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07-17肖品圆闫亚南
肖品圆,闫亚南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1400)
毋庸置疑,当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要享受生活则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为保障,在当前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之下,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人们已开始寻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意识到正确的运动方式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促进了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运动康复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包含了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医学等多项学科理论,主要是通过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以起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一门含体育、健康、医学为一体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在2004年,国家教育部门就批准了在全国范围内的部分相关高校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经过8年的发展,在2012年,正式改名为“运动康复”专业。这一专业的开设,目的在于解决当前社会康复人才匮乏的问题。运动康复人才的培养,对竞技体育发展而言,能够服务于专业运动员,帮助运动员更快地恢复伤病,并且得到合理的护理;基于全民健身视角下,大众健身群体而言,则起到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作用,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环境之下,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对老年人的运动康复起到了关键作用。据相关人员统计,截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运动康复专业的高校已经达到了44所,并且该专业的热门度也一路上升。因此,在此背景下,针对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极具意义。
1 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变,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逐渐减少,脑力工作者们则很少会有闲暇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大量电子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电脑游戏、手机游戏代替了实实在在的体育游戏。通过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可以发现,学生体质状态堪忧,每况愈下,通过医院单位的统计数据能够发现,许多中青年人士在健康方面也亮起了红灯,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之类的疾病,也呈现出了年轻化的趋势,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状况,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提高健康的方式。据相关专业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与工作压力、精神紧张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密切相关。就饮食方面来讲,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都成为了“肉食动物”,在饮食上缺乏节制,并且过分油腻,使得肥胖人群增多;另一方面,为了追求美,许多人投入到了减肥的行业,尤其是女性,但是通过节食、服用减肥药等不科学的方式进行减肥,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适当合理的运动,通过推拿、针炙等运动康复方式不但能够起到减肥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身体健康,因此,为了提升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进行运动康复,而要想提升运动康复的效果,又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因此,就迫切需要大量运动康复专业人才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说培养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2 新时期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任何一个专业来讲,都必须要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就如海上行船人的指路灯塔一般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一直以来,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开展的关键问题,在人才的培养上,应以这一科学的目标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来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来展开后期的教学活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的是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吃苦耐劳、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型、全面型的人才。而具体到运动康复专业人才来讲,他们除了要具有人才拥有的普遍能力及素质之外,还必须要熟练掌握基础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健身方式方法等知识与技能,毕业之后能到健身康体机构、疗养院、运动队等社会机构,胜任康复治疗指导、养生指导、医务监督等工作。运动康复专业人才不但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要具有知识迁移能力,要以一种好学的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掌握新技能,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总之,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它更应是一个“通才”、一个“全才”,要有终身学习的习惯,要以服务大众群体为宗旨而不断学习。
3 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3.1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1)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运动康复人才的需求,在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就教学内容的制订上来讲,应该与时俱进,朝着现代化、科学化、多样综合性方向发展;(2)就教学功能的界定上来讲,应朝着大众化及社会化的方向发展;(3)就教学空间上来讲,应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4)就教学内容上来讲,应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超着现代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既要吸纳国外的健身运动项目,也需对我国传统养生项目进行改良,从而使得运动康复运动既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又具有健身性及康复性,以实现运动康复专业综合化、现代化的发展。教学功能朝着大众化及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意识着必须改变传统的闭门造车的教育模式,应以大众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出大众广泛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必须要针对大众健康的新动向、新趋势进行调研,并且准确把握,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有效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空间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也就彰显着要将中国传统体育的精华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推广与传承,使得中国传统体育能够融入到世界体育大家庭当中去,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
3.2 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3.2.1 优化高校运动康复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强化实践环节 一直以来,课程设置都被视为教学体系中的核心环节,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1)当前在我国高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其公共必修课及选修课,大部分设置的都是思想政治、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较少有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人文文化的积淀越深厚,其思维辅射能力才能够更强,其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更强,其融会贯通能力才能够更强,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开设。
(2)从专业必修课来分析,专业必修课的开设是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展开的,专业必修课也更应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及工作,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越扎实,其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其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在高校运动康复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遵循精、通原则,要强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以支持其后续的学习。高校运动康复专业课程能够集中反映出该专业的学科特点,以理论课与技术课2种形式展开。就技术课来讲,主要涉及到的是能够运用于康复养生的是诸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保健气功等运动项目。在这些术课项目的开展上,应常与学校周边服务中心联系,积极开展一些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够向社区群众传授这些术科项目。在这一过程当中,既能够巩固学生学习技术,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康复指导能力,同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还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在学校不会遇到的难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这便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的深化,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3.2.2 创新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应以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应适当减少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而着重于对经典、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以及分析,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去解释并且理解一些新的理论、新的观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多采用启发、探究性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更应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上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来开展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思考空间。就术科教学而言:(1)教师除了对一些运动项目进行讲解示范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去自编自创一些新的拳法及动作,这样既能够保留传统,又能够为传统养生项目注入新鲜内容。(2)教师还应督促学生课余时间的练习,以形成一种上课学习、下课练习的良好氛围,从而有效保证教学的效果及质量。针对一些技术运用性较强的课程,如针灸、推拿等课程,则应定期开设实习课,为学生提供练习、实践的机会,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3)必须积极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能够通过一种形象、立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基础知识。
3.2.3 加强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许多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或许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1)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接受国内外的培训,如可通过与相关医疗机构合作,为教师提供去医院康复科进修的机会,以此来巩固教师的自身技能,以此来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康复技术;(2)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一般来讲,高学历教师他们对学科具有更深度的把握,他们对学科建设的引领,他们对交叉学科的拓展,都具有更加开拓与上升的空间,能够带动整个学科的高速发展,从而组建出良好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以营造出积极的教学氛围。
[ 1 ] 齐大路,方千华.大健康产业视野下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12):71-78.
[ 2 ] 王定宣,陈巧玉,彭博.中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查[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103-104.
[ 3 ] 余晓慧.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J ].运动精品,2014(7):21-23.
[ 4 ] 王大安.基于“三位一体”的运动康复人才培养与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J ].当代体育科技,2017(18):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