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华老字号”企业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2018-07-14于超朱瑾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老字号中华互联网+

于超 朱瑾

摘要:“中华老字号”企业作为中国本土企业最早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呈现出与市场发展脱轨、经营不善、发展后劲不足、水土不服等不同的态势,互联网为中华老字号的发展兴盛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旨在探明问题并指明思路,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中华老字号”企业所面临的几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为老字号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中华老字号;转型升级

一、研究背景

在Web3.0时代,企业的产业供应链机制和社会资本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顾客需求也呈现新的特征,企业应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先进生产力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深化和业务拓展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凭仗,以社会资本为支撑联动的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一代新型信息技术,其在经济、社会、人文各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扩散、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汇与融合,实现了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与转型再造,数据化、在线化的运营模式也加大了对产品与服务的提速提量。“互联网+”在加快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虽然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和需求便利,但也会出现企业结构慵懒无为、资本构成缺乏活力等发展不适应的现实境况。“中华老字号”作为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理念、商业道德、工匠精神、珍贵的诚信体验,代表着中国真正的软实力,历经了不同时代不断变革和传承发展。但是部分老字号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与市场发展脱轨、经营不善、发展后劲不足、水土不服等不同的态势问题,影响了企业的进步,使企业停滞不前更有甚者出现倒退的现象。分析“互联网+”环境下老字号的新机遇新问题,可以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促进老字号企业再创辉煌,为民族企业屹立于世界商界提供支撑。

二、“中华老字号”企业互联网时代面对的问题

(一)新兴产业崛起、蚕食市场份额

随着新能源、虚拟现实、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其产品快速更新迭代、抢占市场迅速、实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特点蚕食着市场份额,以互联网为凭仗基础的新兴产业强势颠覆了传统型制造企业的先前优势和市场地位,使得老字号等传统产业发展步履維艰、战略方向迷失、竞争优势荡然无存,有的老字号因经营不善又缺乏市场与顾客,已淹没在信息时代潮流的大浪中。

(二)企业故步自封、缺乏持久创新

老字号企业固守已有品牌的一亩三分地,小富即安,设配老套,对生产流程墨守成规,使得优势资源消失殆尽。企业人才没有实现及时地补充与更新,观念上也比较落后,缺乏创新主体和创新体系的配套搭配,资源沉淀且缺乏使之活化与聚合的催化剂和动力源泉。企业内部缺乏活跃而又有价值的思想理念,不敢突破当前困境实现企业的创新再造,企业领导也缺乏创新求变的魄力。公司对战略性资源也缺乏变革与重组的信心,使企业呈现一派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与活力。

(三)接班人难寻觅、品牌价值降低

部分老字号企业因循血缘传承的传统,但子女却因志趣不同不愿意继续经营老字号。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缺乏长远规划,导致部分高管因为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离开企业。另一方面,金融、IT等新型产业和虚拟资本盛行,人们更多的选择资金来源快、信息效率高的行业从而使得传统的老字号企业人才资本匮乏,难以找到观念先进、敢于改革的战略人才。在消费升级和电子商务的双重冲击下,使得老字号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自身优势无法得到巩固,市场运营缓慢蠕动,口碑也大不如从前,品牌也逐渐失去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导致多年营造和积累的品牌价值降低,失去活力。

(四)体制受到制约、内在动力不足

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由于其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体系,使得企业高效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实践能力不够、成果效率低下,使老字号企业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生命力。企业产品线缺少生产动能,传统的供应链没有可观的改进和变化,不能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应有的支持动力,规模化生产遥遥无期。

三、“中华老字号”企业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

(一)品牌传播新通道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互联网的促进下,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更加重视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及产品。互联网使得老字号品牌和产品的影响力覆盖到世界各地,也深刻影响着国内不断升级的消费者。老字号企业满足了人们对于传统工艺、民族文化和产品品质的升级需求,延展了消费文化,成为人们新一轮消费的热点产品。互联网信息时代给以文化涵养和品牌活化为特征的老字号运营模式带来了新的价值创造的支持动力与传递形式。

(二)产业运营新平台

互联网可以加速老字号企业打破作坊制,实现产业化运营。老字号企业要不断推进和营造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改进生产设备和工艺并加快产业对接流畅程度,提升产品产出效益。企业要加强对特色产业项目的培养与挖掘、构建现代化产业园区、着手组建新产品加工基地并大力发展标准化高能效的新兴产品和服务,这是老字号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政策支持新高度

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国家商务部也下发指导性文件,大力促进老字号发展。政府对老字号实行地方保护主义,老字号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口碑为基础,借助政府机构以及职能部门的组织引领,把企业各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相对完善的统一整体,同时要转换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实现商品契约的价值保障和生产要素纽带的有效联结。

四、“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解决对策

(一)传承经典,推陈出新

老字号在传承和振兴品牌的同时,要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过程中找寻出路,要从现实中消费者实际需求出发,引入社会资本建构完整的品牌营销模式,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并提升创新能力的获取,同时老字号要加速企业内创业步伐、催生发展新生产业进而实现瓶颈突破和应用创新,从而实现线上价值流量变现,线下实现融合创新聚变。企业应积极汇集专业人才来弥补创新主体以及创新载体的相对分离,要集聚信息科技资源、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扩大产品价值渠道、实现产业智能化升级进而提升品牌价值。

(二)资源整合,战略先导

企业要加强对新型科技领域的战略性先导和前瞻性布局,谋求抢占市场制高点份额、强化企业产品新领域优势。企业要深入挖掘隐藏的冗余资源、被忽视的沉淀资源、看似毫无价值的边缘性资源并进行整合重组和拼凑再造加之企业所积淀的历史性独有战略性资源的模式匹配,以及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网络、知识等非传统资源的跨界融合与渗透,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和优势互补是使“中华老字号”企业重焕活力的战略保障。

(三)品牌入股,价值组拼

老字号企业可以将老字号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吸纳社会资本合资经营,实现品牌溢价和价值组拼从而形成内外部有机结合、利益高效互补的长期机制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价值重组以实现企业主导品牌的聚焦,企业要重视品牌经营和品牌建设,与当地政府和合作社共同打造一条跨地域、联通能力强、信誉良好的互联网终端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品牌价值营销渠道。有效的价值组拼保障体系能够使消费者持续关注企业产品和服务,实现产品价值的丰富化和重塑度。

(四)紧跟政策,追随市场

老字号要在政府的引導下,在各级职能部门的助力下,落实品牌建设、强化老字号传承与创新。积极加入各地老字号企业协会,为老字号企业发展争取更多政策支持,紧密团结老字号企业抱团成长。企业要把握市场脉络,追随市场导向,要积极实行信息技术变革策略、构建应用创新模式体系,建立有助于品牌发展的社会文化积淀,使老字号企业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

(五)重塑价值链,构筑新生态

老字号企业要依托“互联网+”资源先天优势和技术特点,改造老字号传统产业生产供应链,打造和培育新的成长点,开发新产业链条,形成新业态,将老字号潜力进一步释放以实现智能制造、能源共享、协同创新、价值共享的新型价值链体系。企业重塑价值链体系会获得新形势下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充分解决了老字号企业产能不足、经营不善的问题,为企业注入新鲜活力,重换老字号昔日风采。

五、结语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会催生许多新鲜事物,“互联网+”不仅是对传统产业的供应链需求的叠加,而是各个方面资源力度的整合,以品牌为核心打造多产业链的相互融合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的一大保障,“互联网+ ”不仅是对老字号企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系统的衍生和扩展,更多的是传统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虚拟经济跨界融合、彼此渗透的高度创新性行为,有了“互联网+”的强力催化与动能提速,“中华老字号”企业将焕发勃勃生机,品牌魅力也将得以实现和延续。

参考文献:

[1]郭会斌.温和改善的实现:从资源警觉到资源环境建构——基于四家“中华老字号”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6(06).

[2]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06).

[3]董岳,王翔,周冰莲,等.“互联网+” 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演变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02).

[4]郭会斌.面向“中华老字号”的中国式服务扎根研究[C].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4.

[5]王茜.“互联网+”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的效应和机制[J].财经论丛,2016(12).

[6]黄嘉涛.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跨界营销对共创体验的影响[J].预测,2017(02).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老字号中华互联网+
TEST OF TIME
老字号:推陈出新是可持续发展第一要务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老字号 新方向
京台老字号热络互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