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发展

2018-07-16彭慧云

科技传播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数字化发展

彭慧云

摘 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电视节目的内在需求,本文主要围绕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以及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3-0081-02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电视技术也取得较大的发展,已经步入到数字化时期,电视节目的制作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从模拟转向了数字,从单机转向了网络。与模拟电视制作技术相比,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有着更大的优势,其主要区别在于数字电视乃是采用了数字摄像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数字电视技术势必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下文先围绕数字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进行简要的探析,并就其发展进行展望。

1 发展历程

20世纪80至90年代,大部分电视台都是使用模拟的制作设备以及系统,所使用的记录设备主要有模拟复合的U-matic格式3/4英寸磁带录像机、模拟分量的M-II格式1/2英寸磁带录像机等。在这个阶段,数字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包括字幕机、非线性编辑工作站等,但是其接口都是模拟的。

90年代后期,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从模拟转向数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全数字摄、录编辑系统,桌上演播室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虚拟演播室等。此时,所使用的记录设备有DVCAM、DVCPRO等格式的1/2英寸磁带录像机。数字格式磁带有着许多的优点,其复制性能较强,而且非线性编辑工作站等设备的应用,对于提高节目制作的效率,提高节目的质量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21世纪初期,广电行业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来数字化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都在探究数字化技术,也都加快了数字电视的发展步伐;另外,在我国国内也出现了“三网融合”的呼声,以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为有线电视网是模拟的,所以它并不能够对其他的业务进行融合,也不能够很好的应对电信行业的竞争。在这种背景环境下,数字化技术对于广电行业的发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是广播电视升级换代的基础[1]。因此,广电总局也非常的重视台内数字化的工作,并发布了关于数字化发展的工作目标。

数字化编辑包括以下几种,一种是传统的以录像机为主体的线性编辑,另一种是以计算机设备为主的非线性编辑。在两者的对比中,非线性编辑有着更大的优势,它能够对节目素材的顺序进行随意的改变,无论是剪短还是加长都可以,是节目制作技术的一次革命性飞跃。从双方系统的作用上来,非编系统的功能更加的强大,极大的便利编辑人员的视频剪辑工作,提高了节目的质量。

2 发展现状

2.1 规模较大,集约程度较高

在新时代背景下,电视节目制作将数字、新闻等板块进行了有效的整合,而且逐渐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现如今,各级电视台编制的节目逐年递增,“大新闻”“制作群”等概念的出现,提高了节目的资源利用率,而且优化了节目的制作资源,这使得节目的制作成本逐渐加强。

2.2 硬盘播出系统的改进

为了是电视制作播出的系统性有所提升,就需要对硬盘播出的系统进行重新改进,以促使其能够与现代生产方式相匹配。在改造过程中,将其改换成美国使用的c-cuceE4编解码芯片。这个芯片具有MPEG—ZIBPES码流编以及解码通道,不仅能够实现自动变成,而且也能够对相应的格式的数据进行自动解码,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使用该芯片进行码流时,一方面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应对,另一方面对工作资源进行优化分配,这样一来,就能够减少系统因为负载过多所导致的工作频率有所降低的情况发生。

2.3 全台资源共享

电视台的各业务板块若是缺少互通,那么就很难实现节目资源的共享,这样就会削弱网络化的优势,会使得节目的制播能力受到影响。现如今,电台的产业链逐渐的拓展延伸,各电视台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的密切,各地电视台都在其内形成资源共享系统。当前有许多电视台通过整合或者新建,实现了全台业务一体化网络系统的建设,这使得资源的共享目的得以达成。

3 技术发展趋势

3.1 高清技术逐渐成熟

现如今,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高清电视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趋势,各电视台也非常重视高清技术的引进。目前我国许多电视台的高清系统的建设有了不错的成果,逐渐进入到成熟稳健的发展阶段[3]。

3.2 云计算方案深入推广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一旦云端服务模式发展成熟,那么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云计算解决方案势必会得到推广使用。现如今,云计算市场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其成熟还需要一定的时日。不过还是可以预见,在数字电视节目制作领域之中,云计算方案势必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3.3 新型社交媒体兴起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微信、微博的出现引领了各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在以往的传播媒体中,电视或者报纸等媒体对评论是进行垄断的,并且难以进行有效的双向交互式沟通。但是,随着微博、微信以及各种及时交互式应用的兴起,打破了这种对信息评论的垄断现象,这就對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得电视节目的制播流程受到较大的影响。故此,电视媒体要想取得可持续性的发展,要想保持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就需要对新型社交媒体的最新资讯进行不断地的挖掘。

3.4 朝着增强节目表现形式的方向发展

尽管电视节目的编制取得的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加大对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且对编制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对编制技术进行不断地扩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兴趣喜好变得更加的挑剔,他们对高质量的节目需求也更加的迫切,所以电视台能够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如今,人们对节目的特效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电影以及电视剧中的一些特效,如果不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势必会被受众嘲讽为五毛钱特效。即便是在一些综艺节目或者娱乐节目中,受众对特效也有着较大的期待。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电视节目制作人员需要增强节目的表现形式,要对节目进行更好的特效处理,以提升节目的视听效果,优化受众的感官体验。

3.5 朝着多媒介业务融合的方向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广电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关键组成部分。现如今,新媒体市场对海量生产、高时效发布的处理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电视節目的生产方式以及管理方式却不能够满足这一点。故此,就需要以新媒体业务特点为基础,建立多媒体业态的节目生产架构,这样就能够提升跨媒体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进入到多媒体整合传播的全媒体时代。

4 节目制作人员的应对

在广电行业的发展中,数字化以及网络化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样一方面会使节目的制作手段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会是节目的生产流程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技术,以更好的应对今后的工作。

首先,要重视长远思考,要根据广电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根据本台今后的业务发展目标,来设计一个新的业务流程。

其次,要树立一个服务的理念,对业务部门的相关需求进行总结,然后制定相应的技术体系或者策略,将最新的技术应用到节目制作系统之中。

再次,要建立大局观,对本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系统构造进行系统的考虑,将各环节都纳入到网络化的平台下进行思考,以实现网络化制播流程。

最后,树立内部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在考虑到节目制作质量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节目制作的投入产出比进行考虑,通过对节目制作流程的不断优化,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业务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本台的经济效益。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中,数字化技术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提高节目的制作效率,提升节目的制作质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电视节目制作人员需要与时俱进,要加强学习,只有掌握数字化的制作手段,才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电视节目产品,进而吸引广大受众,以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艳丽.浅谈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发展[J].科技传播,2016(13):69,73.

[2]宋劲松,芮凯.多媒体技术在数字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探讨[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7(1):56-58.

[3]李金凤.浅谈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与发展[J].电子制作,2015(20):33-34.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数字化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数字化制胜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