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养成教育初探

2018-07-14李恩乔

读天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学生

摘要:习惯往往会形成性格,进而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而现阶段离婚率不断提升,导致诸多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性格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让家长以及学校面临着新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对单亲子女有效的养成教育。农村地区的单亲子女处于特殊的生长环境,在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上都是与平常家庭的儿童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文章对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养成教育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有助于日后对农村单亲子女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养成教育

一、 前言

单亲家庭的学生与正常家庭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生活习惯、思维能力等各方面有着诸多的差距,甚至在身体健康程度上也是大有不同,这些差异要求教师在对单亲子女实施养成教育时采取更具备针对性的手段,促进单亲家庭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与成长,实际上不仅是家长,学校以及教师在这方面也是缺乏有效的手段以及经验,社会对这方面的关注以及指导也是有着诸多不足。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单亲子女,教师要进行养成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

二、 农村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问题

无论是基于怎样的原因造成了单亲家庭的状态,单亲总是意味着在情感上的缺失。单亲家庭的学生与正常家庭的学生相比,面对的问题非常多。这就导致长期以来单亲家庭的学生要面对的成长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容易造成异常人格的出现,甚至一些破碎的家庭给学生性格上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形成畸形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进步极为不利。

(一) 学习问题

无论是法律上还是道德上,父母都有着抚养子女的责任以及义务,但是单亲家庭本身在家庭结构上就是不完整的,维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出现了断裂,这就导致家庭的职能出现了弱项,在子女教育上有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通常单亲家庭的学生主要是承受着以下的几种家庭教育的氛围。首先就是溺爱型,这种情况下是家长认为是自身的原因导致孩子从小缺乏另一方的爱护,所以对孩子非常愧疚,因此用宠爱甚至娇惯孩子的方式,希望借此弥补孩子。但其实无论是单亲家庭还是正常家庭,家长都是要具备对孩子实施正常管教的能力,这样的局面下家长失去了这部分的能力。其次是厌恶型,主要是因为单亲家庭很多情况下在生活上还是非常艰难的,一些单身的家长将自己的子女视为生活的累赘,没有对子女的生活给予足够的关心,甚至会经常打骂以及虐待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下性格会出现严重的缺陷。最后是无暇顾及的类型。因为单亲家庭的家长往往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同时也是为了生活和生存不断奔波,相当于一个人将这个家庭挑起来,这样就会让孩子们感受到身心俱疲,不关注养成教育的问题。

多数的单亲家庭是离异导致的。相比之下,父母离异后的子女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社会交际上,相比于正常家庭的孩子,不良行为以及抑郁都会更加严重,对学习也会造成诸多的影响。

(二) 人格发展问题

家庭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着诸多方面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多变的。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受到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也是非常复杂的,但是负面的效应更多一些。

首先就是孩子接触到的社会人际是非常单一的,无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相关的亲属,孩子要学会的就是如何在家里实现与他人的正常相处,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会让学生在学习以及与人相处上更有难度。而亲情上的确是会让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减弱。

现阶段单亲家庭普遍上是能够维持温饱的,但单身家长往往是比正常家庭的父母要忙一些,家庭的所有负担都要独立进行承担。经济上的重担很多时候会让这些家长产生不满。这种情况下父母真正在孩子身上花费的时间在不断减少,让孩子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由于缺少了父母中的一方,会将自己尽可能多的时间以及精力花费在孩子的身上,但是这种情况下往往是父母对孩子行为上的监督,并不是情感上的互动,甚多时候家长为了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不让孩子成为自己来自农村的单亲家庭。

以上的因素造成了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是变化多样的,其中有嫉妒、自卑、孤僻等不同的负面情绪,这些对孩子日后的发展以及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农村父母本身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在农村子女身上也是体现着这样的特点。

三、 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效策略

首先是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要重视单亲家庭教育的封闭性,由于学校在这方面有着较强的计划性,可以用更多样化的手段帮助单亲家庭实现对学生科学的养成教育。

学校可以每周举行一次会议,通过对本校单亲子女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交流以及探索,同时要让教师以及学校具备更强的养成教育能力。

然后是教师尤其是各班的班主任,要加强对班级内单亲家庭各方面情况的了解以及记录,与单亲学生之间要开展深入密切的交流,深入了解单亲子女各方面的要求,同时也是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为学生建立起成长爱心档案,时刻记录单亲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帮助单亲子女将自卑的心理消除,与家长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为单亲子女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是对教育的方法进行改善,对单亲的子女实施教育,教师一定要注意情感上的交流,要尽可能实现动之以情以及持之以恒,对单亲子女要多一些鼓励以及关心,引导这些孩子在心理上消除障碍,在性格上可以变得更多样化,消除单亲子女的各方面心理障碍,促进单亲家庭的子女可以实现顺利成长。

四、 結论

总之,单亲家庭是现阶段社会上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单亲家庭还是正常家庭的子女,都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只是希望学校以及教师要将单亲学生的养成教育视为长期的工程与家长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承担起养成教育的责任,为孩子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施茂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灵山县三隆镇横岗九岭村为例[J].品牌研究,2018(02):104-105.

[2]郑睿,桑妮,王育哲.唱响破解农村留守困局“三部曲”——来自千阳农村的报告[J].新西部,2018(10):87-89.

[3]祁云.让教育无缝对接让课间充满阳光——例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失衡问题研究策略[J].学周刊,2018(12):129-130.

作者简介:

李恩乔,江苏省邳州市,江苏省运河中学。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