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8-07-15孙佳辉宫旭东董鸿飞

时代金融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级职称文化产业贸易

孙佳辉 宫旭东 董鸿飞

(沈阳工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一、文化贸易理论概述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二)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是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文化产业是一种在供给文化消费品过程中获取利润的经营性活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等活动具有经济功能,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和就业岗位。二是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基础的高端行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以创意为先导,以科技为支撑,围绕文化所开展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制作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基础。依靠创意而不依赖自然资源是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传统产业的显著特征。三是文化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以创新为动力,重视对最新科技成果的运用,生产、运输和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具有很高的附加值。

二、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现状与问题

(一)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现状

1.对外文化贸易的规模与总量。我国的对外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以及国内文化产业的支持下,已经由2002的350.88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1485.47亿美元。截至2013年,对外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相比2009年上升了4.24倍。除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对外文化贸易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可见,我国的文化贸易规模与文化贸易总额在不断的扩大与上升,总体保持稳定的状态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也在不断的扩大。2011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为4084.17亿美元,我国文化贸易额为350.88亿美元,仅占8.26%,2010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比重突破20%,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的扩大,直至2014年,该份额达到27.33%,约占世界市场的四分之一。可见我国文化贸易上总体保持贸易顺差。

2.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规模与总量。对外文化贸易总体分成文化货物贸易与文化服务贸易,目前我国的文化贸易出口结构中,货物贸易占据绝大部分,但是对文化服务贸易不能小视,二者在商品性质上是不同的,文化货物产品大多是工业加工产品,可复制,仿造来增加贸易额,但是服务文化贸易更多的是需要这个文化产业的创新点子和科学技术水平,没有了设计源头,往往也就缺失了订单,因此文化服务贸易的状态更能反映文化贸易的总体水平,我国以个人娱乐服务为代表的文化贸易出口产业目前正在面临这个问题。

(二)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问题

1.核心文化服务贸易出现长期逆差的问题。最新的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核心文化服务贸易进口额为2739.289万美元,而出口额为919.321万美元,逆差有2712.01万美元。在更早的时间,2014年进口额为1514.12万美元,出口额为17.32万美元,数据可见,我国核心文化服务贸易规模比较小,同时出现长期比较严重的逆差,出口额远远落后于进口额,有的甚至达到十几倍,与此同时在全球核心文化服务产品的份额中也仅仅占了极少的一部分。核心文化产品的贸易额更能表现一个国家文化竞争的层次,而且核心文化产品竞争力弱会渐渐威胁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

2.文化贸易结构问题。我国文化贸易对象主要集中于北美与亚洲周边国家,这种单一相对集中的结构不利于规避风险,降低危机的承受能力,一旦出现经济不景气或经济波动,这种影响会迅速蔓延干扰到我国的文化产业。数据表明,2013~2016年,我国出口国家类型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比例占据62.17%,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中国香港、日本、德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其中美国的进口额占了三成,其次是日本和中国香港两大市场,三者占了60%,虽然到2015年这一比例缩减到45%,但依然占据近一半出口市场。我国的出口结构过于集中和单一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3.文化产业中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多少、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多高,这两方面因素会直接作用到产业的产值与质量。它能够间接反映产业的规模和状态。以2010年到2016年文化产业从业人数与高级职称人数调查数据为例,2010年我国文化从业人数为1974156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为42388人。截至2016年我国文化从业人数为264231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为64953人。同比10年从业人数上升7.8%,总体来看,我国从事文化贸易的人员整体保持连续较快上升。但是在高级职称从业人数上来看,并不乐观。整体上升幅度较小,并且在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中连续多年缩小,虽然波动并不是特别明显。但至少可以看出高级职称的人才有一定缩减和流失。人才往往代表着创意与技术的源泉,而我国在人才上尤其是从事专业文化贸易的缺失限制了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

三、政府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人才

推动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首先政府要充分注意发挥高校的资源,加强对高校的建设与投资。要加强对有关文化贸易的专业人才的重点培养,注重专业人才跨领域、跨专业的培养,打造具有全球化思维、多学科思考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推动结构调整,注重核心文化服务贸易发展

政府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要重点培养骨干示范企业,让其成为产业标兵,鼓励同行企业学习,在行业形成相对统一的标准。其次,鼓励将资源整合,将资源集约化、专业化。改变以往资源粗糙利用的现象。最后,发挥货物贸易的优势,去推动比较落后的服务贸易,为核心服务贸易提供更好的支持。

(三)制定完善产业政策与法规,加强行业监管力度

政府需要根据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制定有利于企业融资的政策与法规,缓解企业在成长初期资金短缺对其造成的压力。同时也要加强对违反行业规则企业的惩罚力度,打造一个健康、阳光、公平的法律与监管环境。尽可能的让企业安心搞发展,减轻在政策上的压力与行业乱象的干扰。

四、企业的努力方向

(一)企业要加大科技投资,增加产品科技附加值

企业要努力搞科技,加大对科技的投资,行业内部多进行科技交流,形成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企业应该要制定科研计划,加强与高校合作,将生产经验与最新理论成果相结合,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与水平,让我们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走进更多的国门,促进我国文化战略的实现。

(二)企业要努力打造全球知名品牌

品牌背后是广阔的市场,广阔的市场里有能够推动产业、贸易成长的利润。因此,打造品牌对于企业来讲十分重要。企业应该借鉴美国等优秀国家中行业老大的成功经验。制定品牌计划,提升产品质量,积蓄力量打造中国品牌,提升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

猜你喜欢

高级职称文化产业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看各省职业农民如何拿到高级职称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贸易统计
上海 率先实施高级职称全行业评审
文化产业
江苏省卫生高级职称评价要素的探索及思考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