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折手法复位实训模型在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14马笃军徐文铭彭力平李媛胡烈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4期
关键词:实训

马笃军 徐文铭 彭力平 李媛 胡烈奎

摘 要 目的:将自行研制的骨折手法复位实训模型应用在中医本科“中医骨伤科学”临床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骨伤科学关键技能的学习质量和动手能力。方法: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随机分成模型操作组、普通模型组、人体示范组,每组30人,先由教师在各组训练载体上进行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手法复位示范,学生在相应的载体上训练手法复位,然后进行专项理论考核和模拟复位实训考核,分别对理论、操作进行考核评分。结果:理论考核的成绩,模型操作组优于普通模型组及人体示范组(P<0.05);操作考核的成绩,模型操作组优于普通模型组及人体示范组(P<0.01)。结论:骨折手法复位实训模型在“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骨折手法的理论教学质量和学生该项技能的操作能力(对后者的效果更加突出),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手法复位模型;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4-0126-03

Abstract Object: Applied the fracture reduction training model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undergraduate Osteology and Traumat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course teaching. Improved

students learning qua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key skills Orthope-dic. Method: The third grade students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odel operation group, common model group, human body demonstration group, each group of 30 people. Firstly teachers show th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of the manual reduction demonstration in each group of training model, the stu-dents train manual reduc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and then assessment and rating, respectively, on the special theory and opera-tional. Result: The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 assessment, the model operation group is superior to the common model group and the hu-man body demonstration group (P<0.05). The results of the Ope-rational assessment, the operation group is superior to the common model group and the human body demonstration group (P<0.01).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ractures reduction training model in the teaching of Osteology and Traumat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improved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quality of fracture reduction and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operate (the effect of the latter is more obvious), and has a good application, which promote valu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fractures reduction trai-ning model; practical training

1 前言

為了探索、验证利用骨折手法复位模型进行模拟实训教学的效果和方法,使学生迅速高质量地掌握这一知识和技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骨伤科学教研室运用自行研制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模型”进行本科临床课程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2 对象与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者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创新班2012、2013级中医学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除外身体状况欠佳及请假者,参加本研究的人数为90人。

教具 采用自行研究的“桡骨远端骨折(伸直型)手法复位模型”,为自然人大小的上肢局部模型,重5 kg,含解锁系统、造模系统、复位系统、固锁系统、电路系统。各操作系统均手动操作,软钢索传动,在设于胸部的操纵盒处完成操纵。模型具有操控造模、操控复位、模拟复位、复位评价(复位效果自动声光显示)功能。

教学方法

1)在“中医骨伤科学”课堂教学后一周内设置“骨折手法复位”实训课,三个学时。先对全部学生采用PPT课件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法整复理论(内容主线同“理论考核”)进行归纳、复习,列出手法整复的流程、要点(内容主线同“操作考核”)。

2)将学生90人随机分为三个组,每组30人(每年级15人),其中A组为模型操作组(借助自行研制的模型),B组为普通模型组(借助护理模型),C组为正常人体示范组(学生互助)。

3)手法示范和训练:三个组均由同一位教师在各自的训练载体上示范正骨手法,学生在各自载体上训练手法复位,每人操作三次;教师指导,学生互助学。

4)考核。

①理論考核。就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20个知识点书面考核(下划线为知识点,共20分):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腕关节2~3厘米的桡骨骨折;正常人桡骨远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10~15度,向尺侧倾斜10~25度;伸直型骨折指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关节面向背侧倾斜;餐叉样畸形提示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枪上刺刀状畸形提示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整复手法依次是拔伸、旋转、端挤、提按;需先整复侧方移位,再整复前后移位;纠正侧方移位时,分别挤压骨折线尺侧的近端和桡侧的远端;纠正前后移位时,分别挤压骨折线背侧的远端和掌侧的近端;复位后将腕关节固定于尺偏、掌曲的位置。

②操作考核。在同学身体上模拟手法复位,就13个桡骨远端骨折(伸直型)的操作要点评分(下划线为知识点,共13分):整复对象的体位为坐或卧位,其肘关节屈曲位、前臂中立位;对抗牵引时握持位置分别为肘部与腕部;先后使用的手法种类为拔伸、旋转、端挤、提按;纠正侧方移位的着力点是分别对向挤压骨折线尺侧的近端和桡侧的远端;纠正前后移位的着力点是分别对向挤压骨折线背侧的远端和掌侧的近端。

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双向无序用χ2检验,首先进行正态性、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条件者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不满足条件者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表示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学生基线情况比较 三组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性别构成采用χ2检验,年龄用秩和检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考核成绩比较

1)理论考核。三组按照理论考核评分法评分,模型操作组评分为16.74±3.69,普通模型组为14.26±4.82,人体示范组为12.43±5.85。经秩和检验,模型操作组优于普通模型组及人体示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操作考核。三组按照操作考核评分法评分,模型操作组评分为11.35±1.69,普通模型组为8.24±2.67,人体示范组为6.58±3.07。经秩和检验,模型操作组优于普通模型组及人体示范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4 讨论

骨折手法复位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但教与学的难度都很大,一般需要在参加临床工作几年后才能较好地掌握。在新的执业医师制度和社会环境下,学生获得该项技能的临床实践机会将十分困难,因此,该项技能的教学方法亟待改革。

目前的教学方法多局限在多媒体(PPT)教学层面(多是静态图文),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为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在多媒体教学中突出动态效果[1],运用仿真教学软件[2]、PBL教学模式[3-4]、OTD教学法[5]、教学迁移理论[6],采用三维有限元技术[7-8]、3D打印技术[9-10],制作和使用骨折模型[11-12],等等。这些探索给教学质量的提升给予极大帮助。而最能引起重视的是能够让学生动手互动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构筑[13-14],但成熟的交互式实体教具尚未出现[15-16]。

骨伤科正骨手法教学缺少模拟实操及其模拟教学法(模拟训练课程),是教学环节中很大的缺失。本研究试图打开这个节点,制作能够让学生进行实体模拟操作、自动评估实效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模型”,并依托该教具开展正骨手法的模拟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训课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目的是让学生及时消化、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接触、实践专项技能。

骨折是中医骨伤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骨折的病种繁多,但临床以桡骨远端骨折最为常见,其中又以伸直型骨折居多。该骨折的手法复位效果良好,是骨伤科医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课题选择桡骨远端骨折这一经典病种作为范例进行实操教学,并希望能够举一反三,对其他的正骨手法有所裨益。

在开展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实操教学后,带教教师反映,新的教学器具和方法的应用,使正骨手法教学走出传统和抽象,增添了一条可以触及、感受的实物模拟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学习兴趣,激发了临床思维,培养了动手能力,提升、加速了专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速度;使学生在对患者实施治疗之前,就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能够从容地对待他的第一个患者。

参加实训的学生反映,在书本上看似高深莫测的骨折复位手法,通过实体操作训练,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知识;借助专项技术的实操模型教学,在书本知识和临床实践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使他们能够迅速到达彼岸。

本研究结果表明,依托于交互式实操教具的实训课程,有助于中医正骨手法教学水平的提高。今后将直接将此实训方法和模型投入各个教学层级的骨折手法复位的教学、训练、考核之中。并且受此启发,将尝试更多种类的实操训练教学,推进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全方位地提高专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根,叶超.中医骨伤科学桡骨远端骨折多媒体教学实践与教学思路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5):39-41.

[2]郝廷,王兴国.骨科仿真教学软件在临床见习教学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献:电子版,2016,16(77):316-317.

[3]李涧,徐仙娥,杨晓东,等.多学科综合模式下的骨科PBL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6):134-136.

[4]王建英,杨淑霞.P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6):50-52.

[5]信鸿杰,申雅文.OTD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护理生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8):51-52.

[6]王敏,刘超,郝勇,等.骨科教学迁移理论应用设想和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1):21-23.

[7]陈海艳,白波,彭鰜侨.计算机辅助创建骨折内固定有限元示教模型的研究[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4(2):107-110.

[8]姜侃,孙荣鑫.三维有限元技术在创伤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8):100,113.

[9]李忠海,唐家廣,王华东,等.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2):198-200.

[10]杜恒,周晓玲,尹思,等.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PBL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4):701-704.

[11]毕荣修,徐宏浩,王式鲁.四肢骨折模型在骨伤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3,32(4):47-48.

[12]蒋维晟,陈文芳.自制骨折模型在骨折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5):94-96.

[13]蒋宜伟,姜劲挺,宋敏.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2,2(9):9-10.

[14]谷亚玲.依托重点学科,构建多维立体化中医骨伤学实训教学平台的实践[J].中国医学教学技术,2011,25(5):571-574.

[15]谢新武,杨健,秦晓丽,等.中医模拟训练装备的研究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2):89-90,93.

[16]彭力平,彭立生,朱春城.骨伤科模拟教学的现状与展望[J].中医教育,2012,31(5):68-70.

猜你喜欢

实训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8S管理模式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控维修实训实验建设与改革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研究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