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头论足”美术作业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2018-07-14卓佳
摘要:本文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评价要点为基准,结合美术作业评价中存在的困惑(问题),探讨具体的做法(设想),研究美术作业评价方式、评价结果、评价方面和评价意图四个方面的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提出美术作业要客观、全面的评价;要态度、过程的评价;要立体化、多角度的评价,“三位一体”突显美术作业在课堂评价与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术作业;评价;实践;思考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一、 美术作业评价的困惑与做法
1. 如何进行班级人数多的美术作业评价
現在学校班级人数很多,我确实感觉到作业评价难度太大,不管使用哪种教学评价方法,都感觉到力不从心,即使口头评价也难以做到全体学生都照顾到。
我觉得这个问题唯有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以及作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兼顾每一位学生。
2. 如何处理美术作业评价的“唏嘘声”
有位美术老师描述:“有一次,当我给一位男学生的作业评价后,便听到有一群男学生发出一片唏嘘声;还有一次,给一位女同学的作业评价完后,她竟然因为同学的一句话,把作业撕毁了……”
赞评优秀作业的时候,本来以为同学非常羡慕,结果传来“咦”的声音。优秀作业的同学受到讥评,这是同学之间排斥心理的原因,教师要正确对待发出唏嘘声的同学。
3. 如何有效评价美术作业的质量与速度
在课堂上学生大约有25分钟的时间动手实践,问题是大多数学生想创作什么样的作品,要思考好长时间,也有一部分学生说不会做或者不会画。学生真正动手创作的时间非常少,下课了也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完成。所以,后面评价的教学环节根本就无法展开。
我觉得作业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巩固当堂课所讲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感,了解自己尚须改进之处,促进学习兴趣。美术教学中适当地调整课程计划,让学生每学期能有几次精彩的作业,课时和作业时间可用灵活掌控。如《轻描重彩总相宜》一课,我用了三课时,铅笔稿,墨线稿,晕染,作业展示,让学生完整地体验工笔画的完整过程。三节课后,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有一幅完整的工笔作品诞生。
4. 如何看待自评美术作业的等第和批语
怎样防止作业自评中,出现大部分同学都给自己批改“优秀”,批语:“非常好!画得太棒!”“太有才了!”这样的现象呢?
我认为这是一种好表现的现象。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所以,美术学科还有完善人格的功能。一个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肯定,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一种乐观的人格。
二、 美术作业评价的实践
美术教学课堂中评价应该体现多样化和多维性,多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在评价的方法上,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 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座谈的评价方式
(1) 采用学生自评的方法。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从思想上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
(2) 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小组合作评价,组内学生评价,组外互评。通过学生相互欣赏、交流,更容易受到启发,寻求创新式思维来提高自己的作业水平。
(3) 采用教师评价的方法。教师评价学生作业,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长处,鼓励每个学生挖掘个人潜力,打破思维定式,进入到艺术创作更广阔的空间。
(4) 采用座谈评价的方法。教师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一些评价可以交给家长去做。
2. 分数;等级;评语;评语与等级的评价结果
(1) 学生作业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
(2) 学生作业评价结果采用优、良、中、差等级,或采用评价结果用ABCD英文字母来区分等级,最高A等级,最低D等级。
(3) 学生作业评价结果采用语言的文字,用评语来评价学生作业,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
(4) 学生作业评价结果采用批注。这样,学生不仅在意等第,更在意教师的评语。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就会尽力做好美术作业。
3. 创作构思;表现方式;表现技法的评价方面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合作的精神,技能水平,创造思维的活动能力,观点的阐述表达等方面,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评价。如欣赏课的评价,受历史背景,个人阅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会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每一小组由组长执笔完成初稿,探讨绘画风格,自己的感受,对画面不同的见解等。
4. 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方向的评价意图
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在于艺术没有评判标准,没有对和错的分界线。作为艺术的表达,评价意图应该给予广阔的空间,而不应该过度的限制与否定,用个人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作业好与坏。
三、 美术作业评价的思考
1. 客观、全面的评价
其一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美术技能,其二是不能遏止学生的创新能力。二者如何有机地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保持自信心,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 优秀作业评价,对优秀习作或比赛入围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2) 典型作业评价,对画面效果或创意意识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3) 作业综合评价,对学习效果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评价。
2. 态度、过程的评价
关于作业评价,大多数家长和同学存在误区,通常把画得像不像、是否仔细作为评价标准,其实不然。任何封闭、独断的评价都会扼杀学生的思考能力,更何况教师的评价并不是为了审定作品,而是为了启示和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评价,所以,采用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审视、比较作出判断。
(1) 作业态度评价,评价要有人情味。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应因人而异,不能只看学生的技能方面,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对美术天赋高的学生提高标准,优中取新,对美术天赋一般的学生要降低标准,善于发现优点,根据他们的特点提高其美术兴趣。学习态度是美术作业评价时应该考虑的方面,美术能力弱但能认真表现的同学,应当给予鼓励。
(2) 作业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状况的评价。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来回辅导时可以进行评价。发现优秀作业及时展示和表扬,主要从构图、创意、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优秀作业的肯定,也是给完成作业较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开启他们的思维。
3. 立体化、多角度的评价
(1) 立体化作业评价,检验学生发展能力和教学实效的重要形式。“立体化”的课堂评价思维,从多个层面去挖掘發现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在评价中“模糊、留白”,让学生有更多创造、想象与尝试评价的空间和机会,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在当众展示作业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要明确优秀作业的标准,让学生依照标准评价,而不是瞎说一气。
(2) 多角度作业评价,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与看法,而是更多地倾听他们的心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鉴赏能力,为学生的美术创作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一个问题的回答,一个好的创意,一条优美的线条,作业的认真态度,一节课的表现,知识的掌握。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是一学期的总结,做出合理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肯定、认可和支持。融洽、开放、自主的教学,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与评价。
总之,美术作业要进行开放式的评价标准,要因人而异,学生要能够自评,互评,教师要加以引导,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教师肯定,学生得以满足,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自尊感,需要再学习,再肯定,再满足,再渴望学习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这样一个课堂环节,能够使下一节课的正常开展埋下伏笔,美术作业评价的重要性正是如此。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年版.
作者简介:
卓佳,江苏省常熟市,常熟市实验中学艺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