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8-07-14李长兴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李长兴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探索和创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本文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法和语文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有所增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064-01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探索和创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1.围绕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来自于充分的课前准备。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方案与学生实际基础能力结合起来,同时,制定详细的教学细节,包括讲授、课堂活动安排、练习、提问、课件制作、家庭作业等内容于课前准备好。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学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落实全本教育理念,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学上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和学习积极性为目标进行教学方案的制订。并按照方案落实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被动的学习方式调整为主动自发地学习,在能力的提升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2.1在学生认字过程中发挥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开展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单纯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需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结合随文识字教学法,通过一系列联系紧密的教学活动,提高语文识字教学的技巧性、趣味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字数量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集中识字,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发音、字形、字义、组词等知识点,这种要求对于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不仅容易混淆,也不易识记,会大大增加其学习难度,时间久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可采取随文识字教学法,使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意思的同时,在意义相关的环境中进行识字,可通过逐步形成的语感环境,培养学生的猜字技巧。

2.2在学生阅读教学中发挥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获取文学素养的有效方式。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均为编者从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时期、各个行业,知识涉猎范围广,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训练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施及道具等,用图片、影像加音乐的辅助下模拟教学课文中类似的特定场景,播放朗读者对文本声情并茂的演绎,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朗读及音乐的感染下,对文本的主题、意境及文学之美产生深深的感动,这样的教学场景模拟,会产生日常阅读教学不一样的效果。另外教师可尝试将课文情景和生活实际场景结合起来,带给学生更真切的体验。即在学生具备了一定量的文章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可安排学生根据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场景,去现实生活和身边环境中寻找生活中的实例故事并带到课堂当中来,这种方法会极大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回到生活中会认真观察和感悟生活,进而促进对文章主旨产生深刻的理解,从新的视角加深对课文的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如课文《草原》教学,可要求诵读文章中对草原景物的描写内容,优美的风光和亲切的风土人情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2.3在强化学生写作训练中发挥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周邊的环境。教师可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学生出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创造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在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场景、新的人物、新的事件,为其创造更多有感而发的素材。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及时记录、写作,将所见所闻所感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随时观察思考,随时写作表达的习惯,这样才可以发挥写作的功效,即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通过写作,让学生从小养成关注人生、关注自身进步与成长的习惯,正确理解写好作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的能力,但仍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检查、鼓励和督促。需教师结合教学总结出写作训练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准备专用笔记本,用以每日摘抄名言名句,最好能达到背诵的要求,并定期检查,给予奖励;二是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包括古诗词、现代诗歌、文学名著等,在此基础上,组织班级读书会、朗读比赛、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以增进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逐步形成主动收集材料和积累文字的主动性;三是要求并督促学生自觉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善于在生活中随时去观察、思考和领悟,指导学生悟到更多有效方法。

3.结语

综上所述,要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际中有效执行到位。这样才能让学生语文能力从字的识记、文章阅读、文笔写作等实现同步提高,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夏家发,杨再隋.小学语文教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