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变林相结构谈杨树病虫害防治
2018-07-16王子武
摘要:杨树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特别是杨树溃疡病和杨小舟蛾的危害对林业生产存在重大隐患。推广杨树种植的同时,应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配置树种结构,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选择相适应的树种,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多模式营造混交林,增强稳定性,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对策;徐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2.057
杨树在我国分布较广。据统计,单纯成片的杨树人工林在我国就有600多万公顷,如果把农田林网、四旁植树的杨树也统计在内就更多了。目前,I-69杨和I-72杨已经成为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的主栽品种。近几年,我国林业工作者又培育出一批欧美杨新的无性系,并广泛引种栽培。杨树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综合性状好,木材用途广,是做胶合板、刨花板、纸浆等工业用材的良好原料,种植杨树已成为苏北地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种途径。由于经济利益的推动,在广大农村的乡土树种逐渐被淘汰,杨树人工纯林替代了混交林。杨树病虫发生存在潜在危机,容易暴发蔓延。现将徐淮地区主要杨树病虫害发生、发展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1 杨树的主要病虫害
1.1主要病害
1.1.1 溃疡病 主要有水泡型溃疡病、球二孢溃疡病和拟茎点菌溃疡病三种,主要发生于苗木和新植幼树。为害轻的造成树干顶端和侧枝死亡,为害重的病斑绕树干一周后导致病变部位以上死亡。2016年春季,徐淮地区新植幼树大面积发生该病,累计死亡株数达100万株,损失惨重。
1.1.2 黄化病 杨树黄化病属非侵染性林木灾害。发生期较以往提前,杨树发芽后叶片发黄;107杨造林后第2年黄化严重;重茬育苗和粘重土壤上栽植的杨树发生较多,轻者削弱苗木和幼树生长,严重时造成死亡。
1.1.3 叶锈病 该病过去危害白杨派和青杨派杨树。2009年受持续特大降雨的影响,徐准地区杨树苗木,无论是中林系列107杨、108杨都大面积发生该病,病叶率近80%,苗木提前1个多月落叶,生长量大幅度下降,出现枯梢现象。
1.2主要虫害
1.2.1 食叶害虫 主要有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二尾舟蛾、杨黄卷叶螟、杨白潜叶蛾等。1 年发生4~6代,表现为大片树木的树叶全部被吃光,常形成“夏树冬景”和“秋树春景”,削弱树木生长势。
1.2.2 草履蚧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危害第1年造成林木顶端死亡,连续危害2年的杨树造成整株死亡。平均每年死株数达50万株,该虫发生危害期早,幼龄期虫体小,不易直观发现,且常规喷雾防治药效差。
1.2.3 天牛 目前,为害杨树天牛主要有桑大牛和光肩星天牛,常造成木材质量降低。苗圃地虫株率5%左右,5~8年生幼树虫株率在10%~20%,局部地段达 40%~60%。
2解决问题的策略
杨树“三虫三病”发生一年重于一年,特别是杨树溃疡病和杨小舟蛾的危害,存在重大隐患。应从转变观念、综合治理的角度入手,制定正确的杨树发展战略。
2.1适地适树,科学配植树种结构
坚持以发展杨树为主,走多林种、多树种一齐长的发展思路。目前,杨树的发展方向是,从现有品种中选择在当地既速生丰产,又只有适应性和抗病虫能力强的黑杨。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适生范围,不应盲目地引进调入新品种或外来品种。科学配置树种结构,多发展乡土树种。用材树种以I-69杨、W-46杨、107杨和水杉为主;经济树种以银杏和桃树为主;观赏树种以栾树、合欢和金丝垂柳及杂交柳为主;灌木以紫穗槐和杞柳为主;经济植物以金针菜为主。
林型结构模式:杨树+水杉+紫穗槐乔灌结构模式,杨树栽植在路两侧,水杉、紫穗槐栽植在渠坡上。杨树+柳树+杞柳结构模式,杨树栽在路两侧,柳树、杞柳栽植在渠坡及沟两侧。其他如杨树+桃树+栾树配置的生态经济和景观结合的结构模式,杨树+栾树+百日红+金针菜结构模式。
目前杨树仍是江苏省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徐淮区域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基地已形成规模,人造板年产量约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
杨树被大面积引种到淮北地区,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杨絮污染、病虫害增多、树种单一等负面问题。杨树高密度、单一树种的人工林对生态系统也造成了破坏,尤其是挤压了乡土树种的生长空间,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脆弱,极易感染病虫害,导致大面积损失。这种过于单一的树种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乡土树种是相对于外来树种而言的,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树种,历经千年传承、经过优胜劣汰保存下来,为适合本地生长环境的优良树种。江苏省乡土树种数量较多,资源丰富。但相对于杨树等速生树种而言,大多數乡土树种生长缓慢,像椿树、楸树、桑树等乡土树一般要30年才能成材,种植这类树很难短期见到效益,也是导致乡土树种减少的主要原因。
加强对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开发,应该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开发高附加值的乡土树种,注重香椿、苦楝、刺槐、国槐、楸树等乡土树种的培育。为加强对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开发,加大乡土树种造林技术规范和指导,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选用乡土树种造林,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群众和企业积极培育乡土树种苗木,增加多种特色树种造林比重,不断优化树种结构。
随着国内全面禁止天然林砍伐,以及国外木材出口收紧,未来用材林市场会出现结构性短缺,大力发展用材林,乡土树种大有可为。
乡土树种适应本地环境,安全性好,有助于改善单一的树种结构,修复生态。应该开发和恢复一些优良的乡土树,在行道树和农田林网更新轮伐时替代更新其他树种进行混交,保护自然生态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自平衡。建立地方珍稀树种与乡土树种目录和种质资源库,加强对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护,发掘乡土树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加大开发投入力度,打造有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
2.2提高造林技术水平
提高造林技术,选用壮苗造林和选用适宜密度是抓好杨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按育苗技术规程要求培育优质良种壮苗,推广种植技术。苗木根系栽植前用ABT、Pt菌根处理或施用杀菌剂,在穴内施用土杂肥和其他有机肥时需先杀菌再栽树苗。
2.3选择优良品种
为了保护环境,林业科研部门已经选育无絮杨品种,这些品种还没用于大面积造林,有待于在全国各地营造试验林进行观察。这说明在杨树抗病虫和改善环境育种上,目前还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黄淮地区杨树品种选择上仍要选择通过国家鉴定推广的品种。如I-69,I-72、南林95、南林895、南林3804、南林3412雄性无絮杨等品种。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相适应的品种。在沙质土、地下水位高的应选择I-69、I-72、南林895等品种;在粘土类、土壤水分少的地区应选择中林46和中林107等品种,以达到树木生长旺盛、植株强壮,从而达到抗虫、抗病的目的。
3杨树病虫害采取的科学防治措施
3.1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苗木运输管理,严格控制检疫对象。在木材运输过程中应加强检疫,切忌不能采取进入本地区的木材严格检疫,外运的木材就放松检疫,各地方的森防检疫部门采取一视同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精神才能封锁传播源,做好从苗木培育、栽植、成材、加工到出售产品每个环节的病虫预防和控制。
3.2以防为主,综合治理
对于杨树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防治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之路。大力推广物理防治法,采用阻隔法、诱杀法、高温处理法、微波、高频、辐射处理。食叶害虫人工摘除,消灭虫蛹,树干缠绕塑料薄膜,涂废机油阻隔草履蚧上树等,只有在虫口密度过大、感病指数高、病虫连片发生时,才使用化学农药灭杀害虫。杨树产业是平原少林地区的一个新兴产业,势头良好,潜力巨大。为促进杨树产业向着更高、更优、更新的目标迈进,必须把病虫害的防治放在资源培植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坚持依靠科学的精神、扎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来总领杨树产业发展全局,不断促进杨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王子武,大专学历,林业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苗木繁育、林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