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文物的声音 感知历史的温度
——以右江民族博物馆藏碑刻展示为例

2018-07-15麻晓荣

文化产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归流碑刻

◎麻晓荣

(广西右江民族博物馆 广西 百色 533000)

碑刻是石刻的一种,是我国现存古代文物中数量较多,内容较丰富的一类,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资料。碑刻资料具有双重性,既反映区域社会和民间生活,也反映国家或地方性制度[1]。右江民族博物馆藏的碑刻,是研究广西壮族地区土司制度,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见证民族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

一、右江民族博物馆藏碑刻保存现状

右江民族博物馆藏14通碑刻,为调拨、有关单位捐赠而得。碑刻年代从清代至民国时期,其中记事碑7通,革陋碑3通,诉讼案例告示碑1通,祭祀碑1通,政府褒状碑1通,水月宫匾1通。碑刻石材选用青石,碑文多为楷书。

为加强碑刻的保护和利用,丰富展览内容,右江民族博物馆利用馆主体楼外檐廊道进行碑刻展示。廊檐可遮阳挡雨,利于碑刻的保护。碑廊地面填土加高,铺种草皮,廊道围沿点缀卵石。碑刻底座以混凝土浇筑,嵌入碑石。碑刻沿墙而立,与飞檐琉璃,自成厚重古朴的展示空间。

二、碑刻内容简述

右江民族博物馆藏碑刻以史料价值为重。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反映改土归流期间,清政府对桂西壮族地区的管理。如《详奉院道府各宪禁革陋规碑记》《万古流传告示禁革陋弊告文》《奉宪严禁积弊告示碑》《永安主佃告示碑》。二是有关西林岑氏家族的碑刻。如《修建西林县岑氏宗祠义学叙碑》《重建西林岑氏祖祠捐款数目碑》《重建西林岑氏祖祠费用开支碑》《岑氏祠堂买田数目碑》《凌云、西隆、西林三州县祭祀岑毓英碑》。三是《捐资修建那毕码头碑》。

(一)改土归流期间清政府对广西地区的管理

第一,《详奉院道府各宪禁革陋规碑记》。碑高154cm,通宽91cm,厚18cm。征集时为群众生活所用,破损较严重。

该碑立于清雍正五年(1727)三月。西林县正堂韩到任后,“查有陋规,当即悉行出示禁革。”“一项查边。凡新官到任后,示期亲往四乡查勘地界,名曰查边。先差各后分往各亭,唤齐该亭头人议派查边银两。……每亭或议派一百二十两以至一百四十五两不等……是名为查勘地界,而实则派收规银也。”“一项舆图。查系票差各役前往各亭催画舆图,然各亭从来并未绘缴舆图,每亭例规银缴三十两,门包银二两,门子银一两,书办银约三四两不等。……相沿成习,民受其累。”

韩将县治下存在的六款陋规逐一列出。明令不得以“查边”“舆图”“造册”“过山礼”“修理”“采买”等为由,向民众索取钱财,累民增负。“奉署总督两广部院阿批,仰广西布政司会同按察司转饬该县,分发各亭勒石永禁,以垂久远。”命官吏、土目遵照执行,免除民众多年的盘剥之苦。

第二,《万古流传告示禁革陋弊告文》。碑高125cm,通宽68cm,厚16cm。碑刻左下角残缺,存在风化现象。

该碑立于嘉庆二年(1797)。刻石列出36条禁令,明确官吏、官亲不得借公务、下乡、采买、征收钱粮、诉讼纠纷等乱加摊派,勒银索粮,不能以衙门日常所需、用房修缮、巡值操练等为由,扰民苛索。如:

“地方文武官巡察需索过山银两应行禁革,如有踵仍前弊,官则严参,役则重治。”“地方办公需用物件,一概发价平买,如有短价勒派,分别参究。”“差役因事下乡诈索使费、轿钱者,从重严办。”“保正、把事盖造房屋,每向村民索取物料。今永远禁革,违者从重究办。”“凡有新官到任,号书钻营使费,茶房征收钱粮,与里正、官差勾通,不许自封投柜,甚至以完作欠,重复追征。今永远禁革,违者重究。”

禁令的颁布,以示清政府整饬吏治、革除陋规的决心,是封建中央王朝缓和广西地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强对南疆壮族地区管理和控制的具体措施。

第三,《奉宪严禁积弊告示碑》。碑高141cm,通宽68cm,厚11.5cm。

“西林县改流时,旧有土族潘、许、岑、覃四姓,充当里民,苛索派累。”原土官及其后裔成员被清政府委派为“里民”“亭差”,以及世袭头人。“该县钱粮自国初改流以来,久已纳有定额。”他们利用征收赋税之权,进行额外加征钱粮,为民所累。“为此,示谕西林军民人等知悉:……所有亭差各目,永行革除。毋许土棍奸民复行私设,扰累闾阎。……毋 得混行设立头人,滥派浮收。”这表明清政府对土司势力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严正态度,明令禁止设立“亭差”“头人”,以纳粮、修路等事由扰民敲索。如有再犯,“许尔等据实指名呈控,定即严拿,从重究治,决不宽贷”。

该碑刻主要反映了广西壮族地区土流赋税之争的情况,对研究清王朝与广西当时的土官及其后裔成员的矛盾与斗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

第四,《永安主佃告示碑》,如图1所示。碑高141cm,通宽60cm,厚13cm。

图1 永安主佃告示碑

该碑是“加五品衔、赏戴蓝翎西林县查案委员补用县正堂杨,署理西林县事补用县正堂加五级记录五次陈”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十一日。记录一宗佃户抗租堂审案例。西林县查案委员会传业主、佃户两方堂审,双方出具证据。“该岑祖培等则呈出伊之先人历年控经各府县发给岑姓管业册照、告示等多件。悉与旧存判断卷宗相符。”业主提供的证据确凿,核实无误,堂审判定那比田地山场属岑姓之业。“惟据岑祖培等人自称人力单薄,不能管理,情愿归入祠堂作蒸尝,自应准如所管。”堂审还判决,五佃户需照常纳粮供差并交纳租钱350文,按年交给岑氏宗祠值年管事人收管。若有抗缴纳租钱,从严从重惩罚。该碑保存较为完好,对研究壮族地区清代—民国时期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二)有关西林岑氏家族的碑刻

第一,《修建西林县岑氏宗祠义学叙碑》。残高71cm,通宽54cm,厚13cm。

该碑于光绪六年(1880)立,地点应在今西林县那劳宫保府内。这是一篇序言,内容主要是介绍修建岑氏宗祠义学的目的和意义,激励岑氏子孙努力科举,以光宗耀祖。

第二,《重建西林岑氏祖祠捐款数目碑》《重建西林县城岑氏祖祠经费开支碑》(图2),两通碑刻为岑毓英、岑毓宝等于光绪十五年(1889)三月十二日立。分别记录重建岑氏祖祠捐款人名单、出资数额及各项经费开支。

图2 重建西林县城岑氏祖祠经费开支碑

第三,《岑氏祠堂买田数目碑》。碑高145cm,通宽65cm,厚11cm。

碑文记录了从光绪三年(1877)至光绪十五年(1889)西林县岑氏祠堂购买田地、山林的地点、数目及经费情况。

第四,《凌云、西隆、西林三州县祭祀岑毓英碑》。残高65cm,通宽76cm,厚12cm。

凌云、西隆、西林三州县乡绅为纪念功勋卓著的云贵总督岑毓英,刻石记录岑毓英的丰功伟绩,以激励后人。可惜部分碑身丢失,以致立碑年代不详,碑文不全。

(三)《捐资修建那毕码头碑》

碑高110cm,通宽71cm,厚7cm,共两块。

该碑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立。记录的是民国年间,百色当地乡绅及民众捐资修建那毕码头一事,列明捐款人名单、捐款数额及开支情况。

三、讲述碑刻故事

碑刻展示是右江民族博物馆开展乡土历史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直观教材。鉴于碑刻的展示形式较为单一,碑文为竖式繁体字,无标点符号,有的文字笔划浅淡、模糊或销蚀,对于没有传统文字功底的普通观众来说相对吃力、晦涩难懂。如何利用这一教材,解读清代—民国时期中央集权与土司制度交集下的桂西壮族地区社会面貌,让观众从碑文记载的人或事,探究过往,引发思考,是碑刻讲解的重点。

(一)解读历史:时代背景下的壮族社会变迁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包括百色在内的广西正式划入中国的版图。百色唐代始设立羁縻州县,宋代继之,元代确立土司制度,明代的土司势力达到全盛时期。简单地说,土司制度就是封建统治者通过少数民族的自治来实现对边疆的统治,是一种间接统治。百色羁縻土司制度经历了1300多年,境内土司文化遗存丰富,而石刻碑文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文物遗存。

《详奉院道府各宪禁革陋规碑记》立于清雍正五年(1727)三月。清雍正帝即位后,高度加强中央集权,亲自指挥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广西土司也在其列。改土归流指的是革除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官职,委任朝廷流官管理地方,实现清政府的直接统治。西林县康熙五年(1666)改土归流,到雍正帝改土归流时经历了60多年。在清朝允许岑氏土司政权存在的背景下,土司势力和流官相互勾结,沿袭陋规,土民所受的苦难依旧。韩到任后,体察民情,列出陋规,立碑示众责令革除。这是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颁布管理制度的重要载体和特殊形式,是清政府对广西壮族地区的统治不断强化和深入的具体表现。

《万古流传告示禁革陋弊告文》是嘉庆二年(1797)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广东广西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晌、世袭散秩大臣、骑都尉觉罗吉庆所立。觉罗吉庆身兼数职,到泗城府督师剿匪,明察民间,列出36条禁令。内容涉及官衙管理、官吏履职、赋税征收等方面,可见当时官吏的专横不法,贪腐成风,对地方民众压榨之狠,经济掠夺之盛,农民负累重重,各种矛盾的激化,加剧了社会的动荡。碑文指出官吏应守法亲民、廉洁奉公,明令官吏不得以执行公务、管理官府、个人事项等为由奴役百姓、压榨勒索,违者重究。体现了清政府重视吏治,革陋除陈,减轻民负,以稳定边疆社会,维护清政府统治。

《奉宪严禁积弊告示碑》立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讲述的是清政府与土官势力的赋税之争。清康熙五年(1666),上林长官司改土归流设西林县。雍正五年(1727),泗城土府改土归流。雍正七年(1729),西林县归属泗城府管辖。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广西壮族地区改土归流已有140多年,但清政府并没有把原土官辖区的财政完全收归。原土官及其后裔的成员利用征收赋税之权,额外加征钱粮,剥削土民。改流后的泗城府,有的“系土府官员自治”,有的“系世袭头目各管其所部”“人民听其土府,极难约束”。可见当时的壮族地区,清政府和原土官势力在政治、经济上的矛盾并未解决。该碑文反映的就是上述矛盾,以及解决此种矛盾的措施[2]。

《永安主佃告示碑》记录的是一宗主家与佃户租税纷争案例。堂审判决佃户败诉。从判决结果看,改土归流后,土司制度逐渐崩溃,但地方政府需要通过确定地主的土地及其租佃关系,以此维护封建社会的基础[3],否则,封建王朝统治的根基就会被动摇。判决结果表明,土司政权的存在并不能阻止土司势力在不断地被削弱[3],证明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取得实效。从案例的事由看,佃户抗租的原因是封建地方政府与土官后裔成员二虎争羊,同时在佃农身上榨取血汗。甚至土官后裔成员之间你争我夺,交相压迫佃户。佃户不堪其苦,寻求减轻重负的渠道,抗租是他们的抗争方式之一。这对于朝廷来说,将会影响国课的征收,赋税承担者人数的减少,无疑是危及统治的根本大事。所以清政府把这个激化民族矛盾的大事刻石示禁,以期壮族农民“早完国课”,否则“自干吝戾”,严惩不贷[2]。从佃户抗争的结果看,他们的租种权利得到确认,租税负担有所减轻,租佃关系逐渐成为广西农村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3],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上述4通碑刻立碑的时间都在改土归流期间,说明当时“流土并治”的广西壮族地区,封建政府和土司势力既存在冲突矛盾,又保有互利和牵制关系。改土归流具有局限性,但并不影响改土归流政策的不断推行,更不会阻碍清政府实现“大一统”的目标。改土归流把部分土民从土司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有利于土司统治区直至整个广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破了土司独霸一方、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4]。

(二)名留青史:西林岑氏家族的“一门三总督”

碑廊中有5通碑刻与西林岑氏家族有关。晚清时期,蛰居偏乡僻壤的西林岑氏家族走出了三位总督,分别是岑毓英、岑毓宝、岑春煊。岑氏“一门三总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云贵总督岑毓英少年聪颖好学,刻苦过人,青年从军,文武双全,先后平定云南地方叛乱,主办台湾防务,出关越南抗击法国侵略,一生功勋卓著,官至云贵总督,获赏穿黄马褂加兵部尚书衔,领太子少保、一等轻骑都尉等封号,是满清朝廷倚重的封疆大吏。1889年病逝,追晋为“太子太傅”。

接替岑毓英代理云贵总督的是其三弟岑毓宝。岑毓宝早就在大哥营帐里充当“军师”角色,且骁勇善战。跟随岑毓英征战云南,抗击法军,军功赫赫。

岑毓英的三子岑春煊秉承其父的强直果敢,号称“满洲之虎”,曾任广东、甘肃布政使,陕西巡抚,两广总督等职,赏穿黄马褂太子少保称号。他为官清正,铁腕肃反,广兴教育,培养人才。他在任职的地方,先后创办了20多所新式学堂。1901年出任山西巡抚时,创立新山西大学堂(今山西大学),开创了我国近代教育中西合璧的新篇章。任四川总督时创办四川通省大学堂,是四川大学的前身。倡立的广东法政学堂是中山大学的前身之一。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岑春煊功不可没。

岑氏“一门三总督”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边疆安全和发展民族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壮族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 的一笔。

(三)爱国至真:澄碧河畔走出的文坛才子

这两通碑刻立于1932年,记录的是百色当地乡绅及民众捐资修建那毕码头一事。当时的右江河商船往来频繁,但那毕码头年久失修,给往来商户及民众带来极大的的不便。县署号召当地乡绅及民众捐资修建,多位乡绅慷慨解囊,码头得以修建成功。

外观、内容都很平常的碑刻深究起来让人意外。碑文提到“梁全泰”的掌柜梁星坡,是修建码头和动员捐资的主持者,他是梁宗岱的父亲。梁宗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集诗人、评论家、法语教育家于一身的翻译家。他祖籍广东新会,1903年9月5日出生在百色,曾在百色小学读书一年。后回乡读书。梁先生少年得志,年仅16岁就被誉为“南国诗人”。1924年赴法国留学。在国外留学7年,学习德、英、法、意等国语言。28岁留学归来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任教,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是中国现代外语教育尤其是法语教育的开创者之一。梁先生被称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丰碑”。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歌德《浮士德》(上部)蜚声海内外。

修建那毕码头的1932年,29岁的梁宗岱已经在北京大学任法语系主任兼教授。梁先生在百色生活将近三十年,他的诗文中流露的真与美蕴蓄着故土情结。梁家有制药施医的传统,梁先生得承衣钵。1944-1956年,他隐居百色期间,游走山野,采摘植物,研制草药,治病救人,不计报酬,体现了乐善好施、平等仁爱的精神。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4次拒见蒋介石。与教育家雷沛鸿在百色创办西江学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报国之志。

四、碑刻拓印体验

观众参观结束后引入碑刻拓印体验环节。

(一)拓印活动的准备

拓印体验活动的工具和材料由馆方准备。馆方邀请有关专家刻制规格不等的碑刻,体积重量以适合不同群体观众体验、便于操作为宜。

碑石内容针对不同的参观群体设计。如书法爱好者——出自馆藏碑刻的代表性文句,古代、现代书法名家碑刻,历代文人、名仕描写百色风光、风土人情的古诗词。如梁宗岱的诗句“当时澄碧江头见,曾向江神深许愿”“我只行吟山泽畔,暗祝一帆风顺”等。学生群体——励志、国学经典(摘录),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老年观众——寓意吉祥的“福寿”“和乐满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低龄孩童以生动活泼的动物图像、花草叶纹样、十二生肖碑刻为主。

(二)拓印体验的工序

拓印工序可分为上纸、敲打、上墨、揭取四个环节。整个过程由馆内专业技术人员示范、指导,以墨拓为主。

1.上纸。干上纸:将裁好的纸平铺在碑石上,用喷雾器对纸均匀喷洒。待纸张湿润,用排刷刷平。湿上纸:先把纸张折好浸水,取出后用毛巾吸附多余水分。一边上纸一边用棕刷刷平纸面。两种方法的上纸过程须避免纸张出现气泡或皱褶,确保纸面平整。

2.敲打。上纸后,用打刷敲打纸面。用力要轻且均匀,以字字凹入、字口清晰为标准。

3.上墨。纸色泛白时可上墨。拓包吸墨均匀后,从碑石空白处开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补拓时墨痕要依次相压,不留空隙。蘸墨由淡到浓,多次补拓,达到均匀一致的整体效果为佳。

4.揭取拓片。上墨结束后,待纸张八九成干的时候取下,整个拓印过程结束。拓片自然阴干后可以折叠收藏。

五、结语

参观碑廊从看碑刻、听讲解,到做拓印的动手体验,是学习知识、探寻历史、了解文化的过程。而体验参与则引领观众的思考求知进入另一阶段,这个过程既是劳动创造,又能接受文化熏陶,既能体验书法艺术的魅力,又可分享拓印收获的乐趣。这个过程让“高冷”的碑刻,变得亲民而鲜活。

聆听文物故事,感受历史温度;体验传统技艺,传承优秀文化,这是碑刻展示的初衷。展示+宣讲+体验,是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研究和利用的综合实践,是展教活动的拓展延伸。如何在文物展示、合理利用、社会教育的既有常规上变化、创新,并取得成效,是文博从业者面临的新课题。正如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所说,对文物和文化的热情,业已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激励文物博物馆从业者继续思考和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方法[5]。

猜你喜欢

归流碑刻
清代湖南“苗疆” 改土归流时间与秩序考论
——以雍正《硃批奏折》为中心
“中甸之争”:清初丽江改土归流原因探析
从明清时期土官与流官的权力变替过程看蒙化地区的改土归流
碑刻
黄永年先生的碑刻学研究与拓片收藏
明清豫西北戏曲碑刻所见的“会”与“会首”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古交千佛寺戏曲碑刻浅论
近三十年来清代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研究综述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前期西藏东部盐井社会状况及周边环境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