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精心预设与驾驭生成”

2018-07-14叶冬梅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预设

叶冬梅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虽然我们对课堂进行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如何精心预设,驾驭生成是我们每个老师都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预设;生成;驾驭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75-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预设不充分,设想不周全,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不可能生成更多的新资源。所以,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

什么是预设呢?所谓“预设”:就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所谓“生成”,即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所出现的各种情况。“生成”对应于“预设”,因预设而精彩。

1.课前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1吃透教材。

要弄清楚现教内容与以前学习的内容和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实质性联系,从而体会出其在整个单元、小学数学课程甚至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能对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考虑内容背后蕴涵的思想方法,以及对于学生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知识探索、形成或应用过程中的思维价值,学习过程中对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组织成为有条理的思想,才能“保持思想的连续性”。

1.2预设学情。

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依据此进行教学。”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尽可能多的考虑到了学情,要结合学生的實际,把学生学习中可能想到的或不能想的都想进去,这样课堂上教师就多了一份自信、一份机智,自己就更能灵活地驾驭课堂。

1.3研究学生。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应该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方法、心理特点、知识基础、个性差异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要把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要学会换位思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孩子可以自己思考,自主探索,学会数学思想方法,让孩子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得到发展。

2.课中强化生成——“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

2.1尊重孩子的奇思妙想。

实践表明,尊重儿童个性能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必要的“土壤”。 只有为学生创设充分地表现机会,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如此才能引发学生新奇的想法和创新的火花。

比如在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二》一课中有个教学活动:如何找到一个圆的圆心?孩子们知道利用圆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对折找出两条直径,它们的交点就是圆心。这时有个孩子问,要是要是这个圆是画在黑板上,我们不能折怎么办呢?一石惊起千层浪,孩子们先是沉默,我知道这时候要尊重孩子们各种有创意的想法,给他们时间,说不定会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果然,有个孩子举手说:“我们可以在圆外面画一个紧紧粘着这个圆的正方形(就是这个圆的外切正方形),把正方形的对角线画出来,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也是圆的圆心。”多有创意的想法!只要尊重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就可以看见孩子们的思维之光!

2.2灵活调控流程。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面对动态生成、变化发展的课堂资源,作为教师应该要学会选择和筛选,把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生成”把它留住,让它顺其自然的发展,让它灌溉孩子们数学思想;例如上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二》,有道很有意思的练习题:

当有个孩子列完算式算出答案后,我们班的数学小能手举起手有话想说,我心想难道他有什么好的发现,就让他起来说,小能手说:“大家发现了吗?这两题淘气和笑笑体重都是40千克和45千克,他们体重都是差5千克,为什么一个是用八分之一表达,一个是用九分之一表达?”听完,做老师的心里乐开了花,这个孩子不仅仅是做练习,更是学会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思考:这题不单单是要孩子去算,也是要孩子去想当整体一发生变化,对应分数也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学小能手的“小插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成,作为教师就应该合理的利用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后提升素养——厚积薄发,为“生成”储备能量

一堂精彩的数学课,一定是充满意外之喜的数学课;一堂有预设的数学课,一定会是一堂内容扎实有效率的数学课;一堂有生成的数学课,一定会是一堂思维不断升华的数学课。但是预设与生成即矛盾又统一。教师作为引导者,课后要多学习相关的教育教育知识,每堂课后认真反思,并且把反思记录下来。只有平时注意学习积累,才能有适合学生认知、有数学思考的预设;只有平时多反思,才能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火光,变成一种有利于孩子的生成思源。只有平时不断的去专研,才能有能力驾驭预设与生成。精心预设,强化生成,是我们想在课堂教学上有所作为的教育追寻者必须反思的一个重要话题。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杨宏丽.《论生成性教学》[J].福建教育,2004年第7期.

[2]唐爱华.课堂可以预约出精彩[N];现代教育报,2004年.

[3]韦有智.数学课堂——师生生命成长的舞台 [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文集 [C],2005年.

[4]刘仍轩.小学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定:《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预设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语用预设在新闻标题中的作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统筹兼顾,动静相生——小议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预设彰显主题追问精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