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

2018-07-15

时代金融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分摊账户维度

费 琼

(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11)

管理会计是银行验证战略定位的正确性、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绩效评价、实施风险定价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价值管理对财务信息提出的新要求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提出了挑战。财务会计在记录企业活动时由于注重合规性而往往受限于会计准则和法定报告要求的限制,不能为企业提供详细灵活的会计信息。相比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从而根据描述结果提出管理和控制手段,对未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管理会计系统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效果对银行精细化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管理会计的全面应用我们才能知道哪些事情我们做正确了、哪些事情是正确的但我们没有做正确、哪些事情是不正确的,同时将对全行的战略决策、贷款定价模型的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及合理的资源配置等起到关键作用。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管理会计系统的实施来解决。加快银行发展,处理好管理与绩效、规模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从而实现银行的稳健与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的内容

管理会计体系建立在一个以经济利润衡量指标的基础上。经济利润方法论将允许银行的管理层更好的理解公司内部价值创造的来源,引导业务人员向最有效提高股东回报的地方提供资源。以创造价值为导向的战略思想是大多数公司成功的基础,连续不断的创造经济利润,公司的价值才能不断提高。

以经济利润为核心的管理会计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先进的设计框架,应包含资金转移定价(FTP)、成本分摊(CA)、经济资本(EC)、多维盈利分析(PA)。

(一)资金转移定价(FTP)

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使银行建立了一个公平、一致的内部转移价格计算体系,并协助银行进行内部业务部门和“司库”之间的资金交换。资金转移定价的应用使正确衡量业务活动的净利息收入变为可能。它将利率风险从业务部门中剥离出来,集中在一个独立的部门进行管理,这样可以保护业务部门业绩不受利率波动风险影响。

内部资金定价方法一般采用直接期限法、移动平均法、偿还期限法、现金流加权期限法等;收益率曲线依据不同币种和业务属性(存款、贷款、资金)以及相关资金市场定义多条曲线。从外部市场环境获取基准利率曲线,并依据商业银行的战略导向及所处当前的市场环境在基准利率曲线的基础上,编制内部的资金定价曲线。同时从业务系统获取各业务产品的现金流信息。现金流信息是整个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计算基础。其中定价方法决定了单笔业务定价期限的计算算法,也就决定了基于更多现金流属性模型的计算过程。在实施过程,也要考虑FTP处理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建立与经营单位之间通畅的反馈机制,不断调整。

(二)成本分摊(CA)

将某成本中心在特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各项成本,以合理的分摊原则向受益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产品、客户经理、客户、账户等成本接收对象进行分摊,以充分反映成本接收对象所应该承担的成本信息。

在整个业绩管理中,全成本及其他收入的分摊居于重要地位,是业绩管理建设成功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科学的成本分摊是建立在作业成本的流程基础上,其不仅仅是成本的一种分配计算方法,更是银行成本管理的重要流程。尽管其完全合理还需要有很长的一段路,但我们要力争建立相对合理的分摊体系,既“说得通”,也“行得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繁杂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发现并降低不合理的成本,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初步考虑是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根据各项成本的特性建立不同的分摊因子库及分摊规则。在分摊路径上,首先,将总行部门及分支机构的内部部门划分为管理中心(例如财务会计部)、支持中心(如公司银行管理部、个人金融部)、利润中心(例如金融市场部)。然后确定分摊步骤:第一步,进行费用还原,按受益机构还原到各责任中心;无法确定受益机构的记入公共中心;第二步:公共中心向管理中心、支持中心、利润中心分摊;第三步,管理中心费用向支持中心、利润中心进行分摊;第四步,支持中心费用向利润中心分摊;第五步,利润中心费用向所辖业务账户分摊。通过这种“瀑布”式的分摊方式,根据成本动因,其分摊范围逐级锁定,分摊的层次及路径更为清晰,充分体现成本管理流程,其合理性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经济资本的计量(EC)

经济资本就是根据产品、或者业务线,或者客户的自身风险情况,进而分配相应的资本来定量反映其风险特征。例如,两种产品相比,波动性越大的那个,就需要越多的资本来支持。逐步将经济资本计量由考核手段向资源配置导向手段转变。对于信用风险,初期在数据暂不能支持模型应用的情况下,采取内部系数法进行计量,总量控制、差别对待,根据不同的产品、行业特点制定不同的经济资本分配系数,针对公司、个人、资金条线业务分别采用债项评级法或经济资本系数法,计算单笔账户经济资本。结合商业银行的战略规划,利用其导向作用调整资产配置方式。条件成熟后,推行模型计量的方法。

(四)多维盈利分析(PA)

多维盈利性分析是管理会计的结果体现。多维盈利性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成本分摊和经济资本的结果为计算基础,为不同管理层提供多视角统一信息来源的盈利指标和绩效结果。以经济利润为核心的管理会计系统的综合性的框架将会更加紧密的结合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变,并能够更有效的推动银行的管理变革。在管理会计系统中所进行的分析,维度是多种多样的, 如业务线,单一产品,产品组,客户、客户经理、账户等。不同维度的盈利性分析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求。例如,从客户经理的角度来看,他可以分析出他所管理各产品、各账户的盈利性。

1.盈利分析维度确定和划分的原则。

(1)独立性原则。

维度是一种视角,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概念。管理会计上定义的维度既包含盈利性分析的对象,也包含成本归集的对象。从定义的本质上来说,每一个维度都应有其区别于其他维度的独特的属性或者性质。

(2)系统性原则。

管理会计是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结构系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因此在维度的设置上,这种系统的特殊性应得到充分体现,也就是说,维度的确定应尽量系统性地涵盖较为全面的管理分析视角以满足更多层面的需求。

(3)可获得性原则。

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质量性是管理会计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因此,定义的每一个维度,在其后续的成本分解及盈利性分析中均需要保证可从相关系统中获取到直接或可加工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维度定义的有效性。

(4)管理需求驱动性原则。

实施管理会计的目的通过完善全行成本分解体系,建立多维度的盈利性分析体系来支撑全面预算管理、量化的绩效考评体系、支持产品定价和客户发展,进而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因此,管理层的需求决定了维度的设计思路、方法及范围。

2.盈利分析最小盈利维度-账户。

管理会计盈利分析的账户为银行对客经营性账户,但受限于银行业务系统功能限制或银行内部管理需求、业务自身特殊性等因素,仍然会存在一部分没有实体账户的情况。为了满足管理会计账户盈利分析的需求,需要在管理会计系统设置三类账户:

(1)客户账户。经营性账户,该类账户都会有对应的客户信息。

(2)内部账户。该类账户在银行没有账户信息管理,对于这类账户按照客户管理模式,一个客户设置一个账户。这类账户多见于同业机构客户。

(3)虚拟账户。该类账户在银行发生交易,但在银行没有对应客户管理,对于这样账户在各利润中心下设置一个虚拟账户,统一管理这些交易信息并集中分析。

有了上述三类账户,就可以在管理会计系统中管理全行所有账户,并基于这些账户的盈利分析,账户与各类维度的映射关系,获得多视角的盈利分析报告,为管理层、决策层提供丰富、视角多样,但盈利来源一致的分析报告。

3.盈利分析维度-多维度交叉分析。由于所有维度信息都是建立在账户层次,即所有维度与银行最小盈利单元建立关联关系,因而管理会计不仅可以提供上述维度的盈利分析报告,同时可以支持多维度的交叉分析,如机构+条线,机构+条线+产品,机构+条线+产品+客户,等等。例如通过分析某一区域内的产品盈利性,可以帮助银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营销活动。

三、管理会计系统的应用总结

管理会计为商业银行开启了知识经济时代精细化管理之门,管理会计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重要的是员工思想和理念上的转变。传统的银行管理体系往往以净利润作为最终的经营结果,而忽略取得这些利润所占用的资本。这样的理念就导致银行的行为模式粗放化,大量的资本被投入到利润高的项目上而没有考虑这些资本的使用效率。使用管理会计来支持以RAROC或EVA为最终经营结果指标的管理体系,可以保证银行的经营行为向精细化转变,保证决策者注重资本的价值创造。同时,管理层通过RAROC或者EVA来考核下级经营部门的经营效率,可以有效的约束它们对资本的使用需求,提高资本约束力。

通过建立账户级的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完善“瀑布式”的全成本分摊方法及规则、优化经济资本计量手段等工具,建立起科学的多维度业绩评价体系,实现对最小颗粒度“账户”的业绩评价,即计算出每个账户的“EVA”,这样就可以从任一维度进行归集,从条线、机构、部门、产品、客户、客户经理不同维度进行业绩评价,不同维度均可以从逻辑层面独立生成利润表,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通过加强与经营机构之间的宣贯、沟通及反馈,逐步推广应用及调整,最终实现“资本、风险和收益”指导思想下的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

猜你喜欢

分摊账户维度
一种均衡协作配送子联盟满意度的成本分摊方法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父亲的股票账户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无形资产转移定价视角下的独立交易法与公式分摊法之争:发展中国家何去何从?
基于潮流跟踪的网损分摊新方法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