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跆拳道多元化教学方法初探

2018-07-17李佳静

运动 2018年1期
关键词:跆拳道多元化教学内容

李佳静,刘 敏

(1.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0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44)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不再单纯地追求文化课教学水平的提升,还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得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跆拳道运动是一门崇尚技术与道德的新型体育项目,许多高校并未设立这门课程,即使设置了这门课程也流于形式,学生并不能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国内外关于跆拳道的研究集中在竞技体育方向,关于跆拳道教学方法的研究很少。据笔者了解,跆拳道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求知、求趣的心理需要,高校的跆拳道教学氛围有待进一步构建。因此,跆拳道教师应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掌握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我国高校跆拳道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教学

跆拳道教学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存在重技能轻理论教学的问题,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教学,使得教学主要围绕技能训练展开,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考核而训练。跆拳道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而忽略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盲目训练,往往不利于学生自我锻炼的培养。

1.2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技能训练主要集中在腿法、实战和素质等几个方面,在具体的技能训练时,受教师专业水平的限制,导致教学缺乏科学性、针对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忽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更没有考虑学生对跆拳道的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基本上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跆拳道运动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对跆拳道训练的主动认知,缺乏新鲜感和主动性。

1.3 训练场地、器材、设备较为落后

近年来,高校跆拳道运动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选择跆拳道运动的学生人数剧增,学生对训练场地、训练器材的需求与训练器材数量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开设跆拳道课程的高校,由于经费有限,用于投资教学设施、教学场馆和教学设备的资金较少,使得教学设施、场地极为简单,跆拳道教学和其他体育教学几乎没什么区别,导致跆拳道教学流于形式化,背离了跆拳道教学的发展方向。

1.4 缺乏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忽视对学生综合力的培养,单纯定量和定性的考核评价标准使学生盲目地练习考试中出现的重难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都得不到有效提高。

2 高校跆拳道多元化教学的特点与实施意义

所谓多元化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围绕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确定主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生理、心理等实际情况,选择若干个学生感兴趣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定,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训练和学习。跆拳道的多元化教学,是教师确定一本跆拳道的主要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同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存在的问题,使得跆拳道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多元化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逐渐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现象。多元化教学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既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又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简单来讲,跆拳道多元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丰富课堂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跆拳道教学内容包括跆拳道礼仪、技战术、跆拳道操等多个方面,目前跆拳道教学主要围绕教学大纲开展,主要是技术腿法的重复练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单调性,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能够改变教学规定内容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更多内容需求。将多元化内容引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丰富理论知识和实战技能,能够满足学生求知、求趣的心理需要。(2)发挥综合效益,提高教学效果。跆拳道课程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这种内外兼修的运动特色,是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比拟的。跆拳道运动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跆拳道的人文内涵和武学精神,提高跆拳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我国高校跆拳道多元化教学对策探析

3.1 加大对跆拳道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

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领导,应加大对跆拳道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力度,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并对跆拳道教学场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跆拳道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崇尚技术和道德的新型体育项目,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实际需求,将跆拳道理论教学与实战技术教学有机融合,并在传授技术的同时,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个人习惯。

3.3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跆拳道教学效果的高低,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也是跆拳道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传授技术动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真正领悟跆拳道之“道”。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高校应积极创建激发教师提升素质的良好环境,定期对跆拳道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进修,条件允许的高校还可以引进跆拳道专业教师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开展试讲与评课活动有利于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还可以邀请跆拳道专家到校开展讲座,或者组织跆拳道教师参观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

3.4 科学制订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开展跆拳道多元化教学,可以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基础上,融入理论知识、文化与精神等多方面内容。其中,理论知识内容可涉及跆拳道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深刻了解跆拳道的文化礼仪,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文化和精神教育,使其养成吃苦耐劳、敢于竞争、敢于拼搏、敢于自我挑战的精神。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由教学组教师、专家共同探讨教材内容纲要。(1)搜集跆拳道教学相关材料;(2)根据设计的教学计划,进行跆拳道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视频录制;(3)收集录制视频需要的竞技、击破、跆拳道舞等套路;(4)将相关技术腿法录制成光盘,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观看。这样,能够将传统的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专业化、多样化,教师可根据视频内容合理安排学时,每节课在学习技术动作之前引导学生自由分组,由组长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教师进行指导,遇到一些复杂的技术难点时,可以重复播放,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将技术动作分解,在教授学生跆拳道技能的同时,使其深刻感受到跆拳道的精神和文化。另外,跆拳道的教学评价也要注重多元化,避免单一的技术技能考评,可涉及学生的认知、情感、技术等多方面,对学生、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促使教学实践和学科建设趋于融合。

[ 1 ] 张修昌.中韩高校跆拳道教学策略对比研究[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9):28-29.

[ 2 ] 刘敏.人文精神视角下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 J ].运动,2014 (14):88-89.

猜你喜欢

跆拳道多元化教学内容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多元化研究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跆拳道奶奶
嘻哈跆拳道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