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言语智能的教学
2018-07-14邵蜀钫
邵蜀钫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8-0052-01
言语智能的教学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将教学活化为一场思维的交锋,颠覆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语文课,重教怎么说,怎么写这样的言语智能,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言语能力之关键。
教语文,重教怎么说,怎么写这样的言语智能,这才是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言语能力之关键。教文本中的“写什么”只是为了达到教会学生“怎么听说读写的一个凭借和范例。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如何应用言语智能的教学。
1.组块言语智能的教学
组块语文教学时围绕言语表达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高效,处处充满智慧。教师讲授理论,一边可以例举许多精彩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让学生如醍醐灌顶,课堂不枯燥乏味。“为言语智能而教”也变得可触摸和可亲近了。按照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言语智能,学生的在轻松愉悦中接受教育。教学案例《祖父的园子》,提炼出语言形式“祖父做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如师: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如生:戴一顶小草帽……进而请学生仿写“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逐步把语言形式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言语。巧妙的处理,让学生大多能读懂的文本中的语言不至于被读“滑”,一个简单的追问,就能将熟悉的文本变陌生文本,凸显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价值。教学中的仿写、补白、续写、扩写等这些环节是不能忽视。教学案例《狼和小羊》,我们常不厌其烦地练习角色朗读,读后接着问“狼是怎样的一头狼,羊是怎样的一头羊”作为升级版的问题进行探讨,教师挖好坑,努力把学生往坑里引,最后再演一演情景剧,认为这算“修行”到家了。对这样的传统来了一场逆袭,对“争辩”这一教学内容作重组和新的建构:要争辩,先有礼→先否定,后说理→要争辩,看对象;辩不了,赶紧逃。一种如何运用争辩的生存智慧就在对文本重点内容的阅读理解中获得了。
当今很多教学,时刻都盯着应试教育,为了“应试”,学生们失去了多少本该拥有的知识和本该培养的能力。老师们的眼睛都钟情于死死盯着教科书,苦苦地带着学生痴痴地对文本内容抽丝剥茧。学生们带着对重点句子、重点段落的“被理解”和“背理解”,去“应对”考试,学生渐渐沦落成了丧失生命体征的“接收体”,学生成了“空瓶子”,东西放到瓶子里永远都是在为考试时原封不动“倒出来”,知识也永不会化为自身营养,化为自身血肉,脱离了学以致用。
现实中不缺乏《字词句篇》《教材解析》“学”得好就能考高分的班级和学生。语文教学指向“智能”,教学和监测不是重复记忆的叠加,不是背诵得出全文,熟悉课堂笔记,填对答案得满分这样简单一回事。这样的监测,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场痛苦的“强迫”和“绑架”。我们需要的是鲜活的考题,呼吁“智能”的训练思维监测。
2.言语智能让学生有自由发展思维的能力
离开了思维训练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是寡效的,无异于缘木求鱼。这也是我们学生观察、理解、分析、概括、思维、表达差的源头。阅读教学要摒弃“逐字逐句”“教读”的方法,作文教学要避免机械模仿的做法,无法解放学生和教师的思维。
学习《弟子规》时先对学生进行老师有话说的讲话,宗旨在于——批判性地读,好的东西要传承,不合时宜的东西要敢于質疑、否定、改进。于是,每天课前3分钟的《关于弟子规,读者有话说》这个环节可谓热闹极了,课堂上洋溢着满满的思辨和火药味。《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学生质疑:父母也有误解孩子或言行失当的时候,难道孩子受到错怪,也要顺从地接受吗?难道我们就不可以合理地为自己辩护吗?“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学生质疑:一切要以父母的爱憎为标准,难道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喜好和意愿了吗?难道他们不良的喜好如赌博,我们也要极力支持吗?“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学生又质疑:这是强调只顾自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自私自利的人……这回学生们对“尽信书不如无书”终于有了切实和深刻的感受了,末了还抛出个“尽信师不如无师”的言论来“还击”。以前,“犯错”或一家之言时,学生是会“很乖”地保持沉默的。现在风向改变了,老师的言论会招来几个不一样的质疑的声音。
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设问:“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说的?前后说话人用意有何不同?班上学生说:“除了文中的3次,还暗含着1次,暗含的这一次是残疾青年叔叔的心里话,他其实真的喂了一匹饥渴难耐的马——那就是文中痴迷读书的“我”。他生怕“我”饿着,所以用心良苦地不断给“我”创设条件,提供精神的“食粮”——书!这也是作者为什么要选用这个作为课题的原因之一。”学生能有这样精辟的发言,深刻的领悟,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不要质疑一个班多少能有这样水平的学生,有多少这样的回答,而要关注: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他会给你一个至少比你念一句,他写一句更好效果的“智能化答复”。只要有了第一个,长此以往这样教学和引导,就会有第二个乃至多个这样的学生。视他们为鲜活的生命,教学应该是生机勃勃。教师理应做“幕后推手”,把学生看成“生活体”,要相信他们有主动学习、消化、吸收的需要和能力。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直面作品。
当然我们的人生几乎不会际遇《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叔叔,不会际遇《唯一的听众》里的音乐老教授……但是我们会遇到类似的关爱我们的良苦用心的人,我们在直面文本中也可学到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如何面对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以及如何将这样的真情用文字诉诸笔端。
学语文书不是我们的目的。读完语文书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它只是我们提升认识,发展思辨思维,育智能的一个凭借。每一个阶段的语文书,只是我们到达言语智能这个目的地的一张行程单,为语言智能而教,从应试指向思维发展的智能式,用实践和理论结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