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材的科学性分析

2018-07-14胡芝榕

神州·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科学性

胡芝榕

摘要:教材科学性最基本的要求是内容规范,编排合理。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和实践来看,科学性的实质是课本难度合适性、编排有序性、表达准确性的统一。“它涉及到教材的体例设计、内容选择与安排、词汇的选择与分布、字词的重现和练习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李更新等,1983)。本文将根据科学性的内涵,选取由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程·第二册·下》进行多角度分析。并针对其在贯彻科学性原则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具体改进建议。

关键词:教材分析;《汉语教程》;科学性

一、是否符合教材科学性要求

1.教材難易度

教材难易度受到众多因素所影响,本节主要就生词难易度、课文难易度两方面进行阐述,进而分析《汉语教程》是否符合其初级阶段教材的定位。

教材每一课的生词量及生词难度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生词安排得宜、生词难度控制得当能促使学生稳定提升词汇量,学习时不会感到吃力,在一定程度以上也能够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以《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和《汉语国际教育用词等级划分》为参考标准,经统计分析,得到下列结果:初级教材课文中,甲级词在65%~80%之间,乙级词在7%~18%之间,丙级词在1%~7%之间,丁级词在1%~5%之间,超纲词在0%~15%之间比较合适。(邢蕊堂,2008;李永红,2016)《汉语教程·第二册·下》各课中各级词汇所占数量和比例如表1所示: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共有10课,生词共计 361个,平均每课生词36.1个,其中第十七课生词最少,仅为 28个,第十二课生词最多,共计45个,在词汇量上较符合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但其选用词汇的难度整体偏高,初级词汇所占比例较小,超纲词比例过大,与大纲要求和学生需要不能相符,给教学实践带来不小的难度。且全书各课的甲级词汇比例均未达到初级教材的编写要求,超纲词汇涉及过多,所占比例过大,学生在未建立坚实语言基础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知识脱节的情况,不能够将书中内容很好地消化吸收,甚至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其学习兴趣,产生负面影响。

在课文难易度的测量上,普遍认同每一百个字的平均句数为10以上的教材属于入门教材;平均句数为6~10的属于初级教材;平均句数为6以下的,属于中高级教材。按照平均句长来说,句长在10以内的属于入门教材;句长在10~16.7的属于初级教材;句长在16.7以上的属于中高级教材。(张宁志,2000)《汉语教程·第二册·下》各课中每百字所包含的平均句数和平均句长如表2所示:

由表2分析可知,《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的课文难度虽仍有一些不符合初级教材要求,但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不符合要求的几篇课文多是降低了一些难度,且接近初级教材要求,难度过大的篇目极少,除了第十一课的第二篇课文和第十二课的第一篇课文难度都在可控范围内。就整本教材的课文难度而言,难度并没有随着课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而是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起伏状态,且最难的两篇文章处在整本教材靠前的位置。各课文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也不太强,基本都是独立个体的存在。按科学性要求,在各课课文的编排上还有有待提高。

2.教材安排科学性

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生词、练习、语法点等,练习和语法点安排也是评判教材编排科学性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判断练习的科学性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练习内容和课型的教学目的相一致;(2)练习符合课文内容;(3)练习样式的种类和分布得当,主干题型鲜明。(周健,2004)《汉语教程》系列教材普遍在第二点“练习是否符合课文内容”上有所欠缺。本教材所提供的练习覆盖了语音练习、词汇练习、语法练习、阅读练习、汉字练习等方面,主要题型包括朗读、替换、填空、改错、问答等,能够较全面的为语言技能训练服务。依照教材中所给的练习,在教学实践时会比较重视说、读、写训练,虽然对听力技能的训练有所忽视,但本教材定位不是听说课本,所以还是符合教材科学性要求。练习与课文内容有所脱节,多针对语法点和生词进行练习,与课文内容关联不大,在此方面还有待加强。

《汉语教程》系列教材共三大册,每册分上下两本,每一册中课文、词汇和语法难度都较上一册有所提高,整系列教材难度成梯度增长。课文安排上,第一、二册的课文以实用会话为主,第三册则多是叙述性的短文。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汉语教程·第二册·下》,在整套教材中正处于过渡位置,其中第十二课和第十五课的课文就率先涉及到了叙述性短文,很好的起到了过渡承接作用。语法点编排上,该教材在语法结构贴近大纲要求,编排的有序性和渐进性上也做得较好,也体现了其前言中所说“初级阶段的汉语课堂教学,应该借助语法从易到难的有序性和渐进性,把句子的结构、语义和语用这三者结合起来。”第二册下共有 21个语法点,平均每课包含2.1个语法点。其中,“被”字句的讲解编排在“把”字句后,“可能补语”的讲解编排在第二册上“结果补语”、“趋向补语”之后,都较好地体现了语法点编排的衔接性。

3.语言使用是否规范、表达是否准确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在中文部分语言使用都较为规范、通用。无论是课文,还是注释、练习、生词的字词和语法等,在汉字、拼音、语法、标点等各方面的使用都较为规范。但在译文、注释部分的准确性还有些不足,出现了一些翻译校勘错误。如教材第19页中对“福”的翻译将“good fortune”误写为“good forture”;“对联”一词的翻译误将“antithetical”拼为“rantithetical”等。精确译文表述一直是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重难点之一,本教材在此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诸如:译词与原词词性不符、译词与原词意义不符、译词与原词语境义不符等问题。

二、贯彻对外汉语教材科学性的对策

针对前文所述的问题对症下药,可总结出三个提升科学性的有效对策。一是控制教材难度,主要方法如:控制超纲词数量和课文句长。二是注意课文编排循序渐进性,由易到难编排课文。该教材课文和生词难度的有序性和渐进性考虑不够周到,以至于出现忽难忽易、难度曲线起伏不定的状况。语法点是固定的,但课文是可以改编的,是否可以将较容易的语法点植入进难度较低的文章,将较难的语法点植入难度较高的文章,最终按难易程度进行重排;或是难的文章教较简单的语法点,简单一些的文章安排难度较高的语法点,一一对应排列起来。三是加强编写、翻译人员的专业性。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其准确的表达是最基本的要求。表达不规范、甚至字词拼写出现错误都是极为不专业的问题,尤其对于译文语言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更是一种不尊重,会降低学生信任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词义和恰当地运用词语为最终目标,标注注释时应尽量与课文中含义保持一致,建立起汉英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产生“语际正迁移”,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词语。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续五)第四章: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J].世界汉语教学,1993(4).

[4]张宁志.汉语教材语料难度的定量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0(3).

[5]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3).

[6]周小兵.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的教材编写与汉语研究[J].海外华文教育,2007(1).

[7]李泉、金允贞.论对外汉语教材的科学性[J].语言文字应用,2008(4).

[8]李艳、陈剑芬.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策略探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9]周健、唐玲.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

[10]胡哲瑜、李柏令.汉语教材的科学性分析——以《汉语教程》(第三册)为例.语言应用研究,2017(1).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科学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教学设计
南师大版幼儿园中班(下)《我的数学》教材分析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