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真实听力材料的英语听力课行动研究

2018-07-14许晓晨刘志朋赵舒怡雷亮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4期
关键词:听力理解教学设计

许晓晨 刘志朋 赵舒怡 雷亮

摘 要 为了选择真实材料进行有效的高职高专听力课教学设计,以选择的互联网演讲为例,依照Richards听力理解信息处理模型,从背景知识、语速、生词量三个方面控制真实听力材料的难度,利用语速分析工具和篇章易读性检测工具的分析结果,完成满足教学实际的听力课教学设计,最后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对该教学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关键词 英语听力课;真实听力材料;教学设计;听力理解;信息处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4-0080-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suitable authentic materials and make efficient lesson outlines for higher-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stening clas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ichards six-st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process model and states that materials should be carefully chosen from the aspect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speed of speech and the amount of new words. With the help of the speech speed analysis online software and text readability testing online tool,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lesson outline for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a popular speech online and evaluate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s.

Key words English listening course; authentic listening materials; teaching desig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1 引言

听力材料分为录音材料(taped materials)和真实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录音材料是由教材编写者编写的,严格控制结构和词汇的难度。不同学者对真实材料有不同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真实材料是英语为母语的人说给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材料,目的是为了传递一段真实的信息[1],不是用来进行语言教学的。有的学者更倾向于关注语言的质量、准确性和是否是现实世界真实交际所使用的语言[2]。

鉴于所使用高职高专教材上的听力练习材料大部分是录音材料,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以满足部分高职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要求,尝试将真实听力材料作为辅助练习材料引入课堂,探索教学材料的选择以及利用材料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此次行动研究遵循计划、行动和反思三步[3],行动和研究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验证理论。

对于如何选择听力材料,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初学者要使用录音材料,真实材料是留给中等以上水平学习者使用的。陆国君[4]认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使用真实材料,但是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设计不同的听力理解任务。对于水平较低的学习者,主要让他们理解材料的内容,而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则需要关注材料的细节。而在听力教学法方面,本文以为,教师在听力课堂上应该根据听力材料和学生自身水平,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法,采用精听、泛听相结合,同时运用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听力课教学设计,以符合学生听力的现状与需求,进而提高英语综合水平。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文选择近段时间互联网上流行的伊万卡·特朗普的演讲作为听力辅助材料,利用语速分析工具[5]和篇章易读性检测工具[6]对辅助材料进行语速和难易度的分析,然后选择部分适合学生水平的内容用于听力课堂精听教学。根据Richards[7]的听力理解过程要求,结合实际教学,做出听力课单元教学设计。

2 基于互联网演讲的英语听力课教学设计行动研究

Richards的信息处理模型 根据英语听力理解的本质,Richards[7]提出信息处理模型进行英语听力教学的设计与研究。模型过程简述如下:

1)确定听力材料的类型,如对话、讲座、讨论等;

2)回忆与该情境相关的知识;

3)结合话语的情境、自己的经验和材料上下文推测说话人的目的;

4)确定话语的命题意义,这一点可以用正确或错误来判断;

5)确定材料的言外之意;

6)忽略听力材料原来的形式,利用其提供的信息进行其他形式的练习。

根据以上六个过程,可以将听力教学过程进行细化和设计。

听力材料难易度分析 根据《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或简单对话”的要求,结合学生备战四级考试的需求,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材料的难度。

1)背景知识及内容。选择学生熟悉并且感興趣的话题,不要有太复杂的背景内容。根据高职英语“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选择较为实用的材料引入课堂。

2)语速较慢。课本上录音材料的语速平均为142.2词/

分,CET-4听力理解的语速约为130词/分。由于真实材料中会有较多连读、缩略现象出现,因此在训练初期宜从较低语速的材料选起,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随着练习量的增加以及学生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材料语速。

3)生词量。根据Nation[8]的研究,一份听力材料的生词量应该在材料总字数的5%以下。本文认为,如果遇到生词较多而又比较合适的材料时,可以挑选一部分词汇给学生提前讲解。

互联网上伊万卡的演讲总长度为15分钟左右。为了练习方便,以两分钟左右为一段,把它截成七部分,然后利用语速分析工具和篇章易读性检测工具,对材料进行语速和难易度的分析。每一部分的长度、语速及文本难易度分析如表1所示。

FRE(Flesch Reading Ease)是根据美国Rudolf Flesch

博士的统计方法计算的,计算根据是句子的字数和句子中含的音节数等,数值在0和100之间,数目越大,文章越容易读。其中,60~70定义为标准(Standard),70~80为较容易(Fairly easy),80~90为容易(Easy)。

听力教学设计 根据Richards[7]的信息处理模型和听力材料难易度分析结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语速和难度都较低的Part1、6、7等进行听力课精听练习,其他部分做泛听练习。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泛听练习,播放整段演讲

1)要求学生复习元音音标[a:][?][i:][i][?:][?][e][?]等,找出并写下演讲中含有这些音素的单词。若学生水平较高,此操作可以省略。

2)让学生写下能够辨别出的单词,越多越好。这样做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

步骤二:精听练习

此步骤主要包含两步操作。

1)让学生确定材料的题材,找出材料主题是关于什么的?培养学生通过关注材料中重复出现的词汇来猜测材料内容的能力。如针对Part7设计的练习有:

1. Where does this listening material come from?

A. From a news broadcast

B. From an advertisement

C. From a speech

2. Who does the speaker mention?

A. her mother B. her father C. her brother

2)告诉学生演讲的主题是关于Donald Trump,让学生交流一下对特朗普的了解。这样,学生增加了对材料背景的了解。随着特朗普成为美国的新总统,学生对他的关注度提高了,同时也增加了对听力材料的兴趣。

步骤三:精听练习

此步骤主要是训练学生把握细节的能力。如针对Part1设计的听写练习有Spot Dictation:

①More than party affiliation, I vote based on what I believe is right, for __ and for __.

②My father is a __. When the primaries got tough and they were tough, he did what any great leader does. He __, worked __, __ and __.

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正误的练习:

Listen to the material and judge whether the statements you hear are true or false.

①Two years ago, I introduced my father when he declared his candidacy.

②The speaker is proud of her father.

步骤四:泛听练习

此步骤主要是教师完整播放一遍材料,让学生找出里面连读、缩略现象。连读是指同一个意群当中,两个相邻的单词,如果前一个以辅音结尾,后一个以元音开头,则两个音节可以拼在一起[9]。缩略则是指一些单词词尾的辅音在实际发音中常被省略。听力材料中的连读、缩略现象大大增加了材料的难度。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熟悉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英语时的语音、语调,为今后的进一步练习打下基础。

步骤六:背诵及复述练习

此步骤主要是让学生模仿演讲者的语音、语调进行背诵,同时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話进行总结。例如:

I remember playing on the floor… constructing miniature buildings with Legos…

My father taught my siblings and me the importance of positive values and a strong ethical compass…

My father helped those facing some injustice or hardship…

并从伊万卡的角度以“My Father”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尽可能多的用到演讲中的表达。这样做是在听力练习的基础上,将输入的信息变成有意义的输出,锻炼学生整合信息以及运用能力。

方案评估 为了验证该听力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实践效果,本文选择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热动以及化学专业学生作为实践对象,将经过设计的听力材料应用以上步骤,在实际听力教学中进行验证。

通过将真实听力材料进行设计引入听力课堂,从课堂表现上看,学生的关注度和兴趣提高了,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而且学生在课下也会主动地寻找真实材料进行精听、泛听的练习,在英语角的活动中根据课上的步骤和方法对碰到的困难尝试解决。为了更加确切地了解该听力教学设计在听力课堂中的效果,本文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和评价。

统计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真实听力材料比录音材料更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大比例的学生认为使用真实听力材料能够提高听力水平;在选择真实材料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认为是词汇量不足,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是说话人的语音、语调。

有学生在学习日志里面写道,使用的材料比以往课本上的材料更能吸引他们去听,尽管刚开始难度大一点儿,但是反复听了几遍之后,很多地方都能听明白了,觉得非常有收获。而有学生反映,通过模仿听力材料里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一方面对听力材料的内容更清楚,另一方面也开拓了思路,学到更多的习惯表达。

3 结论

本文尝试利用语速分析工具和篇章易读性检测工具分析材料的语速和难易度,筛选适合高职高专听力教学辅助材料的真实英语材料,根据Richards[7]的听力理解过程设计,完成听力课的单元教学设计。通过查看学生学习日志的记录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本文认为听力教学的设计是可行的、有效的,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低于正常语速的英文演讲让学生接触到英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时的情形,让学生意识到连读、缩略等的发音现象;

2)听力训练的过程既有对语言微技能的训练,也有对口语、阅读、写作等其他英语能力的训练;

3)选择的演讲给学生提供了在放松状态下听英语的机会,会让他们逐渐适应英语在真实交际环境下使用时的各种发音现象及语速;

4)听力训练宜采用精听、泛听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适合学生水平的材料采用精听精练,对于难度较大的材料则以学生泛听且能听懂大意为训练目的。

当然,针对此次单元设计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可以设计一张表格,结合spot dictation让学生总结演讲都是对其父亲的哪些方面做了介绍,这也是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对教学的要求;同时由于教学经验的局限,对这个听力材料没有做更深层的扩展和挖掘,这些都是在以后的听力课行动研究中需要注意的。

参考文献

[1]Nation I S P. How large a vocabulary is needed for reading and listening?[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6,63(1):59-82.

[2]莫莉莉,陈明瑶.论真实听力材料的语体特征[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4):17-21.

[3]Lewin K. 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46,2(4):34-46.

[4]陆国君.真实听力材料及其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00(1):6-8,15.

[5]英語语速分析工具[DB/OL].http://flt.sflep.com/research/Mp3SpeedCheck.aspx.

[6]篇章易读性检测工具[DB/OL].http://flt.sflep.com/research/ReadingEase.aspx.

[7]Richards J C.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J].TESOL Quarterly,1983,17(2):219-240.

[8]Nation P. Language education-vocabulary[M].Ency-clopa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06:494-499.

[9]王艳.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听力理解教学设计
Top—Down与Bottom—Up如何促进听力理解
浅析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以听力理解和视译为例浅析缺乏言外知识对口译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