国教育部门要加强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联系,在学校体育改革进程中,扩展其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将职业发展、人生规划、人生发展及道德素养等社会化教育因素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而提升青少年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4 国际化视野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对策

4.1 制订改革目标

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协调及全面发展,是构建人才资源强国的根本和基础,因此,体育教学改革要以人才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为前提,结合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以教育国际化为导向,制订体育改革的战略对策、发展思路和教育目标,保证改革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发挥改革目标的指导作用,切实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2 强化育人功能

各级学校要坚持以创新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挖掘体育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强化育人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扩宽思路和教育范畴,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育心智和健体魄共同进行,在注重强化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同时,对青少年的人生规划、责任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向国际化人才方面转变,实现体育教学的育人作用。同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对学生的精神意志进行磨炼和培养,结合时代的要求对青少年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4.3 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教育部门要坚持教育公平的原则,在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前提下,统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协调发展、区域和城乡体育教学的协调发展。实现体育教学民族化、多元化、系统化及基础化,构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全民健身教学体系,实现我国向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与转变。

4.4 完善教育衔接

我国教育部门要加强完善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衔接,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制定科学的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处理好社会体育、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3者的关系,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实践性和自主性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青少年的体育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

4.5 加强法制建设

我国要以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改革为原动力,实现体育改革法制化,通过硬性法规推动学校体育改革的进程,促进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同时,国家教育部门还要建立及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提升行政监管的职能和效能,解决我国各级学校存在的重视文化教育、轻视体育教育的顽疾,保证全体学生享有接受体育教学的机会和条件。

4.6 重视师资建设

体育教师团队建设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各级学校需要重视体育师资团队建设,改进及加强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首先,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要积极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培训,提供给教师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和空间,搭建体育教师经验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学历教育;其次,各级学校要完善及改革教师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调动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最后,针对我国体育教师严重缺乏的农村地区,要注重吸引高素质的体育教学人才加入到教师团队中,并且对现有的体育教师开展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5 结 语

在国际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结合国际对人才的需求,以教育国际化为全新视角,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进体育教学实现全面改革与创新,切实满足时代需求和学生诉求,实现青少年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 1 ] 尹志胜.体质健康的新影响因素及应对举措研究[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12):50-51,54.

[ 2 ] 武东海,尚瑞花,张新萍.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以中山大学为个案[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12):55-57.

猜你喜欢

教育部门国际化体育教师
聚焦港口国际化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浅谈内部控制在教育部门财物管理中的重要性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