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历史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14祝莹
祝莹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8-0153-02
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的高考试题都是引用新材料,或者是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第二卷,25题、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这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科举制。对于“科举制”这个历史概念它的作用在于扩大了统治基础,学而优则仕,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中去,进而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因此D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化;B项错误,科举制无法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项也与事实不符,科举制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历史概念是人们在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抽象概括而成的,他揭示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因而加强历史概念教学,必须明确历史概念的分类,掌握它们形成的方法。历史概念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理论概念,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共性和个性,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偶然性和必然性,继承和发展等等;一类是历史知识概念、它包括教材里的所有内容。以下就这两类历史概念的形成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
1.历史理论概念的形成
历史理论概念是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指南,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当怎样指导学生形成和掌握这一概念呢?笔者认为:
第一,应该结合历史教材内容,适当讲解,适时形成,不断渗透,贯彻始终。
第二,史论结合,加强训练,认真讲评和引导,史论结合是形成历史理论概念的又一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史论结合的练习题进行训练。交给学生解答这些题目的思路和方法。
2.历史知识概念的形成
历史知识概念源于史实,掌握基本史实是形成历史知识概念的基本条件,但只记住一些杂乱无章的历史知识而不真正理解它,就不能说真正形成了科学的历史知识概念。因为“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内在联系。因而要真正掌握历史知识概念,准确无误地解答问题,仅仅靠机械记忆是不行的,必须善于掌握形成历史知识概念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概念的方法主要有:
2.1定义法。
要抓住每一历史知识概念都有特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原因、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定义法就是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用高度概括简洁准确的语言给历史知识概念下定义。只有对史实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比较,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定义。否则就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回答问题就容易混淆不清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2.2启发讲授法。
教师生动形象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是学生感知历史现象和理解历史本质,形成历史概念的主要方法。历史毕竟是过去的东西,不可能重演,但可以再现,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把史实再现出来,使学生產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便于学生形成历史知识概念。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个历史知识概念事先设计好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与学生问和答的教学双边活动,把学生的历史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深入,直达历史知识概念的内核。
2.3比较法。
比较法在历史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最能让学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增强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众所周知历史发展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的,而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因受一定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有它们各自的特点。用比较法可以找出它们的共性和发展规律,在比较中形成历史知识概念。对历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制度等,只要有可比性都可以进行纵的或横的比较。例如:可以把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作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就能很好的掌握这三个制度的特征,掌握其历史知识概念了。
3.历史概念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正确处理历史理论概念教学与历史知识概念教学的关系。历史理论概念是形成历史知识概念的灵魂,历史知识概念的形成也为历史理论概念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历史知识概念教学只有在正确的历史理论指导下,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否则,就是掌握了丰富的史实,也不能正确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同样历史理论概念如果没有史实为依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2要注意历史概念教学的动态性。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历史概念也具有动态性。历史概念的内涵是由对象的固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它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许多历史概念特别是那些较为复杂的历史概念的形成如中国古代史上的均田制,隋朝的、北魏的、唐朝均田制的内容都有所不同。所以为了适应历史概念内涵的这种变化,历史概念教学也应具有动态性,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点拨、积累概念,建立历史概念体系,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历史概念。
3.3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概念化”教学。所谓“概念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把生动有趣、个性鲜明的、血肉丰满的历史事件、人物只做简单化的介绍,不认真研究它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忽视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孤立片面的对待历史概念。如在讲资产阶级革命时就是因为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因为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对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原因的特殊性不够注意,使得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过于简单化、片面化。
概而言之,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础,历史概念的掌握是学生学好历史的重中之重。搞好历史概念教学是搞好整个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对于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学好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价值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