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看法

2018-07-14廖花明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知识习惯

廖花明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是我们数学教师教学的核心之一。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过程始终都应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初进入高中感觉学习数学很困难,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针对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因材施教,让学生顺利地过渡到高中阶段。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顺利过渡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41-01

从教十多年来,见到了太多在初中数学成绩较好,升入高中后,数学成绩一落千丈的学生。而且从历次考试卷阅后分析看,他们在基础知识,计算能力,思维方式上都存在问题,高中一年级是初高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因此如何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便是我们要认真思考,探讨的问题。现谈谈我对此问题的一些看法。

1.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

1.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比较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数学知识推广和延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高中数学难度较大,知识更全面、更抽象、更复杂。特别是必修一就是集合和函数,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让很多同学觉得难以理解,也给数学学习带来很多障碍。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等。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1.2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的教材较单一、直观,难度不大,数学能力衔接创新要求较低。初中课堂教学量小,教学节奏慢,再加上大量的练习,学生只要记住定义、定理、公式和各类题型的解法,一般都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只是做了大量重复的训练,而能力却没能提高。而新课改后高一阶段,教材容量大,题型多、且较灵活,概念较抽象,而课时相对紧,教学节奏快,教师不可能再像初中一样大量重复进行训练,即使对一些重点知识反复强调,这对习惯于慢节奏和模仿学习的高一新生,有很多也难以适应,部分的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当然就难以取得好成绩。

1.3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对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初中学生大量的模仿使学生带来了不利的思维定势,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高中数学里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运用自如,而现在大部分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深入思考的能力。

2.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方法

2.1做好知识衔接。

有些知识点是初中老师不讲,高中教材中也没提到的。比如立方差、立方和公式,初中已删掉,高中要用到。因式分解中,初中主要限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高中则要用到较复杂的二次或三次或高次多项式的分解。这些都需要高中教师在进入新课之前要给学生补充的,并且要牢固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2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高一初始阶段,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做好与高一教材相关的初中知识的复习,.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预习,做到带着问题听课,课外认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理解,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便于记忆与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及解题方法也应进行分类总结,引导学生找出个性与共性,区别与联系,形成他们自己的思考方法,避免出现听得懂做不到题的现象。

2.3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习惯于慢节奏的模仿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学习方法简单,难以适应高中的快节奏的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是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一环。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做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要教会学生如何听课,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听讲、思考、记笔记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要能兼顾。高中课堂节奏一般都比较快,要培养学生课后落实的习惯,现在学生成绩差主要是落实没到位,这里包括知识落实、思想方法落实、及计算方面的落实。

2.4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们要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其乐无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准确的基础上,将语言形象化、生动化。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展生动自然,并能恰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让学生能在解决数学问题和考试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感觉自己的努力会有收获,从而是学习兴趣能够持久,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可以看出初中階段就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顺利完成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有很大的作用,又由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涉及面广,需要有全方位的意识,需要初高中教师的有机配合和共同努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思想方法,应从初中到高中各个阶段逐步培养,不断渗透.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徐爱丽.初高中数学教学初探.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8期.

[2]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高中数学衔接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著,2009年3月.

[3]陈树康,杨学枝.浅谈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中的三个问题.高中数学教与学,201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数学知识习惯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