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行、思
2018-07-16李竹平
李竹平
我曾经在《那时青春,这时“青春”》一文中回顾了这樣一个事实:几乎是懵懂地挥霍了十年的青春时光,再经历了十年的艰难寻觅和自我启蒙,才真正翻开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青春”岁月。因此,我很怀疑,我的专业成长故事,是否能够煲出半勺励志的鸡汤来。
如今偶尔会被冠以所谓的“名师”之衔,不免有汗涔涔之感。毕竟,那被挥霍的十年,那寻寻觅觅的十年,对不起的不仅是自己,还有那些在我的班级和课堂上学习、成长的学生。好在,那些年,虽专业未济,智慧不明,却对学生一直心怀朴素的爱,倒不至于无端地误人子弟。
寻到教育初心,悟得教育之旨,能挺直脊梁告诉别人“我在小学当老师”,当离不开大家耳熟能详的、最普通的几个词——读书、写作、实践、反思……
学会“功利”阅读
身为一名教师的阅读,读什么固然很重要,怎么读更重要。同样是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和陶行知的文集,如果仅仅是了解他们在书中写了什么,或者止于读懂他们是怎样理解教育和实践的,对于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并没有多大价值。我现在认为,教师的阅读,一定是“功利主义”的——“功”在学习,“利”于行动。
第一次阅读《陶行知文集》,反反复复读了《伪君子篇》,写了一篇几百字的感言。当时以为读得很积极很深入,后来才意识到,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既没有联系到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人行事,更未曾与教育、与教师职业建立起联系。甚至,当初的阅读,将书中的“儿童”二字,悉数错过。对自己教师身份缺乏自我认知,必然导致阅读的盲目和肤浅——亲身的经历,让我至今怀疑“阅读决定思想境界”的说法——阅读是需要方法和姿态的。
最早与自己的教师身份关联的阅读,是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2002年新一轮课改走进农村之际,我走上了中心小学教导主任的岗位,深感专业上的肤浅,希望能有书本助自己一臂之力。然而,偏僻落后的农村学校,几乎无专业书籍可读。大概是学校订阅的仅有几份刊物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启发了我,开始每天坚持撰写教学反思,渐渐明晰了阅读与工作的关系。几年之后,撤乡并镇,来到老县城的中心学校,开始接触互联网,仿佛井底之蛙突然跳出了井口,发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身为教师的自觉阅读启程了。
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儿来》、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等成了案头读物,此时此刻,我才开始了身为教育者的启蒙和阅读的启蒙。学生时代接受的理想和信仰教育,学会的是盲从,浑然不知反思和质疑为何物。现在,终于从不同读物中明白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强调的是阅读中要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从而也开始学会对身处其中的教育教学的独立思考和积极批判。
当“功利主义”阅读成为习惯,阅读对于自身专业成长和教育追求的意义便清晰起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波格·哈里森在《花园:谈人之为人》一书中,将人的活动分成三个层次:为了生存的“劳动”,创造世界的“工作”,实现生命价值的“行动”。我把阅读与实践联系起来,终于发现阅读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在阅读过程中自觉检视自己所采取的每一个教育教学行为的性质和意义,逐渐避免了盲目、盲从,远离了无意识和荒谬。这,就是教育者——教师阅读的应有的姿态吧,阅读也应该成为实现生命价值的行动的一部分。
悟出在热爱的基础上,教师要讲究读书的姿态和方法,是我拥有自主意识的专业成长的第一个重要维度。我曾在《教师阅读莫盲从》(发表于《福建教育》)一文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教师读书,无论是一本绝对说的都是好话的书、观点正确的书、境界高尚的书,还是一本内容良莠不齐的书、观点模棱两可的书、自话自说的书,都不能少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的参与。”这段话,我自己当然深以为然。
坚持教育写作
从读师范开始,我就喜欢写作,不过皆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强说愁”的随性涂鸦而已,流连多年,毫无建树。
当初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并没有与写作联系到一起,因为脑海中只有文学写作的概念,没有教育写作的认识,直到带着问题意识和实践思考撰写的一篇语文教学论文发表,才迈开了教育写作的第一步。
从一开始我就发现,教育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离开了反思性实践和实践性反思,离开了阅读和研究,教育写作也就断了源头,无从谈起。
进行教育写作的头几个年头,写作的范围和内容局限于语文学科之内,这不仅是因为一直坚守在语文课堂上,还因为,自身的实践和积累也就局限于语文学科教学与研究,别无其他。回过头来检视头几年发表的文章,无论是教学案例、文本解读还是教学方法策略的探讨,都停留在“术”的层面,少有对“道”的探寻。正如有一次应编辑之约组织一个专题讨论的稿子,动笔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专业素养还不足以帮我建立起专业自信来。有了这次的教训,我开始剖析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重新认识了教育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写作,并不仅仅为了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收获的成绩,更是帮助自己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想得更周到更透彻,并且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听读课是我首创的。这一课程在课堂上的诞生,源于用读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后来成为班级语文课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形式之一,皆因学生非同一般的喜欢。当我将自认为比较得意的一节听读课实录整理出来,准备写一写教学反思的时候,我才真正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听读课对于学生而言,价值何在?如果听读课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意义应如何去证实?是提笔写作,促进了我对课程的理性思考,促进了听读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一位明明白白教语文的学科教师,到成为一名专业素养扎实、实践智慧丰富的班主任,我的专业成长的每一步都得益于教育写作。再次成为班主任,就遇上了一个被纵容坏了的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分课上课下,不停地捣乱惹事。我观察他,了解他,每天记录他的故事,书写以他为主角的教育叙事。在书写的过程中,我试图去分析、理解他何以成为这样一个孩子的原因,并寻找促成他成长、转变的办法和契机。当觉得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足以应付时,我就从阅读中汲取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寻求和不同学生相处并走进他们心灵的智慧。正是坚持扎根于实践的教育写作,促使我很快成长为“懂”孩子的班主任,并在重新接手一个大家眼里的“问题班级”后,不到一个学期时间,就让这个班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写作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呢?发表自然是丰厚的獎赏,而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写作中的思考和研究,让我自己感觉一步步靠近了教育的真谛。
为儿童全生活着想
阅读开阔了我的教育视野,写作深刻了我的教育理解,仿佛水到渠成,我逐渐看见了真实的儿童,并坚定了探索和实践“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教育之信念。当然,我也十分清楚,没有前面多年读写实践的积累,没有自我的努力成长,即使有人明明白白将“为儿童全生活着想”这一教育理念和智慧呈现到我的面前,我也无法心动,更不可能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秉持理性的教育行动才能成就教育的真正诗意,“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前提是理解儿童,理解儿童身处的生活世界,并尽可能地朝向儿童将来的生活世界。在教育因为社会的浮躁、人心的焦躁而找不到方向的当下,各种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探索风起云涌,新鲜、时尚的教育名词不断涌现,且被解释得诗意、明亮、高大上,而学生依然在各种教育现场中糊里糊涂地挣扎着、沉浮着、煎熬着。我相信多数探索和实践都是真诚的,我也相信多数探索和实践都是为了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当怀着一颗责任心去考察和追问时,总会发现,那些被报道的成果,或者探索和实践者自己撰写的文字,大多都是“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不一定经得住逻辑的、现实的考验。毕竟,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场域中每个人的成长发展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每个人自己的体验才是最真实、真切的;而教育的成果,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验的,两三年,至多三五年的教育实验,并不能证明某种教育理念、模式的科学性和成功指数。虽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仅仅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比如脑神经科学为教育如何在个体生命中产生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但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平等对话等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思想,至今依然是最具真理性的和生命力的。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考和认识,我开始努力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最朴素的教育生活中来,寻求自己可以皈依的教育理念和立场。
在不断学习、探索的路上,我重新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相遇,慢慢地被他所提出的“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所吸引。他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中真诚地写道:“教育所以可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所以国文教授也须为学童设备一种境遇,引起他们的需求。我常有一种空想,以为学科的分开独立,不适宜于小学教育。因为分开独立,易于忘却何所需此科;全部所习,复难得有统贯的精神;徒使学童入于偏而不全、碎屑而遗大体之途。理想的办法,最好不分学科,无所谓授课与下课的时间,唯令学童的全生活浸润在发生需求、努力学习的境遇里。……一切学科所以有学习的必要,就因为吾人处于必要那些学科的境遇里。担任国文教授的教师啊,你们为儿童全生活着想,固当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即为国文教授的奏功着想,也当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儿童既处于特设的境遇里,一切需要,都从内心发出。教师于这个当儿,从旁引导,或竟授与。这个在儿童何等地满足,安慰,当然倾心领受,愿意学习。单言国文教授,教师决不欲勉强教学童以国文,须待他们有记录、发表、诵读、参考的需要时,然后教他们以国文。果真如此,成功的把握已有十之六七。”我不止一次地在不同文章中引用过这段话,因为这段话虽是为“国文”教育而写,但实际上诠释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为人的成长发展服务的,任何课程的建设和实施都要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本。同时,不难发现,我们现在提倡的学科整合思想、儿童立场的课程建设,在这段话里都已经说得很清晰透彻了。
终于,我坚定了“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教育信念,在教育生活中秉持这一理念,开始脚踏实地地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和课程探索、实践。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一边用心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近儿童的心灵世界,一边阅读各方面的儿童研究书籍,建构自己对儿童的理解和认识,努力陪伴、引导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儿童的成长。每接手一个班,我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取得他们的信任,分析他们何以如此的原因,倾心而谨慎地与他们每一个人相处,希望引领他们成长为性格健康、人格健全、情感丰富而真实的人,为他们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当大家都在为“儿童立场”鼓与呼的时候,我结合儿童研究的已有成果和自己对身边儿童的观察、研究,重新思考“儿童立场”的内涵,思考怎样的教育行动才是拥有了科学的“儿童立场”,梳理自己的认识、反思,记录下自己儿童研究的“成果”,用来指导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这,或许就是学生们信任我、喜欢我的原因吧,因为,我比较懂他们。
在语文课程建构和实施上,“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理念让我对母语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不再从表面上追求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让母语学习与学生的“全生活”建立起真实、自然、紧密的联系。我主持编写母语教育读本(教材),力求使学生的母语学习符合三个课程逻辑:理念逻辑、内容和目标逻辑、学生成长逻辑。有逻辑的语文课程建构和实施,才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丰富语言、发展思维和心灵。《历史的足迹》是一本以历史为主题的母语教育读本,在五年级编写、使用这本教材,是为了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中国历史的全景视角,启蒙学生的历史观。让学生在历史叙事中学习母语,从事实上帮助学生从历史的维度促进母语学习与“全生活”建立起了联系。其实,突破传统的学科壁垒,以联系的眼光看待母语学习,让母语学习真正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创造生活,也正是叶圣陶先生当初的美好愿望,而我,不过是在用行动继承他的教育思想而已,而成果,是微不足道的。
教育是情怀的事业,更是科学而专业的工作和行动,要胜任它,就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读书、写作、实践、反思……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必经之途。教育路漫漫其修远兮,因为热爱,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