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贯制学校的小初衔接教育和管理变革

2018-07-16徐向东

中小学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初阶段习惯

徐向东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常常会因为对初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而产生焦虑、浮躁、逆反等问题,进而導致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下降。同时,因为自身心理、生理的变化,也会导致学生青春期的迷茫、冲动与非理性行为。中小学校应该在小初衔接阶段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为实现六、七年级学生在知识准备,以及学习方式方法、心理素养、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的有效转变和平稳过渡,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充分发挥一贯制学校的优势,在小初衔接教育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 开展多种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做好心理适应

其一,帮助小学毕业生做好“衔接”准备。我们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多种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做好心理准备。例如:我们开展主题为“小初衔接学生自主管理调查”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探索小初衔接阶段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组织六、七年级学生进行多种互动交流学习活动;举行一系列与小升初有关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引导学生明确角色转化及努力方向;开展“我的理想”专题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在临近毕业之际树立理想,并为理想努力奋斗。

其二,引导初一新生做好“融入”准备。在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之初,我们组织开展“迈好初中学习生活第一步”教育活动,对初一新生进行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心理调节、自主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在初中阶段快乐成长;从“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习?”三个方面开展以“目标引领新学期”为主题的系列年级教育活动,让学生树立理想,掌握学习方法;以理想信念价值观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召开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综合素质评价研讨会,将与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的内容,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开展“GPS定向越野大比拼”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其三,激活家长的“支持”力量。我们还通过举行小初衔接主题家长会,做好家长培训,使家长成为学生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重要支持力量。六年级家长会以“父母的幸福,家长的责任,促孩子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勇敢快乐登上新台阶”等为主题,请本年级学生家长、初一学生家长做经验介绍,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成长收获;邀请优秀初中生代表作主题发言,介绍初中学习生活的感受;请初中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介绍初中学习生活的特点。七年级家长会以“迈好中学第一步”“为学生的成长助力”为主题,邀请初中班主任主讲学生心理特征,总结学生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式,为学生如何适应初中学习方式、中高考改革、科学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等提供建议。

2.制定学生基本适应能力标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我校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适应能力达标要求。在小初衔接阶段的六、七年级,我们尤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管理能力的养成(见表1)。

小升初的衔接最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衔接。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和长期发展,还可能对学生其他方面习惯的养成起到引导性作用。在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落实抓得比较多;进入初中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自主思考、质疑探究、自我评价等学习能力的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小初衔接的贯通培养中,我们着重培养学生以下五方面的自主学习习惯:一是自主学习,专注听讲,主动质疑、解疑的习惯;二是记笔记,整理笔记,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三是统筹安排时间,扬长避短,了解自身学习特点的习惯;四是收集、选择教学资源,使用参考书的习惯;五是自我反思、评价,主动改错、不断进步的习惯。

为使小学六年级毕业生能顺利度过小初衔接期,为初中学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开设了较为系统的衔接过渡课程,在校本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小衔接能力拓展》丛书。丛书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力求从教学的视角整理归纳小学阶段的基本内容,梳理进入中学学习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方法,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自主学习、自练提高。

3. 变革学校管理方式,保障小初衔接教育有效落地

为了适应一贯制条件下小初衔接教育的需要,我校实行“六三”学制“五四”分段管理,采用小学部统筹教育、初中部统筹教学的方式,实现了“分-合”的统一和整合。这样也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的贯通培养和跨学段流动。

例如:初中教师对七年级学生的评价与小学教师对六年级学生的评价往往有很大的不同,包括课堂要求、作业要求、主动学习的要求等。基于小初衔接教育的需要,我们就必须对初中七年级教师和小学六年级教师进行统筹管理,使他们协同合作,制定出适合中小学生衔接与过渡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并加以实施和应用。为此,学校将小学与初中紧密结合,建立大教研组形式,实验一贯式教研;实验六至八年级教师循环模式,提高教师对中小衔接的适应性;落实中小学段校本联合研修活动。

根据小初衔接课程的特点,我校依据北京市课程方案,设置“长短课时制”,采用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实验,每节课调整至20分钟、30分钟、40分钟、60分钟乃至80分钟不等,鼓励教师根据学科、课型、课堂教学及各自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

猜你喜欢

小初阶段习惯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习惯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我看到一只小黄狗(外一篇)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拖醉汉到屋外致死被追刑责
YY学院:如何做个好编辑(上)
我的女朋友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