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巧思妙构 丰实语用训练
2018-07-14潘雯倩
潘雯倩
摘 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上在关注文本言语内容的同时,也要重视文本的言语形式。即教师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关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的、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开展扎实的语用训练。教师需要全面解读,充分挖掘,可以是精妙字词,涵泳体味,典范句式,模仿说话,个性化语言,品评借鉴,精巧构思,以问促思,细节描写,诵读感悟,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钻研;建构;语用;训练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广大语文教师确实摒弃了许多陈旧的观念,如春风雨沐般接受了一些教学新思想、新观念。例如,对话教学、个性化教学就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再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等等。
也正是在这种新形势、新理念下,语文对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有些极端。细观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引领学生到文本中“来”,却没有带领学生从文本中“回”。即在关注文本言语内容的同时,淡化或忽视了文本的言语形式。或者说教师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而不关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的、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这种现象尤其在低年级尤为明显。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刨根问底”,抛出“十万个为什么”。文章学完了,留在学生记忆中的只有“××是个怎样的人”,“××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殊不知,低年级学生年纪尚小,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任何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做法都不利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我们当教师的应该遵循课程标准,更应该细细推敲每一篇课文。在多年的教学中,尤其是在低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来关注不同的文本语言形式,充分挖掘训练点,真正地吸引孩子们学好语文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全面解读,充分挖掘
课文由语言文字组合而成,语言文字依据不同的内容与思想,选择了不同的组合形式,组成了最能表现思想内容的文章。阅读一篇篇文章,读懂内容只是第一步,还要读懂其是如何表现这一内容的,即语言形式是如何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是语言表达。表达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借鉴他人的表达形式、表达方法,有赖于实践中的感悟。关注语言形式正是将语文教学的重点由内容理解引向对形式的研读、品析、借鉴、运用,从而促进学生选用正确的、恰当的,乃至最富表达能力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由此可见,关注语言形式是语文教学之必然归宿。
拿到一篇文本,首先要思考这篇文章在言语形式方面可以教给学生什么。运用自身已有的语言文学知识和阅读经验,从篇章结构、行文线索、命题立意、遣词造句等诸方面对文本的言语形式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解读。这其中应尤为重视以下两点:
1.关注文体,把握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叙事,我们要关注情节、结构、人物;写景,我们要关注画面、情感、顺序;诗歌,我们要关注意象、情感、韵律,等等。我们要有一双会洞察的眼睛,善于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字词、句式、语段,也包括谋篇布局、写作方法。
2.知人论世。一是要了解文中的主要人物。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用了哪些手法,究竟要学生学些什么,懂得些什么道理,这种价值观绝对是要正确的、科学的,来不得偏差。二要了解一些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服装、造型、人文地理等,还有作者的喜好、写作风格等,这对于后面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二、精妙字词,涵泳体味
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语文教学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体会,一字一句也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唯有这样,才能发掘文章的蕴涵,没有一点含糊,也唯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句的好习惯。”
例1.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5》中“蜡梅”的“蜡”,可以这样教学:
生病了面黄肌瘦,脸蜡黄蜡黄,蜡就是颜色;虫字旁:动物身体里的油脂是黄色的——蜜蜂。
例2.二年级《学棋》第二小节的一个词:“拜秋为师”。一般老师的教法是一带而过,简单的问拜谁为师?
我的做法:
(1)看图,老爷爷和两个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2)哪个词可以看出是师生关系?
(3)哪个生字说明恭恭敬敬地跟他结成师徒关系?“拜”;这个字和拜年的拜意思不一样。
例3.一年级《看菊花》第二段第二句,“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是难点。
一般过程:(1)看图;(2)重点讲一丛丛。
我的教法,应讲清之间的关系,出示图:
(1)整体看:这里有几朵……一朵;变多了,哪个词表示:—— 一朵朵,一朵朵变成一丛了,这一丛相当于一朵朵,这里一丛那里一丛,那变多数了用哪个词表示?这里是一片,这里又是一片,你们看一片变多数书上用哪个词语表示了?……一片片。(从視觉上感受)
(2)从听觉上感受:如1、2组读“一朵朵”,3、4、5、6组读“一丛丛”,全班读“一片片”,从声音的变化来感受,也就是朗读的指导。三个词语,落实了双基。
例4.《看菊花》:“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1)“它们”指什么?你怎么知道?
(2)菊花什么时候开放呢?(理解深秋)
(3)你感到秋天的风怎样?(冷)哪个词语表示冷?(寒风)
(4)怎样开放的?——正开放,对着这个风开放的?哪个词?(顺便做动作)——迎着(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5)这个菊花在深秋的寒风中开放你觉得它怎么样?——不怕冷,这就是一种“美”,内在的美,师范美读。(从而降低难度,深化内在美)
品词析句,就是要品出韵味。
三、典范句式,模仿说话
所谓典范句式,讲得通俗一些,就是语言的运用不落俗套,给人新奇的感觉,如用词的准确,形象化的表达,语言的节奏变化等。学习模仿言语形式,可以是词语、句子、段落,也可以是篇章。
如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是以前未出现的构词方式,如“干净”“干干净净”“红通通”“又白又嫩”“雪白”“雪白雪白”……可以让学生模仿着说说写写。
课文中出现的句式,可以让学生模仿说一说,写一写。
例5.二年级《问银河》
一般的老师:你还有什么问题问银河,回去写。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难度太大。
我的做法:讲片段结构
(1)看第一自然段,编书的叔叔是怎样写的?
(2)问了几个问题?(2个)板书:有……吗?
有……吗?
(3)在哪里有?板书:在……里
在……呀
(4)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给模式。接下去的小节教学方法同上。
例6.一年级《鲜花和星星》语言虽然浅显,却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意境极美,诗中人和自然是那么的贴近。学了小诗,孩子们也仿佛置身于满地鲜花、满天繁星之中。不仅熟读成诵,还有意犹未尽之感。于是,我在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想象说话的训练:
我喜欢
( ),
这里( ),
那里( ),
真比( )。
在老师的导引下,小朋友想到了公园里的菊花,草原上的绵羊,校园里的樱花。有人这样说:
我喜欢
(秋天满地的菊花),
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
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有人这样说:
草原上,
(遍地都是绵羊),
这里(一群),
那里(一群),
真比(天上的白云还多)。
有人这样说:
我喜欢
(校园满树的樱花),
这里(一簇),
那里(一簇),
真比(天上的朝霞还多)。
迁移运用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关注语言形式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习得这种语言形式,提高表达力。因此,迁移运用应成为关注语言形式之重点。通过各种方式的语言运用式训练,促进学生将消极的语言转变为积极的语言;将典型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现方式,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说写中得到提升。
四、个性化语言,品评借鉴
个性化的语言,是指运用了某些修辞手法,或打比方,或排比,或拟人,或对仗,或连用优美词语的一些极具个性的语言。
例7.二年级《木兰从军》:木兰告别了家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例8.二年级《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我的教法是这样的:
1.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赶快去这些山谷看看吧。轻声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展开想象,来到这儿,你看到了什么呢?
2.交流:
(1)多——你从哪里知道蝴蝶很多?(一群群)改为一群,比较多。
是一群吗?读好这个词,体会蝴蝶的多。
(2)美——你都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蝴蝶呢?
这里的蝴蝶很多,一群群的,而且蝴蝶的颜色也很多,很鲜艳,这就叫——色彩斑斓。
表示色彩多,还可以用哪些词?(板贴: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3.看到小蝴蝶们是怎么来到蝴蝶谷的?来找找描写小蝴蝶动作的词。飞过—穿过—越过
4.改飞: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都是在飞,可以改为飞。但为什么书上不都用“飞过”呢?
5.结合图片帮助理解。(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这几个动词使用的是多么准确了。)都是“飞过”显得重复了,用上“穿过,越过”就显得生动多了。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精妙之处,既要注意语言的变化,避免重复,又要注意用词的准确。
比较其实是对语言的一种反思,一种站在语言之外看语言的方式。通过比较,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语言的现象和意味会随之凸现而出。通过比较能帮助學生体味语言的韵律,感知语言形象的魅力,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等。
五、精巧构思,以问促思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尤为关注篇章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给学生“类”的积累。那么,笔者认为,在低阶段可以适当渗透些篇章知识的教学,也就是注重文体,从文体特点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积累。
例9.一年级《咏华山》
如《咏华山》是一种新型的课型——“文包诗”。文本围绕“高”来组织语句、古诗。全文的中心句就是“啊,华山真高哇!”教师可以抓住①华山怎么样?②华山有多高?③能读出华山的高吗?这三个恰当的话题,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学习课文。以下是笔者对《咏华山》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过渡:让我们随着这个小孩儿和他的先生去游览华山吧!
1.放华山风景录像。
2.你觉得华山怎么样?(让学生说出高即可。)
(二)细读课文,借文悟诗:
1.课文怎样写华山高的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描写华山高的句子。
2.学生交流,相机理解句子。(句子不按顺序出示)
(1)(随机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你是从哪几个词上感觉到高的呢?(点出“啊”“真高哇”)
你能把高读好吗?(指导读好“啊”“真高哇”,读出高来。)师及时评价:恩,高得惊人,(指图)谁能读得再高点,接连用了两个!真高,高得惊人,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必要时师可以范读。)
(2)还有吗?交流。(随学生回答出示)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①指名上台,指图:谁来说,远远近近的山是哪些山?这些山高不高?
②华山和这些山比呢?(还要高)从句子里哪个词能看出来?(脚下)一比就更高了。
③师指图:远的、近的,那些山都到了脚下,头顶就是蓝天,华山这么高,最最高。谁能读好这种感觉,让大家都感觉到华山的高来。(读好“都在自己的脚下”,读好“高”,再齐读这句话。)
(3)还有吗?出示“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或由上句拖带出本句。)
①“山腰”在哪里呀?老师简笔画山,谁来画一画山腰间的云朵。
②平时我们在哪里才能看到云朵?只有在天上才能看到的白云现在才飘到了山腰间,这华山怎么样?(高)
③高得超过了白云,到了天上,所以太阳也变近了。(指图)好像就在头顶(或身边)。华山怎么样?(还是高)师边点红或加点“那么近”“朵朵白云”。
④谁能读好“高”,把大家带到山顶。相机指导朗读。
⑤除了高,你感到华山美吗?指导读出高、读好美。
(4)这一节的第一句里你能感觉到山高吗?(抓住:“艰难地爬”就是因为山高山陡)指名朗读。
(5)指导把句1~句4连起来读,欣赏华山的高。
在本堂课中,通过看、找、说、画、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华山的高。事实证明,学生学得有兴趣,理解得扎实,读得有感情,他们的心中早已把雄伟、美丽、挺拔的华山记在心中。
六、细节描写,诵读感悟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师生生命对话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细节尤其是处于关节点的教学细节,能够推动教学的发展和进程,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细节描写可以是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等。围绕这些细节描写,教师可以通过想象说话、诵读来感悟文章蕴含的丰富情感。
例10.二年级《母亲的恩情》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品读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各方面的细节描写,以点带面,诗文结合,进行互文阅读。学生通过品读这些平淡却又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明白了文字背后蕴藏着的母亲的恩情。
在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母亲的恩情藏在哪里呢?这堂课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母亲的恩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先后出示:①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②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③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1.在品读母亲的动作“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这句时,通过对比:夜深了,应该干什么?可母亲还在干什么?让学生看母亲“灯下缝衣”的图片,通过对比,学生明白了母亲夜深缝衣服,缝得是那样认真、那样仔细,都是为了孟郊。此时,第一次品读文句“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体会母亲的辛苦。接下来让学生找母亲的恩情还藏在哪个词语中?学生找到了“一针针一线线”这个词,又通过比较句子的方式,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第二次品读文句“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体会母亲缝补得那样认真,那样仔细。然后让学生观察又细又密的针脚图,教师讲述“把针脚缝得又细又密”的习俗,从习俗的认知中第三次品读文句“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体会母亲的恩情。接着又观察母亲苍老的样子,感受母爱之深切,第四次品读文句“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体会母亲的恩情。引导学生脱口吟出“临行密密缝”,体会母亲的恩情藏在她一针针一线线的缝补里。
2.再看深夜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服的图片,读好“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里有个省略号,抓住省略号,抓住文中的留白部分,让学生想象母亲还会想什么,感受省略号的深刻含义。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朗读“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呀,儿行千里母担忧”,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母亲的恩情还藏在这长长的省略号里。揣摩心理,想象细节,这是品读描写母亲心理的句子。
3.品读“村外送行”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孟郊的母亲会说些什么,学生在朗读中情不自禁地吟诵:“意恐迟迟归!”在这里重点理解了“意恐”的意思,联系旧知,就是以前学过的“唯恐、生怕”的意思,在前后知识的连接中,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母亲的恩情还藏在这一声短短的叮嘱里。
通过圈画、诵读、看图,在教师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评价中,在诗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里走几个来回,把诗句的学习无痕地融于文本的学习中。通过品词析句,既可理解语言内容,更可体悟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到之处,加深对语言的感悟。品词析句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增”“删”“换”“移”“补”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引导学生将改过之后的词句与原句进行比较,感受作者的独具匠心,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语言内容的理解,真正做到内容理解与形式感悟的和谐统一。
当然,每篇文本的语言形式各不相同,教师运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相互穿插运用,即一种语言形式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在不同的语篇中还可以运用别的方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适合语文课堂的就行了。
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读着文本时,只是关注文章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感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上在关注文本言语内容的同时,也要重视文本的言语形式。在感悟语言形式之后,我们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模仿,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将别人的语言形式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形式,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更多地去关注文本语言形式,建构立足于文本言语形式的教学,坚守阅读教学本位,为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而努力!
编辑 谢尾合