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的突围之道探讨
2018-07-14夏婷
夏婷
摘要: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运而生并辉煌一时。然而,随着近年来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进行舆论表达的方法途径多种多样,自媒体时代给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将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下,对电视新闻评论的突围之道进行探讨。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新闻评论;突围之道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困境
相较于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报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会表述具有一定倾向和立场性的观点意见,其代表的是新闻类节目的旗帜和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水平。我国当前的舆论传播格局在当下媒体跨界交互的情况下存在着两个舆论场——官方和民间[1]。主流媒体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忠实的官方舆论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扬。而改革转型的背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都增加了民间舆论场的声音,多元化的舆论格局逐渐形成。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常常对同种事物或者现象有不同的看法,同时对社会整体的认识亦有所不同。具有直观、与生活贴合、感性和真诚等特点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能够使两个舆论场之间相互贯通,对社会的活力起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作用,以消除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仅要保留,更要成为电视媒体赖以生存发展的王牌节目。
共同传播声画是电视评论的开拓性成功之处,亦是其优势所在,这样更能使观众受到打动。然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时至今日逐渐冷落,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均不尽人意:一是数量及内容含金量减少,多数是对节日或者会议的应景性评论,而较少做到对时间的真正到位的评论;第二个方面是慢,公众渴望了解突发大事件、热点事件以及重大公共事件等的真相,但主流媒体往往不能及时发声导致猜测众多,各种谣言充斥其间;最后一个方面则是呆板,形势发展已经摒弃了刻板凝重的表达形式,评论方式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充满人文关怀。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客观来说,在当前的媒介融合环境下发展趋势是逐渐被边缘化。媒体技术、组织结构、所有权以及传统媒体业务等均参与了媒介融合,其包括整合业务形态和细化生产流程。而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之首亦面临着变化调整,电视节目的类型及制作方式都要进行创新性改革。
中央电视台在2016年3月推出的《中国舆论场》节目,是国内第一档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话题内容精准、互动方式新颖,再加上节目发表独家的“中国舆论场指数”榜单,均是该节目具有开创性的特点所在[2]。该节目首期便以“人类如何驾驭人工智能”、“网约车路在何方”等为中心热点话题,邀请四位嘉宾与观众进行讨论并发表时事评论,直播过程中有高达375万人次的参与互动讨论,播出之后好评如潮,网友对该节目新鲜的思维观点以及顺应潮流的模式交口称赞。可见在当今舆论环境和渠道多样复杂的情况下,广电媒体依然可以通过梳理自身特色型的舆论旗帜受到观众欢迎。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
(一)直面舆情热点并对社会舆论走向进行引导
当前电视媒体受到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体的冲击,电死新闻评论需在这种情况下突破既定模式,在发展上取得优势。网民主动发布信息并参与网络上的互动讨论在现今已成为常态,新闻信息亦因此获得了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广泛的传播范围,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化。但是网络新闻的可控性较差,疏松的管理导致其真实性往往难以分辨。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在此时就得到了凸显,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深度亦得到了突出。
《中国舆论场》节目中的三个大板块——“一榜知舆情”、“热词大搜索”和“你评我也评”,均以最新的舆情话题、明辨是非曲直为主旨,内容清晰、观点明确。通过时事评论员、资深媒体人以及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等人物的分析解读对舆论场的观点碰撞进行全方位的呈现,对舆论热点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专业解读,通过对真实声音的传递反应民心民意,传递民声。
(二)突出融媒体的特点以打通进行传播互动的通道
海量信息、交互快捷、透明性和参与度均较高等是网络媒体的特点,它对形成舆论的过程中各个方面出现的意见变化均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出来,电视媒体相较之下在这方面的表现则不突出。在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形式大多是主持人发表评论,或者主持人通过与场外嘉宾连线互动、与场内嘉宾进行讨论以发表观点,与广大观众之间则缺乏互动。
《中国舆论场》这个节目则通过新媒体技术深度结合电视、互联网与移动新媒体,通过“在线观众席”的创造性设计使全球网友均可成为节目参与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节目中参与全程互动[3]。而节目主持人面对的所谓“大众”亦不再是模糊的群体性概念,而是真是鲜活的个体,这种个性化互动模式与互联网时代的规律特点相契合。
(三)通过互联网手段发表独家用户信息
网络媒体能够通过访问搜索的形式给用户提供主体资料库,以使其及时了解到时间的发展动态,而电视媒体却很难做到,但是通过整合其他网络新媒体资源,电视媒体亦可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中国舆论场》便在整合媒体资源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有效尝试,通过联合央视网,依托于大数据及各种舆论监测体系,梳理并整合点击量、评论量以及观点差异大的全网新闻事件,并盘点出每日或者每周最热舆情事件前10位,通过“中国舆论场指数”榜单发布出来,以提供给观众及时而明确的舆论热点。
结束语:
在当前舆论表达渠道日益增多的环境下,主流媒体的权威评论依然是受到观众期待和追捧的,广电媒体只要与新时代舆论生态格局的适应性改革创新,不回避舆论热点和难点,通过新鲜独特的形式开启融媒体时代崭新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就能立足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參考文献:
[1].曾立琛,魏桃初.融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的突围之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7,8(9):281-283.
[2].武钊.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突围之道[J].新闻窗,2017(3):77-78.
[3].贾愫.交通广播新闻节目突围之道——以中国交通广播《速度早高峰》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7(1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