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文留白合理利用讨论练笔落到实处

2018-07-14邵建勋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练笔有效性阅读教学

邵建勋

摘要:课堂练笔是学生运用语言的一大表现。巧用课堂留白,因文适时地通过仿写、改写、扩写、补写、续写等形式,给学生创造练笔机会,能使阅读教学更加丰满,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练笔;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077-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并不是独立的,理解中运用,运用中理解,螺旋上升。当前的课堂存在动嘴多动笔少的现状,学生能说会道,而动手写的能力却退化了。写字不规范,错别字多,不美观,一提起作文,更是愁煞人也,这就是缺乏训练的表现。而课堂上利用课文留白,让学生依托课文内容展开练笔,能减轻了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感情的体验,帮助学生提升价值观,从而使阅读教学更加丰满,提高其有效性。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发课程资源,设计小练笔,让它更加有效呢?本人认为不妨從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仿写,夯实语言基石

心理学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效率会高得多。因此,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文中的典型处,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模仿、借鉴,把对文章的理解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巧,这是一种不错的练笔方式。

课文中,经常会碰到那些典型的规范句,有的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有的是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等各种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子准确传神,积累并移植,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语言,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如《山中访友》一文中,在学习“亲热地和自然景物打招呼”的自然段中,理解了把景物拟人化和把人景物化的表达方式后,就可以安排仿写句式的练笔。

师:除了文中描写之外,还会有什么?

生:碧绿的小草,巍峨的山峰,勤劳的蜜蜂……

师:你愿意和他们亲热地打招呼吗?你想和谁?

(屏幕出示)你好,美丽的蝴蝶,你……

你好,可爱的喜鹊,你……

你好,高大的山峰,你……

你好,……

这样的训练,从读到写,能有效完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

2.改写,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吕淑湘先生说:“改写,各种方式的改写,各种范围的改写,实在是作文的最好准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可引导学生试想:对于巴迪的诗,如果父母的评价一致,都是“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事情会怎样发展,结局会怎样?学生在设想结局的同时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明白肯定、表扬固然重要,但警告、鞭策也同样不可少,同样都是“爱”的表现,也理解了平时父母亲对自己的不同态度都源自于爱。学生在揣摩词语和表达方式的同时,习得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得意又得言”。

3.扩写,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文章中有的语段,不是精雕细刻,而是浓缩精华,必须通过还原情境,把浓缩的内容再现出来,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文中描写父亲救儿子的一段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 小时,36小时……挖到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这38小时救孩子的过程,文中轻描淡写,此时就可以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发挥想象,父子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在这当中会遇到什么困难?通过练笔,把人物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形象,学生对父子的了不起之处感悟更深。父子的形象就会在学生头脑中塑造得更高大。

4.补写,张扬学生个性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许多“不确定”与“空白”。这种空白令人遐想,如能对这些空白进行补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能力特点去合理补写,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又能提高写作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当然,在这过程中,必须尊重文本价值。

《穷人》一文中,桑娜撩开帐篷后戛然而止,情节的发展让读者意犹未尽。教学至此,如果能引导学生进行补写,想象桑娜一家在本已经很困难的情况下收养两个孩子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时,自由发挥,既能体会穷人高尚的精神,又能实现语言文字的训练。

5.续写,加深学生对文本主旨的把握

有些课文出于谋篇布局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故设悬疑,引发读者去思考和感悟。《凡卡》一课结尾的续写,“他在梦中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凡卡的信爷爷究竟收到没有?凡卡的命运会怎样?如果收到了,凡卡的命运有会如何?教学时,先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时代背景,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如果不改变社会制度,穷人就永远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再让学生尽量合情合理地将凡卡的命运续写下去,叙写故事的结局,对学生理解文本大有裨益,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之,课堂练笔在阅读教学中是必要的,但也不能随意,认为越多越好,一味得追求量多。教师应该根据课文体裁、课文内容有目的、多样化及有层次地适量进行,因文而变,顺学而变,使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在练笔中得以激发、培养与提升,使读写落到实处,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07).

[3]张丽娇.正确处理读与写的黄金分割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2.

猜你喜欢

练笔有效性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