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体会

2018-07-14向平礼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会化学教学方法

向平礼

摘要:新课程理念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文章针对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化学成绩,要用满腔热情去感动学生,促使其不断进步,全面学好化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方法;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91-01

伴随着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化学学科的新课程改革逐步贯彻到我们的教学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怎样帮学生学会、学好;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的问题。学生升入九年级后,要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化学。学生现在生活经验较少,接受起来较困难。为了帮全体学生在最短时间顺利地接受并掌握好这门科学,特作总结如下: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感教学

师生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动机,只有学生相信你、亲近你,才会尊重你。亲其师,信其道。开学第一节课我们要精心准备,多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上提高兴趣和能力的实验,给学生一全新感觉,心灵的震撼和呼应,帮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浓厚兴趣与氛围,为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生活上爱护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教师无私的爱。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当他们开始接近你时,和他们谈心,使他们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还有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帮其树立信心,订好计划和目标。学生成才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成人更重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道德规范。素质教育要培养素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2.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濃,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

3.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4.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化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不再感到那么容易、有趣。如何使之长久稳定,由感兴趣上升到热爱化学学习呢?这就必须让学生知道:化学对人类的作用是什么,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新闻向学生讲解化学与教材、能源利用、农业、生命科学、食品、卫生用品、洗涤剂、衣着和护肤品的联系,从这些方面可以创设许多学习情境,丰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实验证明,只要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讲多练、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集中课堂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就能大面积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施秀妹. 提高农村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14):116-116.

[3]张亚明.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7(3):73-74.

[4]陈广. 小议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意义及对策[J]. 儿童大世界月刊, 2017(4):231-232.

[5]王胜春. 高考物理实验题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J].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16(9):35-36.

猜你喜欢

体会化学教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