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职能

2018-07-15

时代金融 2018年18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职能会计核算

张 黎

(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广东 惠州 516081)

事业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是对自身经济业务的简单记录,普遍被认为是一种简单会计业务,不值得也没必要深入研究。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复杂性提高了,难度加大了,所以有必要重新认识会计工作并加以研究,以满足事业单位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需要。

一、明确会计的职能

事业单位会计具有监督和反映两大职能。其中监督职能体现的是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反映是用会计语言去描述经济业务的本来面目。反映和监督是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他们同为核心,不分高下,互为表里。客观准确的会计反映才能使更有效地会计监督成为可能,没有合理的监督就难以保证反映的准确性,监督与反映互相牵制,又相互促进,不分主次,同为核心。只有实现好事业单位的这两大会计职能才能有力促进事业单位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的会计职能

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职能也进一步细化为预测、分析、控制、决策、信息等相关职能。预测与分析是会计反映职能的深化和分解,决策和控制是监督职能的拓展与延伸。所以会计职能还是反映和监督两个基本职能。大方向上我们依然要抓反映和监督这两个重点,具体工作中要有所细化,这样才能有所兼顾又不至于偏废。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细分的职能作为了解,预测职能:对现阶段的事业单位来说就是做好单位预算,配合领导做好资金争取工作,做好开源节;分析职能:在单位预算执行的前、中、后,分析差距,找出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进而有效利用资金;控制职能:是指调控单位的经济活动,使其顺利达到设定要求的活动;决策职能:就是优选方案的过程;信息职能:有效获取有用信息为单位总目标的实现提供决策支持。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职能的措施。

(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反映职能的措施

1.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改善和优化。事业单位要在核算中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加强财务核算工作并加以优化。要加强相关记录内容的审查工作并做好分析,为会计核算的优化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2.加强权责发生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事业单位要加强权责发生制的应用,以充分利用权责发生制的优势,强化对流动资金、固定资产、负债的管理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财务数据,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更有效、更精确、更连续。

3.加强会计核算的监督检查。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资金使用规范性、资金效率、资产清查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积极落实会计账薄、会计凭证、会计工作人员等全面工作,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成果及质量。

(二)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措施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措施:

1.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责任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责任制,使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及部门分工明确权利、义务,使得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有所遵循,通过内部责任制的执行与落实,细化工作责任,真正的起到约束监督的作用,保证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工作的整体发展。

2.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责任制度。加强会计监督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监督责任制并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有关政府管理部门要根据政策法规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监督责任制度,并监督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这是事业单位外部的监督检查责任制度,通过制度的落实完善,拧紧监督的螺丝钉,举起监督检查的远光灯,使一些灰暗的行为无法藏身。事业单位自身也应加强内部的监督检查工作。这既是提前预防,更是对同志的保护。通过内外共同努力,有效强化会计监督责任制,有力保证整个会计工作始终处于良性轨道。

3.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要通过优化预算管理来加强监督工作,从源头做好财务支出的规划管理工作,同时在核算中对照预算内容完成相应的会计审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促进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不断完善、提高,通过实际工作的反馈,发现财务规划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的指导工作。

四、如何更好的发挥事业单位会计职能

(一)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要与国库集中支付制相结合,推动单位预算工作的提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财政授权支付,是对从预算审核批复到下达计划指标,再到财政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划款整个过程的监控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虽然不改变各部门、单位的支出权限,但是其能有效的建立预算监督执行机制。国库资金的最终掌握权在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最终是否支付。财政授权银行将资金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而不是事业单位直接划付。很好的解决了强化财政监管的同时保证了单位自身的独立性。

(二)强化横向、纵向的沟通与协作,健全完善内控

加强会计工作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求提高了。既要做好财务这个本职工作,又要成为单位内部的桥梁和纽带。要强化横向间的紧密交流与合作机制,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动态协作机制,认真收集意见建议,及时沟通反馈,使财务工作能更好的建立在沟通与理解的基础之上,随时掌握各项工作的进程,摆脱以往财务工作与具体工作脱节的局面。做到事前审核,事中监督控制,事后内部审计评价的内部控制流程,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的更扎实有效,有力提升会计职能。要结合单位自身的业务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和办法,细化工作。工作中时刻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避免消极抵触。纵向上要及时加强跟上级部门,单位主管的沟通,积极争取工作上的支持与帮助,为单位各项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提高预算质量强化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第一个环节,重要性不言而喻,与事业单位整体工作密不可分,它的精准性体现了一个事业单位管理的水平,预算管理工作好的单位预算编制工作与实际工作切合度高,可操作性性强,单位的整体沟通顺畅,工作计划性强。反之则相反。只有预算编制的水平提高了,编制准确性提高了,符合实际了,在预算执行环节才不会打折扣,预算执行的才彻底,才有主动性。

2.落实预算管理责任,具体到人。预算执行是一个多部门多环节共同参与的过程,与预算编制的水平高低息息相关,与参与执行的部门和参与人员关系紧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过程,是一个事业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事业单位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预算管理总揽全局并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对各部门预算负总责,要层层细化责任到人,落实考核指标。财务部门负责总协调,落实沟通交流工作,对外负责预算总的实施工作,监督预算执行效果。

3.通过自身业务学习,加强会计业务水平。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是单位的重要工作,它涉及到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想做好会计工作必须要了解单位总体工作情况及业务部门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不断调整的各种法规政策,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以适应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随时解决新问题。

五、结束语

本文对事业单位会计职能及加强会计职能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促使事业单位应更好的加强单位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相关工作建设,确保会计整体工作可管可控,从而保证单位财务健康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职能会计核算
职能与功能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