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2018-07-14武威振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引导积极性物理

武威振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影响学习积极性最主要的因素。在物理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需从感性入手,让学生对那些新奇的、陌生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进行观察。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特征和结果等。

关键词:物理;积极性;引导;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200-02

物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既陌生,又新鲜。初中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特别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和教师旧有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学好物理并不时移件容易的事情。又受很多同学“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于是就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因此,为使初中学生能够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起始阶段的物理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功夫。

1.发挥现行教材的优势

现行物理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回答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就深了,便产生了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看得很认真,教师可暗示他停止,但在下课前要提示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很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更加投入。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灵感的源泉,通过诱导以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具,提高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就能够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习的心理需求,就能够变 “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例如实验:在烧瓶里装些凉水,在水中放一条小鱼,给烧瓶颈上端加热,上面的水烧开了而下面的鱼依然在游动,这时教师的提问,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去观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这样,教师就通过演示实验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激发起学生不洞悉其中真谛决不肯罢休的求知欲。有了兴趣和求知欲,何愁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这门学科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就会无往而不胜。

比如学生通过观察手帕摩擦塑料薄膜对碎纸起的作用;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又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和老师的启迪,学生就会明白一个物理现象:摩擦会起电;起电后,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了结论,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通过观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实践中到底采取哪种方法,那就要视实际情形而定了。现在普遍被教师们采用的教学法有:

3.1观察法。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嘗、手摸,有目的地了解有关物理现象,然后通过思考,获得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叫观察教学法,简称观察法。应该指出,这里所指的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而是广义的观察。

3.2实验法。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取得实验数据,通过验证和探索,获得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从广义来说,除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包括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小制作等。

3.3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当然,讲授与启发并非对立,讲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抓住重点,突破关键,不要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3.4自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独立地进行学习以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叫自学法。但不管采取哪种教学方法,一定要坚持两个基本点原则:择优性原则: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教学实践表明,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综合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法之长,加以综合运用。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二种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4.搞好师生间生的关系

搞好师生间生的关系,这是众人皆知的简单道理。试想:教学没有学生的配合,教学如何能够搞好?反之,学生完成学业没有老师的指导,效果又能从何谈起?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搞的紧张,相处都出问题,学生怎么能乐于学习你教授的课程?反之,教师和学生的关心搞得十分融洽,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搞好师生间生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要想搞好教学,首先必须完成好这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唐少华.基于学生学习的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11.

[2]杨丽荣.提高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效率[J]. 初中物理教学,2009,28:52.

猜你喜欢

引导积极性物理
只因是物理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我不是教物理的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