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研究型教师的成长
2018-07-16臧宇苑辉
臧宇 苑辉
摘要:本文从研究型教师的内在含义出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阐述了为何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新型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师,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一)具有科研意识;(二)走出对教育科研认识的误区;(三)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 (四)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五)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有机结合。建立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促使我国在原创性成果方面占据国际领先地位。
关键词: 研究型教师;教师;科研意识;教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6-0232-01
1.教师要具有科研意识
教师的科研意识是决定教师是否能够真正进入教育科研领域的关键性因素。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握新的教学质量标准,领会新课程,新教材的精髓,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是否能够真正地成为研究者,具有科研能力,开展科研活动,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科研意识。
教师处于教学的具体实践之中,对教育的现状了解得最多,对存在的问题体会最深,反应也最敏锐,在教学实践中有着丰富的教育科学研究素材和教育科学研究基础,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无可比拟的优势。
新世纪的教师应该转变观念,顺应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新型教师。教师应当责无旁贷地进行研究探索,寻找适合社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2.教师要走出对教育科研认识的误区
总体上说,目前我国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还比较淡薄,教育科研能力相对低下。虽然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力图改变这种现状,并制定了各种政策,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收效甚微。部分教师头脑中存在如下错误的观念和意识: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只是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搞科研对于教师是额外负担;或者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什么是教育科研,也没有意识到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很难称得上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因此,教师一定要走出对教育科研认识的误区。
3.要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
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往往先来自教育科研,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总是和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所以,为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必须先组织教师参加研究的实践,认真研究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師自己的水平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当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大有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恰当选择,在选题上总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要随着改革的发展灵活选题,也可以根据实践研究需要做适当调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变。
4.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教育科研中教师往往是凭经验来工作、教研,许多教师的论文往往是"经验式论文",但经验又往往是局部的、片面的,这就要求在研究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课题研究中应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经验知识,转化和拓展经验知识,并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必要的实证材料的支持,将经验上升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可以推广的理论知识。
教育科研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学生的进步又和多种因素有关,使教育研究往往具有多变量的特点,这就要求教育研究应是一种综合性的动态研究,这决定了在研究中要采用多种方法。针对教育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当前课改工作的需要,我们特别倡导进行个案研究,此种研究可以对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可靠的材料。在新的课改中,课堂教学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许多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以一节课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个案,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对教师如何改革课堂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个案研究中,首先通过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加深对个案的认识,最后再寻找形成个体特征的原因,并提出教育的建议。当然,个案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是提供一个例证,代表性小,但能给人启迪,个案研究最大的好处是能帮助教师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
5.研究队伍有机结合
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应通过有机结合组成新型研究队伍。教师在研究工作中有自己的优势,如了解教育的需求,有教育经验,便于开展现场研究。教师是教育研究的主力军,但他们也需要教育研究人员在教育理论,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样,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也需要行政人员的参与和支持。组成三结合的研究队伍是许多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成功的学校共同的宝贵经验。
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师,除了要具有比较深厚的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具备比较敏锐的观察力和研究意识,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做好教学反思,把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勇于实践,大胆开拓,多观察,勤思考。
参考文献:
[1] 赵敏,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J].江西教育,2007年Z2期.
[2] 郑金洲,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姚志伟,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J].教育探索,2010年第10期.
[4] 郑金洲,从实践者转变成为研究者:教师角色的变化[J].人民教育,2004年02期.
[5] 罗华陶,韩兵兵,研究型教师的定位及其培养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