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区新闻报道如何创新

2018-07-16贾薇

科技传播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闻人物标题内容

贾薇

摘 要 社区新闻作为新闻大家庭中的一个小成员,往往被囊括在社会、时政以及经济新闻等新闻形式之中。伴随着新闻报道的发展,社区新闻由于能够反映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富有故事性,能够贴近人心,還具有本土化特点,因此,其重要性日益提升,也是纸质媒体在受到新媒体有力冲击后进行自救突围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社区新闻而言,要实现纸媒突围的目标,就必须加强自身创新,对新闻标题、内容、形式等进行重新包装,为广大读者乐享新闻大餐。

关键词 社区新闻;创新报道;标题;内容;新闻人物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3-0059-02

1 新闻标题的创新

作为长期从事采编工作的人来说,尽管报纸每天都会出版,但是出版的新闻内容却不见得都是新鲜热辣的题材,报纸版面的大部分往往充斥着各种常规性的报道,因此,要想使报道更加吸引人,就必须不断加强标题创新。对于一个好的标题而言,除了要富有吸引力外,还要蕴含较多的信息,简要概括新闻内容的重点。

比如说,在报道城管工作成果时,倘若使用过于空泛的标题,如“打造城管工作新篇章”,很难吸引读者阅读,但如果在报道主题上下功夫,将“城管”改完“诚管”,并加上一个副题“昔日对立者,今日成为和气朋友”,使标题更加具有新意,即便是一篇常规内容的篇章,也能牢牢抓住读者眼球。在报道社区居民进行户外徒步活动时,可以采用“鹤城驴友,越走越精彩”此类的标题,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社区新闻报道经常存在私占绿地的问题,如何让一篇报道富有特色呢,就需要拟一个好的标题,采编人员应当本着求新忌同,大胆创新,尽可能地使用“开垦”楼下草坪,业主化身“种菜农”的新颖的标题来为文章增色。

2 新闻内容的创新

纵观社区新闻报道的内容可以发现,社区新闻主要就社区生活琐事、居民感人事迹、生活成功经验以及趣闻轶事进行报道,读者最喜欢阅读社区趣闻轶事的文稿。但是我们知道,社区生活大多是平常琐事,很少有趣闻轶事发生,那么如何才能让社区新闻区别于千篇一律的常规琐事报道呢?就需要在新闻内容上加强创新。角度不同,新闻内容自然也就不一样,尽管新闻事件单一,但是通过变换新闻角度,能够让同样的新闻事件以不同的展现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加强新闻内容创新,就是追求新闻角度的创新。

比如说,《千山晚报》曾报道一篇题为《八旬老太患急症,“七个”孙女齐上阵》,标题看起来十分吸引人,而其内容则呈现的是社区工作人员热心照顾患病老人。某社区85岁高龄老太郭静芝近日突发肠胃炎,病重无法下床,家中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根本无法照顾老人。社区工作人员一行7人来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将老人送进医院治疗,并轮流照顾老人、陪护老人,甚至陪老人医院过夜,7个没有任何血缘之情的局外人对老人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老人感觉上天送来了7个“孙女”。作者在分析社区工作人员的人数和性别后,运用合理地比喻,使得一篇寻常的好人好事变得“不常规”,提升了社区新闻的吸引力。

再如,某晚报曾以《山楂树下有个“老年论坛”》为题,标题富有吸引力,文章内容趣味性十足。在苗圃社区有一棵山楂树,与小区老楼房同龄,每天到了八九点钟,社区内老人就会集聚到山楂树下进行畅谈,他们既不聊家长里短,邻里琐事,也不打麻将,国际时事新闻反而成了他们闲聊的热点话题。就如同这棵山楂树,老人们在这里已深深扎根数十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在关心国家大事的同时,老人们对社区环境、安全及相关设施十分在意。社区新闻记者在看到山楂树和这群落人后,再联想到电影《山楂树之恋》,很好地把握住了新闻事件的地点,使一些报道老年生活的寻常文章变得更加潮流和富有可读性,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3 对社区新闻人物进行持续关注

这里先介绍一个事例,家住合肥市光明社区的盛海琳老人,因2010年新安晚报的一篇报道使得这位普通的老人变得全国皆知。对盛海琳老人来说,2009年是悲痛的一年,刚刚进入花甲之年的她在相继失去爱女和女婿后成为了一名失独者,很多失独者很可能会选择在孤寂中度过余生,但盛海琳老人却做出再生孩子的决定。就在女儿、女婿去世的几个月后,通过试管婴儿手术,老人成功怀孕,就在2010年,两个双胞胎女儿降生,老人一举打破了医学的生育极限,经过新安晚报的独家报道后,该报又专门举行了一场姓名征集活动,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报道过去一段时间后,盛海琳的新闻开始平静下来,但新安晚报记者一直持续跟进,到了一个固定节点后,记者就会专门前往盛海琳住处,拍摄和报道一家人的生活,让社会关注双胞胎的成长。就在双胞胎快满5周岁之际,新安晚报决定抓住该时机,进行重点报道。

4 深入生活提高报道的吸引力

社区新闻免不了要和社区中“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打交道。倘若记者不能深入到社区生活场景去,很难使报道更加充实,富有趣味性,反而会使报道变得空泛琐碎,即便刊发出去,也很难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

这里仍以盛海琳老人为例,在长达5年的持续报道中,记者已经掌握了大量关于盛海琳的资料,也取得了一家人的信任,对他们的精彩生活也了如指掌。因此,作者在报道过程中,生活细节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在报道中,记者瞄准了老人与女儿弹琴唱歌的生活细节,这样能够吸引社区居民融入其中。然后,作者又从存压岁钱和带孩子的细节着手,这些细节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随处可见,但记者描述到双胞胎主动存下压岁钱,供经济拮据的家庭开销;六旬的妈妈在抚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甚至无法扶起摔倒的孩子,读者从这些细节能够感到一家人的生活不易,但同时也能让他们看到双胞胎孩子的聪明懂事。于是,新安晚报刊发了一篇名为《一声“妈妈”,再累也值了》的社区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各大网站也纷纷转载,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5 借知名平台发力

安徽省图书馆有一知名文化平台—新安百姓讲堂,开办于2006年,每周都会要求一些社会名人做公益讲座。发展至今,在全省和全国都享有一定盛誉,还获得了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群星奖。新安晚报决定利用这一知名平台,抓住母亲节这一重要节点,邀请盛海琳老人以失独者的亲身经历为广大失独市民做讲座。

新安晚报通过《盛海琳周末与您畅聊育儿经》一文将讲座信息及报名热线电话向讀者公布,由于盛海琳讲座的内容主要是育儿经、失独者人生感悟,与市民需求相吻合,热线电话一经公布,就接到了很多家庭的电话,不少电话甚至来自外地。讲座报道不仅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合肥市其他社区也纷纷响应,比如说,滁州路社区就提出全职母亲“组团”听讲座的想法,不少在校学生也把讲座看成是教育课。讲座后,新安晚报相继刊发了多篇报道,大大提高了受众阅读的积极性。

6 新的形式拉近社区报道与人心的距离

分析发现,社区新闻报道驾驭的不好,就会演变为一篇纯粹的政策解读,报道题材老旧枯燥。在策划盛海琳育儿专题报道时,记者在接热线电话的过程中,主要倾听失独者、新生儿妈妈等受众的意见。在针对盛海琳育儿经进行讲座报道筹划时,记者们通过事先与受众群体沟通发现,受众们之所以有强烈的听课意愿,大多都是奔着互动与服务来的,他们希望不仅能够听到详细的育儿服务内容,还能实现与盛海琳的互动。

主办方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举办一场互动式讲座:在讲座过程中,先请晚报资深记者与盛海琳进行面对面交谈,专门围绕受众最想问的话题进行对话。在面对面讲座结束后,主办方又预留一定的时间,让盛海琳直接接受受众的提问,这样一来,受众最想了解的问题都能一一得到回答。

在讲座结束后,新安晚报专门刊发了《听盛妈妈故事,突然很想妈妈》一文,对互动讲座的盛况进行了如实报道。事后还有不少居民通过热线电话询问是否还能举办一场盛海琳讲座,不少亲身参与讲座的读者选择将报道进行珍藏,用于教育子女。同时,不少电视媒体也纷纷致电,想邀请盛海琳媒体做客,举办类似讲座,扩大受众群体。

7 结论

总之,社区新闻是在都市报纸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竞争意识强烈,实现了新闻源渠道的有力开拓,使得都市新闻实现了实质性跨越的目标。因此,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突出重围,就必须加强社区新闻报道创新,追求新闻标题、内容、角度及形式的大胆新颖,贴近社区居民的心灵,这样才能使社区新闻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淼.超本地化新闻:数字时代社区新闻的创新与实践[J].编辑之友,2016(12):75-79.

[2]郭震,徐春亮.创新社区新闻报道“六要素”[J].中国地市报人,2015(12):63-64.

[3]魏杰.从服务角度看如何做好社区新闻报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1):230.

猜你喜欢

新闻人物标题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故事,让学生语言能力有效提高
浅析新闻标题翻译
主要内容
巧拨千斤解“标题”
本期新闻人物
本期新闻人物
本期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