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为梦想勇往直前
2018-07-17赵楠楠
文 | 本刊记者 赵楠楠
走过60多年风雨的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北重人的奋斗史。从老一辈工人扎根这里到新一代工匠以梦为马,敕勒川,阴山下的故事不断在丰富。
2000年,19岁的他踏着父辈的足迹来到了北重,在这里开启了他的奋斗史。从刚进厂的普通工人,到现在的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从听师傅比划讲解边学边记,到现在的技术带头人,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学技术,没有尽头。
他叫李松,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设备维修中心数控维修部的一名维修电工。
今年37岁的他已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兵器技术能手、内蒙古五一劳动奖章等40多项荣誉。然而,他的奋斗史远比这些奖章精彩得多。
李松(右二)在车间为工友讲解设备原理
“半路出家”的维修电工
虽然在北重集团已工作了18年,但是,掐指算算,李松从事维修电工这行却只有12年。
这是为什么呢?
打小就特别喜欢鼓捣电器的李松上技校最想学的专业就是电工,可当时的电工班只招收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的他只能在家人的建议下进了管工班。第一次,他与自己爱好的专业失之交臂。
技校毕业后,由于厂里的生产需要,李松又被分配到车间成为了一名立车操作工。在自己并不算喜爱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六年。
转眼间,2006年到了,属于李松的“重要时刻”来了。
这年6月,第二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职业技能大赛鸣锣开战。那一年,维修电工项目首次列入大赛,且面向全体职工招募比赛选手。当看到维修电工几个字时,李松的眼睛一下亮了,“只要考试进了前十,我就可以换专业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等待太久的机会,既然出现了,必须牢牢抓住。
就这样,靠着平常鼓捣电器积累的基础和自学的计算机编程知识,李松进入了集训组。机会留给了有准备的人,经过3个月刻苦训练,李松冲进决赛并出乎意料地拿到了第一名,圆了自己的维修电工梦。
“把爱好变成了职业,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李松说,他到现在都珍藏着那张奖状。
一切从零开始
新的开始,意味着新的挑战。成为一名维修电工后,面对很多自己没见过、没听过的知识,李松感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好在厂里给他指定了一名有着丰富的设备维修管理经验的师傅。
有一天,师傅突然扔给他一个厚厚的本子,这是一本德国进口设备的图纸,图纸上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德文和英文。“这个机器的原理比较复杂,你要能把这本图纸看懂弄通,能把这个设备修好,你就出徒了!”师傅对李松说。
自此之后,李松就和图纸较上了劲。不认识英文、德文,他就买来词典,逐个单词进行翻译,再逐个标注在图纸上。等碰上这台设备维修的时候,他就带上写满标注的图纸到现场一点一点比对。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学习,李松掌握了这台设备的全部原理,并且可以独立进行维修。一年多以后,李松在这一工作岗位上的业绩达标,也逐渐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机器在运转,技术在更新。不满足于只掌握岗位技能的李松,开始寻求更大的进步。当时,他还是分厂机动工具室技术组的维修电工,主要维修普通设备,随着数控设备逐渐成为主流,他对技术的渴望再次被点燃。
李松找到负责厂里数控设备维修的夏永红师傅,主动拜他为师,诚心学习数控维修知识。靠着师傅的指导和自己的钻研,他在短时间内便对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很快掌握了数控设备的维修技能。
从第一次修好普通设备到第一次修好数控设备,从第一次成功改造设备到第一次独立完成设备改造的设计安装调试……对专业的热爱让李松不断追求技术上的进步,也让他从零开始快速成长起来。
2010年,李松所在的机动工具室所有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都划归到厂里新组建的设备维修中心。既能修普通设备又能修数控设备的李松,就被划归到了总厂设备维修中心的数控维修部。
比起称自己为数控维修工人,李松更喜欢称自己是从事自动化控制的工人。他说:“数控设备只是自动化控制的一个分支,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力广泛的维修电工,不局限于数控设备维修,而是要拓展到自动化控制的整个领域。”
解决难题的“设备119”
刚做维修电工时,年轻的李松承担起了设备的管理和紧急维修任务。彼时,大伙儿遇到大小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给他打电话,不管什么时候,李松都是随叫随到,半夜起来赶到厂里抢修设备更是家常便饭。后来,工友们就给他起了个称号——“设备119”。
“日常维修中,80%是旧故障,20%会有新故障出现。”靠着经验的积累和自己的钻研,李松不仅可以很快地解决一般设备问题,也帮助厂里解决了不少棘手的设备难题。
2008年,厂里进口了第一台带安全集成系统的设备,但投入运行后一直断断续续地出现安全集成报警,严重影响生产。厂里找来了设备的厂家和经销商,又从上海等地找来了维修人员,依然解决不了。
“让我试试吧”,李松挺身而出。面对新的安全集成系统,他一步一步分析设备程序,反复测试,并查找了大量资料,用1个月的时间,最终找到了原因,排除了故障。
还有一次,车间里一台由北航教授设计的斜面喷孔钻床在使用了8年后出现线路板老化问题,因为是专利技术,这台设备除了一本使用说明书外没有留下任何资料。于是,厂里将设备控制箱带到北航,寻求帮助。此时,设备的设计者已经离校,其他人也无法解决。由于这种设备在厂里只有一台,如果不能及时维修好,生产就没办法正常进行。这时,李松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把设备原来的专用控制器拆掉,自己重弄一套全新的控制器。
“这可是北航设计的设备,我们有能力设计新的控制系统吗?我们能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工艺吗?我们有这方面知识储备吗?”面对一连串的疑问,李松信心十足地一一 进行了解答。
“只能给你6天。”由于生产任务紧张,厂领导在认可了方案的同时,再次提高了维修要求。
本来预计至少用20多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突然缩短成6天,连画图纸的时间都不够。为了完成任务,李松在设备旁搭起了“办公桌”,将安装、画图、调试、编程等步骤一起在现场进行,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经过一周的改造,设备终于运转起来了,生产也得以正常进行。
李松现在所在的维修班有6个人,要管百十余台设备,“只要有一台设备在运行时出现故障,我们就得及时出现,操作设备的人可以轮流上班,但我们都是7乘以24小时从不停歇地守护。”李松笑着说。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质,错过女儿出生这件事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女儿出生那天,正好有特别紧急的维修任务,我把老婆送进产房就跑回厂里加班,等加完班赶到医院的时候,女儿已经出生了。”
李松(右)为徒弟讲解设备图纸
李松正在进行设备检修
学技术没有尽头
通过这么多年的维修经验,李松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设备维修论”——站在设计者的角度看维修。
“当你站在维修人员的角度去修设备时,只考虑故障;当你站在设计人员的角度去修设备时,则会考虑这个设备为什么会这样设计。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在设计者角度思考问题,让设备维修变得更得心应手。”
现在,除了设备维修,李松更加注重增强自己的“设计师思维”。在设备的改进和功能提升上,他先后提出的设备保护投退防误操作逻辑设计方案、电磁阀门活动实验逻辑功能设计方案等几十项改进意见被采纳,大幅度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截至目前,他已经成功完成了几十台大型设备的改造和十余台设备的设计。
“厂里有些设备用的进口数控系统已经停产了,一旦这些设备的系统出现故障就会非常棘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松将这些设备进行改造,用国产系统替代进口数控系统,降低了成本,应用效果良好。
去年,李松设计的小件连续加工系统,通过在机床上安装卡具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化连续加工,使生产效率变为原来的4倍,劳动强度降低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荣获集团职工创新创效一等奖,并成功申请了专利。
“机器人已经成熟地应用了,而我对它的研究才刚开始……”如今,旁人眼中的技术能手,也有着自己担忧。李松现在最恐惧的就是怕自己跟不上技术更新换代的节奏。他说,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才不会被淘汰。
在李松眼中,工匠精神就是对职业制高点的追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学技术,没有尽头,要勇往直前!”
甘做技术的传授者
早在2000年正式进厂前,还在读技校的李松就已经在北重实习了两年。从那时起,他就被厂里浓浓的师徒情所感染。实习时,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师傅:“我给师傅行了拜师礼,倒了敬师茶的。”
从车工到电工,从普通工人到数控维修能手,教过李松的师傅有十几位,他始终对师傅们怀着感恩的心。“师傅们教给我的,远远不止专业上的知识,还有做人做事的方法。”他如是说。
现在,李松也当上了师傅,他正在把自己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东西继续传授给自己的徒弟。有一次,徒弟给防爆灯换灯管,把电线从根底下剪断弄得一团乱,李松看到后严厉地批评说:“干活儿不守规矩,就是给以后留麻烦!”
从2009年到现在,李松一共带过6位徒弟。在徒弟的印象里,师傅李松很少会因为技术上的问题发火,却从不放过“规矩”二字。“做事儿要有规矩”,这是师傅教给李松最重要的事儿,也是他对徒弟最简单又最严格的要求。
在带徒弟的过程中,李松除了让徒弟去操作,还格外注重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培训,在他看来,要想让年轻人较快地进步,就要实际操作加理论培训两手抓。如今,作为技能带头人,李松的工作重心也逐渐转移,除了解决设备问题,将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培养青工上,今年,他又签了一个导师带徒“合约”。
2017年5月,李松被特聘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技能导师,他经常到学校为学生做技术培训。李松说,他很愿意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希望可以教更多的年轻人。
“那里是我正在建设的工作室。”李松指着不远处的一栋灰色小楼说。这是他现在最感开心的事情,他盼望了两年的工作室终于要建成了。新的工作室有1200平方米,建成后除了做设计研发,很大一部分功能就是培训全厂的设备维修人员。最近,李松正在编写一本数控维修经典事例教材,编成将作为内部教材用于技术培训。
李松(右二)为厂里的青工进行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