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及焦虑的影响研究

2018-07-16李晓琳郝雪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情志耳穴心肌梗死

李晓琳 郝雪然 花 宇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1;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呼吸感染科,辽宁 沈阳 110001)

在临床上,冠心病患者的一种常见病症即为心肌梗死,其是由于冠脉闭塞导致部分心肌血流中断,进而因持久性缺氧、缺血引发的局部坏死症状。该病症一般发病较急,且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发热、胸骨后疼痛、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白细胞增多,同时还伴有心理焦虑、严重便秘等,因而会提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所以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而通过对此类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焦虑心理以及便秘情况具有积极意义[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研究与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及焦虑的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45~69岁,平均年龄为(50.18±8.29) 岁。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为46~70岁,平均年龄为(50.36±7.58) 岁。 2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护理,即包括基础护理、多功能监护、吸氧、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具体为:(1)情志护理。即患者发病后其精神、生理、心理会产生一些不适,此时护理人员则需对其情志加以评估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疏导,如采用情志相胜法、借情、情感宣泄、移情、安慰等确保其情志平衡,以便消除其愤怒、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2)辨证施护。即注意综合评估患者自身情况,包括面色、脉象、舌苔、胸痛持续时间、程度、性质、部位等,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温湿度、有无出汗等。注意阳气虚衰者顾护阳气,气滞血瘀者行气通络,痰浊闭阻者开结豁痰,阴寒凝滞者保暖等;(3)饮食调护。即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濡养其四肢百骸和脏腑功能,从而提升其机体抵抗力,一般以清淡、低胆固醇、低脂等饮食为主,多食用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新鲜蔬果,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4)运动指导。即指导患者及时下床活动,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慢步走等练习,其中八段锦可减少气消耗、增加气的生成,并利于扶正祛邪、静养正气。注意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方式,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加速患者胃肠蠕动,从而改善其便秘情况;(5) 耳穴按摩。即将王不留行在未经炮制的情况下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然后粘于胶布上,其大小为0.5 cm×0.5 cm,主穴选择交感、皮质下、耳穴神门、心、枕等穴位,配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然后在各个穴位上粘贴王不留行籽胶布,注意轻轻按揉,5 min/次,2次/d,按摩标准以出现局部灼热、酸麻胀痛感为宜,胶布每3 d更换1次,注意观察皮肤局部变化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分值高低与焦虑程度成正比)以及护理后首次排便时间、便秘改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便秘情况判定[3]:显效:便秘显著改善,且大便成形、质软;有效:便秘基本改善,大便稀、不成形;无效:便秘未改善,大便干、成形。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焦虑评分对比 2组护理前焦虑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P<0.05。见表1。

表1 2组焦虑评分对比 (±s,分)

表1 2组焦虑评分对比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25 44.23±7.58 34.18±6.12*对照组 25 44.36±6.59 40.19±6.41

2.22组便秘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便秘改善有效率为96.0%(24/25),与对照组80.0%(20/25) 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见表2。

表2 2组便秘改善情况对比 [例(%)]

2.32组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短,且P<0.05。见表3。

表3 2组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对比 (±s,d)

表3 2组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对比 (±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首次排便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25 2.3±0.4* 18.2±5.7*对照组 25 3.7±0.9 25.3±6.9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中,心肌梗死属于“真心痛”“胸痹”等范畴,急性发作期具有较高病死率。该病症主要由外邪入侵、饮食不节、情志紊乱、脏腑亏虚所致,且患者一旦发病,则极易产生焦虑心理以及严重便秘,因而其预后会受到严重影响[4]。有关研究表明,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可显著改善其预后[5]。而针对此类患者,中医认为需从辨证护理以及整体护理着手,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护理效果达到最佳。即通过情志护理、辨证施护、饮食调护、运动指导以及耳穴按摩等,其中情志护理可有利于纠正其情志失衡,使其气机条达,情志舒畅;饮食调护可濡养脏腑功能,补充营养物质;运动指导可加速其肠胃蠕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辨证施护可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以及不同证候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能显著改善其不良情绪,消除其躯体疼痛;耳穴按摩则可补肾疏肝益气、养血安神宁心,从而达到提升患者临床疗效的目的[6-7]。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P<0.05。观察组便秘改善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80.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而观察组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短,且P<0.05。因此可以看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心理和便秘情况,且能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从而促使其病情更快康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情志耳穴心肌梗死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